专栏名称: 福州教育
发布教育资讯政策,传播省会教育正能量,互动交流科学家教方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植物星球  ·  檫木终于开启了这个春天 ·  2 天前  
新华每日电讯  ·  中国最北、又冷又偏的小城漠河,如今“不等闲” ·  2 天前  
新华每日电讯  ·  中国最北、又冷又偏的小城漠河,如今“不等闲” ·  2 天前  
植物星球  ·  大S的命运,原来早就有人预言了! ·  3 天前  
植物星球  ·  发现了狗牙蜡梅之美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福州教育

这些骗局,同学们要警惕→

福州教育  · 公众号  ·  · 2024-07-13 17:18

正文



来源:微言教育、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兼职刷单、兼职转培训......毕业季遇到这些情况,同学们千万要警惕。一起来看这份防骗指南↓↓↓




“公益返利”骗局

案例分析

近日,一位年仅15岁的高中生,只因轻信同学微信上的一条信息,就陷入骗子精心设计的“公益返利活动”陷阱,结果导致其母亲银行卡内的46万元被一扫而空!


诈骗聊天记录


近期,骗子们利用人们 的善良和信任, 打着“公益”的幌子,编织出各种看似合理的返利、抽奖活动,实则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骗局。


“公益返利”骗局群聊广告



诈骗套路解析


1. 诱导上钩

  • 伪装身份 :诈骗分子往往通过盗用他人微信、QQ等社交账号,或者冒充公益组织、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向受害人发送虚假信息。

  • 虚假宣传 :以“公益返利”“捐赠返现”等名义,声称参与公益活动不仅能帮助他人,还能获得高额返利或奖励,诱骗受害人上钩。

2. 获取信任

  • 展示“正规性” :诈骗分子会伪造官方公文、证件、印章等,或者提供看似正规的公益基金会捐款账号,以增加受害人的信任度。

  • 小额返利 :初期,诈骗分子可能会要求受害人捐赠小额本金,并及时给予返利,让受害人误以为活动真实有效。

3. 骗取信息

  • 要求提供敏感信息 :在受害人放松警惕后,诈骗分子会逐步诱导其提供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 下载虚假APP :有时,诈骗分子还会要求受害人下载指定的虚假APP,以便在APP内完成所谓的“捐赠返利”操作。

4. 实施诈骗

  • 大额转账 :一旦获取了受害人的敏感信息,诈骗分子就会迅速将受害人银行卡内的资金转走,或者通过虚假APP进行大额消费。

  • 各种借口 :在受害人发现资金异常后,诈骗分子会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如账号错误、操作失误等,甚至继续诱骗受害人继续转账。



提醒各位同学



  1. 警惕陌生信息 :无论是来自同学、朋友还是陌生人的微信、短信,都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点击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
  2. 公益不返利 公益不返利”是一个明确且重要的原则 ,公益返利就是诈骗。 真正的公益活动是不会要求你提供银行卡信息或支付验证码的。遇到此类要求,请立即止步。
  3. 保护个人信息 行卡信息、密码、验证码等是个人财产的重要防线,绝不能轻易泄露给任何人。
  4. 与家人沟通 遇到不确定的事情,及时与家人沟通,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可能会帮你识破骗局。

推荐阅读

@全体家长:警惕,骗子对未成年人下手了!


花样翻新!7起针对未成年人诈骗案例公布,请注意防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