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郭施亮
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2013年度搜狐最佳行业自媒体人。香港大公财经特约评论员、每经智库专栏作家,并多次受邀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撰写多篇学术文章。其作品刊登于香港文汇报、新华社《瞭望》、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数十家权威报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郭施亮

P2P行业加速洗牌,有可能会把资金引导至股市吗?

郭施亮  · 公众号  ·  · 2018-07-20 06:1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面蓝字 “郭施亮” 轻松关注  公众号 guoshiliangbo



最近一段时期, P2P 行业加速洗牌的过程,受此影响,不少平台开始发生爆雷的问题,甚至不乏一些网贷行业的大平台。值得一提的是,进入今年 7 月份,网贷行业的资金净流出压力显著提升,而部分平台阶段性的净流出规模甚至按照亿元级别计算。


这些年来, P2P 行业获得了迅猛发展的契机,而在过去几年的时间内, P2P 行业的历史累计成交额迭创新高,从原本不知名的领域,却一下子变成了万亿级别规模的行业,甚至成为了不少家庭必不可少的资产配置选择。由此可见,对于 P2P 行业而言,前期确实处于百花齐放的高速发展阶段。但,高速发展之后,难免会迎来一轮监管升级的过程,而在政策监管压力收紧、行业发展显著分化的背景环境下, P2P 网贷行业的投资风险也明显提升。


曾经得到快速发展的网贷行业,如今却上演了加速优胜劣汰的过程,既是预期之内的事情,同时也有预期之外的因素。


谈及预期之内,网贷行业加快整顿,行业监管持续升温的预期,其实在这些年间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关注,而经过爆发式发展的 P2P 行业,近期出现一轮大洗牌的过程,实际上还是属于预期之内的事情。


但是,谈及预期之外,则是网贷行业的监管压力持续强化,而政策压力的收紧对网贷平台的合规性要求更为严格。受此影响,合规性不达标的平台,难免会发生提现困难、跑路等问题,而深陷其中的投资者也处于不知所措的状态。


由此可见,对于时下 P2P 网贷行业,仍然处于风险不断释放的过程,而近期 P2P 行业成交量与资金净流入额的双双下跌,实际上也反映出市场投资者对这个行业的投资态度发生了变化。或许,对于存量投资者而言,可能更倾向于逐渐降低 P2P 行业的投资比例,而对于场外投资者,则更多处于持续观望的状态之中。


P2P 行业加速洗牌,加快了整个行业优胜劣汰的过程,而市场对 P2P 行业的态度也是趋向于谨慎。但,是否存在一种可能,即在 P2P 行业加速洗牌的过程中,会把部分资金引导至股票市场,为股票市场带来一定规模的新增流动性支持呢?


在实际情况下,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而对于不少投资 P2P 的资金而言,更大程度上还是为了实现更好的资产保值增值,非简单看好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然而,当 P2P 行业的保值增值效果逐渐降低,甚至加剧了行业跑路、提现困难等风险,那么投资者有可能会把资金转移至其余更具保值增值能力的投资渠道之中。


股票市场,往往是社会财富资金比较聚集的投资场所。与此同时,考虑到资本流动性、资本逐利性等特征,实际上股票市场的波动幅度会更为明显,而部分先知先觉的资金,它们的资金净流向表现,往往会成为一种可供参考的风向标信号。


不过,与 P2P 行业相比,中国股市的未知因素仍然有不少,而在金融市场加快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实际上无论是 P2P 行业还是股票市场等投资渠道,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冲击压力,而政策环境的宽松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去向。


对于时下的中国股市,虽然本身估值已经处于相对偏低的状态,但估值优势逐渐提升却并不意味着股票市场就足够安全。或许,对于中国股市而言,估值回归理性乃至低估状态是一个方面,但更需要看整个经济金融大环境是否持续稳定、政策监管态度是否逐渐回暖等,而这系列因素同样深刻影响到中国股市的发展趋向。


但,站在当前的时间点, P2P 行业的大洗牌过程仍有望继续上演,而行业内优胜劣汰的步伐也可能会显著提速。至于股票市场,在金融市场延续去杠杆化的压力下,股市延续筑底的概率相对偏高,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或许仍需保持现金为王的态度,静待更佳的投资布局时机,可能会是一个更加良好的应对策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