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报名
,抓住风口(iOS用户请用电脑端打开小程序)
本期要点:除夕,如何把AI玩起来!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转眼间,今天已是除夕!相信此时此刻,不少朋友已经与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了。
然而,在团聚之余,当大家拿着手机跟线上好友们互动时,是否又觉得有点无聊了呢?
其实,我们的手机里已经充满了各种AI APP,微信的小程序中也有不少AI应用。这些工具不仅在工作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从本质上说,它们改变了我们的创作方式,也为社交互动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就拿我来说吧,前哨大会2024之前,我换了一个独特的微信头像,由前哨AI小课的主理人Tina老师所制作。我对这个头像颇为满意,它不仅展示了我所追求的科技感,还引起了别人的兴趣和关注。很快,就有不少人来询问我这个头像是如何制作的,其中不乏一些平时不常联系的朋友。这个头像成为了我们破冰的头几句话。
但说实话,在制作图片和视频方面,我肯定是外行。
不过对于年轻朋友来说,通过AI技术无疑可以为社交互动注入更多活力,同时社交也为AI技术的普及提供了契机。
仔细回顾过往科技产业的发展规律,很多先进技术在进入市场的时候,往往无人问津。但当它们融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中,特别是成为社交互动的一部分时,就会迅速普及开来。
就像贝尔发明电话的时候,被嘲讽为“电子玩具”。交流电刚出现时,人们也将其称作“死亡电流”。当微信出现的时候,很多人也并没觉得它比QQ重要多少。但事实证明,这些新技术最终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这背后所反映的,是我们曾反复强调的一个根本规律,科技改变社会往往会经历三个阶段——行为改变、习惯改变和观念改变。
当一种新的技术被引入时,最直接的变化往往是人们的日常行为。随着技术被广泛采用并持续使用,它将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新的习惯。当社会普遍形成了这些行为习惯,新技术将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理解社会的方式,社会的根本观念将随之开始转变。
而很多机会常常就隐藏在这些转变之中。
大家一起抢红包(AI作图,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当然,大过年的,大家一定不想听太多理论,就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吧。
2011年,微信刚推出的时候,有过不少质疑,被认为抄袭了小米的米聊和国外的社交应用Kik。但后来,微信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迅速推出了摇一摇、朋友圈、公众号等一系列应用。这些应用符合了人们社交的各种需求,让大家养成了使用微信的习惯。到2013年,微信的日活人数已经迅速超越米聊,达到了3亿。
不过,2014年上线的微信红包,才是微信的杀手锏,让微信用户人数迅速增长到了6亿。其中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就是,亲朋好友们都要下载微信,并到群里抢红包。
以往死气沉沉的微信群也瞬间变得异常活跃,发红包、抢红包成为了大家重要的互动方式。当时网友有句玩笑话,几毛钱,我在路上都不会去捡,但在群里却抢得不亦乐乎。
这恰恰反映出微信红包的社交属性远远大于其交易属性。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社交互动的方式。
现在,我觉得AI可能也迎来了它的“微信红包”时刻。
此时此刻,如果你还只是把AI当作一个工作的工具,或者只是新闻里那个会抢走人类工作、随时要毁灭人类的怪兽,那就太片面了。不妨打开你手机上的某个AI应用,比如豆包、文心一言、Deepseek等等,试试里面的一些功能。
比如,用AI把群里的聊天内容写成打油诗;或者把朋友说的话发给AI,让它生成一张好玩的漫画或梗图,甚至是一首歌或一段视频。这些操作其实都不难,但把这些作品发到群里,说不定会让你瞬间成为群里的焦点,也让更多人感受到AI的魅力。
其实AI工具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发挥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像Duolingo等AI学习平台,能让你和孩子随时随地开始学习,不仅有趣而且高效实用。NotebookLM等AI工具,能快速帮你解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还有AI编程,即使你是零基础,也能用它做个互动小游戏或者小程序,活跃社群氛围,甚至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
我想说的是,AI浪潮已来,但孩子、年轻人、成年人、老年人其实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大家共同面临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挑战。因此,我们对AI的理解不能再停留在新闻层面和理论层面。只有你感受到了AI在工作、生活以及社交中的实际价值,才能明白AI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而是一个趁手的工具。
而且,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制作AI创意的小作品,我们每个人才能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AI技术,并加深对AI的理解,锻炼自己的思维,提升综合素质,真正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以,春节后马上就要开始的前哨AI冬令营,我建议所有的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学,和孩子一起完成AI作品。孩子们能够为未来的实习和就业积攒作品集,家长们也可以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好了,大过年的,就不说太多了。最后,用创新地图小伙伴用AI创作的一首打油诗来结尾,一起图个乐!
AI新春
除夕团聚暖心田,人工智能写新篇。
微信红包曾风靡,AI如今要当先。
亲子同习冬令营,共创作品乐无边!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更多详细的产业分析和底层逻辑,我会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欢迎关注全球风口微信号,报名加入。
推荐阅读:
火了两年了,AI是泡沫还是红利?2025年会好吗?【新年致辞】
他们为何都失败了?底层规律究竟是什么?【新年致辞二】
马斯克也逃不开的成功底层规律究竟是啥?【新年致辞三】
【科技特训营】看懂科技产业,离不开长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