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中,瑞典阿斯利康生物制药研发中心高级生物科学科学家Daniel Jachimowicz以及高级数据科学家Bastian Schiffthaler将介绍如何在Nanopore平台上评估腺相关病毒(AAV)基因组测序的相关内容。
Daniel Jachimowicz首先将对AAV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分享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可以作为基因治疗药物的递送载体的特性。
随后,Daniel Jachimowicz将分享rAAV的生产流程。从技术上来讲,最后理应得到一个只含有转基因序列的衣壳,但要确保这一点,需要进行测试和质量控制。而一些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如凝胶电泳或定量PCR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一些新的方法,如DNA测序或基因组测序,并且可以与长读长测序进行搭配。
最后,Daniel Jachimowicz将分享AZ内部在纳米孔长读长测序方面的尝试性试验,包括最终得到的数据以及该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能从中获得什么样的洞察。
在Daniel Jachimowicz的分享后,Bastian Schiffthaler将分享如何在计算机上评估rAAV测序。
在直播中,Daniel Jachimowicz首先将概括性分享结合了Oxford Nanopore公开的Epi2Me以及定制工具/脚本的工作流程。简单来说,首先是从Nanopore仪器上取下测序材料,随后将这一序列数据与合并参考序列进行比对,然后会对产生的数据从“污染、完整性和方向性”三大类进行评估。随后,Daniel Jachimowicz将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享。
最后,Daniel Jachimowicz对Nanopore平台测序技术的优势进行总结。
利用纳米孔测序技术
优化mRNA疫苗及治疗的QC测试
在直播中,龙沙mRNA工艺和技术主管Telmo
Graça博士将分享“利用纳米孔测序技术优化mRNA疫苗及治疗的QC测试”的相关内容。
首先,Telmo
Graça博士将概述mRNA疗法的分析要求。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制定了一些针对疫苗的指南,包括Template、Drug
Substance和Drug
product等方面
,以确保确保mRNA药物长期稳定。
而要确保药物的长期稳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不会受到工作流程的影响。因此,随后Telmo
Graça博士将介绍龙沙与Oxford
Nanopore开展的非常有意义的合作,即将直接mRNA测序(包括N1-甲基假尿苷)引入监管环境,并建立测序技术的新黄金标准。
最后,Telmo
Graça博士将介绍生产技术以及如何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在mRNA的研发过程中,需要确保在开始以及结束时进行mRNA鉴定,以及在研发流程中进行完整性验证。
iDTECT整合位点分析测定:
罕见病生物制剂质量控制的范式转变
在直播中,PathoQuest研发项目主管Jose-Crispin
Zavala Alvarado将分享与Oxford
Nanopore的合作成果。
首先,Jose-Crispin
Zavala
Alvarado将围绕“如何将Cas-9测序应用于罕见病领域”话题进行分享。目前已有一些案例表明,可以利用Cas-9测序技术来识别染色体某个基因位点上的致病性基因突变,并以此来开发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而Nanopore测序技术便是传统测试策略和方法的最佳替代方案。
基于以上探讨,Jose-Crispin
Zavala Alvarado随后将重点分享Oxford
Nanopore与PathoQuest公司之间的合作。
通过将Oxford
Nanopore卓越的纳米孔测序技术与PathoQuest精湛的、有针对性的基因组(整合位点)表征方法相结合,开创了iDTECT®整合位点分析测定,不仅有望简化这些重要疗法的审批流程,还能显著改善罕见病患者的治疗前景。
目前,iDTECT®整合位点分析测定已经面向全球发布,并且是首个经GMP认证、基于纳米孔测序的生物制剂遗传表征法。
具体内容请锁定
2024年9月11日(周三)19:00-20:00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