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品途商业评论
品途商业评论(www.pintu360.com)是互联网时代有深度的新锐商业评论媒体。品途商业评论旨在用好内容助力企业成长,通过商业逻辑分析、模式盘点、新技术新系统介绍等深度内容,为变革中的企业主、管理者及创业者提供最具参考价值的商业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品途商业评论

俞永福:阿里大文娱从“买买买”进入到了大整合时代丨文娱

品途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17-09-20 22:0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探寻商业本质

预见商业未来


品途解读: “当年和eBay大战后,马云说我是扬子江里地鳄鱼。如果我们在海里交战,我便输了,可如果我们在江里交战,我稳赢。”如今阿里文娱处在虎狼环伺当中,俞永福是否能继续扮演“扬子江里的鳄鱼”,而其他友商又是否还是“海里的鲨鱼”?这条“江”,又是当初的那条江吗?


文/占太林

编辑/美圻

俞永福率阿里文娱一众高管亮相大麦发布会


9月19日,卖身阿里巴巴半年后,大麦网在五棵松召开新闻发布会,大麦网升级为升级成阿里巴巴大文娱现场娱乐事业群,并且公布了新的logo和新的Slogan。


3月下旬,阿里巴巴全资收购大麦网,如今半年整合后,大麦新的管理团队以新的形象首次亮相,大麦将如何融入阿里巴巴?又该以什么样的姿态继续前行?


大麦是连接线上线下关键环节


张宇(语嫣)说,半年前她来到大麦的时候,“发现大麦是一个宝藏”,因为数据显示2016年一手票务市场的市场份额大概有120亿人民币,和2015年相比增速在30%~40%之间,所以这是一个很广阔的市场。


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秘书长、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现场娱乐事业群CEO张宇(花名语嫣)


同时他们还发现一个重要的趋势,现在互联网无处不在时,人们更愿意去现场消费和体验,体现在文娱和票务方面就是看到了话剧、音乐节、体育赛事等现场娱乐的爆发。


此次,大麦把Slogan更新成“为所爱,去现场”就是响应这种趋势,当然这也是大麦和淘票票之间的业务区别,采访中张宇告诉文娱价值官,升级为阿里巴巴大文娱现场娱乐事业群的大麦现在专注于现场票务事业,和淘票票还是有很多不同,比如说看电影是一个即时性的决策,而去现场往往需要提前准备满怀期待等着去的消费,看电影是一个高频的需求,而去现场则并没有那么高频。


还有,看电影和现场娱乐的带来的体验效果是不一样的,看电影是一个单向的输出,影片在银幕上放,用户在下面体验,但是现场娱乐的互动性明显强很多,不但可以跟场上的嘉宾进行互动,还可以跟现场的观众一起嗨。


大麦网原来是国内最大的演艺票务平台,对于在线票务而言,是连通线上线下市场的关键节点,新的消费趋势下用户通过线上购买或者支付然后线下去体验已经是大势所趋,支付宝和微信两座山头已经牢牢控制住了在线支付的窗口,但是线下的音乐节、剧场、话剧等等和在线购物一样,除了需要支付工具,也有要在线购买的窗口。


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永福说,大麦对于阿里大文娱来说是打通线上线下非常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这次升级后的大麦首次亮相便是以连接线上线下的定位出现,这也符合阿里巴巴一贯的风格,不作具体的内容,搭建平台,引入企业和消费者。


大麦专注于基础设施升级


在新团队新logo和新的Slogan亮相的同时,大麦一并公布了三个产品,包括:大麦专注于现场娱乐的在线票务、还有MaiLive、麦座。张宇介绍MaiLive的定位是“演出行业的推动和基础设施的提供”,因此它不是一家演出公司,比如说和阿里文娱的视频、游戏、网文等共同推动IP的开发;麦座则专注于B端服务的基础工作,利用阿里巴巴的资源,包括大数据、云计算赋能行业内的合作伙伴。


阿里巴巴本身做电子商务起家,所以做连接和平台有很强的优势,大麦网融入阿里巴巴从一个单纯的演出票务平台摇身一变变成了现场娱乐消费的一个重要连接。


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永福


俞永福说,阿里大文娱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帮助整个文娱产业进行产业升级。所以,大麦在和阿里大文娱的整合过程当中也继承了阿里文娱的定位和特色,来帮助现场娱乐事业进行基础设施和产业升级。


首先在阿里大文娱的基础上,对内进行资源的整合,张宇(语嫣)说,他们和虾米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合作,现在已经可以看到的有艺人的信息在虾米上露出,虾米有支持原创音乐人的计划“寻光计划”,大麦为他们提供100+场全国巡演,这样的资源整合包括阿里大文娱旗下所有的资源, 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CFO、阿里文学CEO黎直前在发布会上说:“阿里文学上所有的IP作品都给大麦编剧开放”。


此外,在这半年的融合过程当中, 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现场娱乐事业群麦座事业部coo徐玮说,大麦网至今14年,徐玮在那里工作了13年,她对文娱价值官说:“这是一个大麦插上阿里的翅膀的一个过程。大麦现在可以和阿里巴巴集团的人才、产品、技术进行对接,为合作伙伴赋能。”


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现场娱乐事业群麦座事业部总经理胡乐天(宝玉)说,现在影院的系统已经突破了票务系统的边界,整合的TMS系统可以让影厅做到云端排片,无人值守放映,甚至是灯光、音响、广告等强弱电管理也开始通过系统来自动化实现。


大数据服务是智慧场馆主要核心内容。未来,在符合数据安全规范的前提下,场馆可以和影院一样自主展开针对目标客户的营销活动,这也是大麦正在探索的过程,将传统的场馆进行数据化、智能化。


“未来,阿里大文娱现场娱乐事业群将投入5亿元,融入大数据、云计算等能力,推动传统演出场馆的智能化,强化票务销售、内容服务、数据服务、金融服务和营销等五大能力,通过科技的力量改造超过1000+传统演出场馆。”张宇说。


大文娱进入到大整合的时代


去年的6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向全员发出“关于成立阿里巴巴集团大文娱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的内部信,宣布正式成立阿里巴巴集团大文娱工作领导小组,俞永福任组长。


四个月后,10月31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正式筹建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同时筹集规模约15亿美元的大文娱产业基金,用于投资未来的文化娱乐生态,俞永福将担任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



曾几何时,马云爸爸大手一挥,收购UC、优酷土豆,文化中国,增持新浪微博,入股光线传媒、华谊兄弟,参与博纳影业私有化、全资收购大麦网……阿里这些年的一系列举措,都显示出了阿里集团在文娱产业上的勃勃野心。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阿里大文娱事业从“文娱版块”到“集团”到现在在阿里集团的财报中单列,大力大文娱已经从“买买买”进入到了大整合的时代。


俞永福说:“阿里大文娱从第一天开始就把战略的阵型定义为3+X,就是3个触达用户的大的板块,一个就是优酷作为视频触达用户的平台,一个是UC作为信息触达用户的平台,还有就是我们垂直的业务群作为用户触达的平台,在上面我们要不停的建设内容的生态。”


俞永福强调,阿里大文娱是建设内容生态,并不是百分之百去做全部的内容,这里面包括剧集,包括综艺,包括文学,包括音乐,现在就要包括现场娱乐这个内容。


阿里大文娱现在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和阿里巴巴集团进行更好的连接,因为阿里巴巴活跃买家已经超过5亿,如何把买商品与买内容相结合起来为这5亿的付费用户做好服务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在未来,大文娱将成为一个产业的常态,中国文娱进入整合发展的时代,如果不具备产业相互沟通和衔接的能力,很多的资源和能力就会缺位。


17年前,马云带着17个人做电子商务,当时中国市场并不具备良好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条件,2017年的今年,中国大文娱产业一样百废待兴,但是相比之下,条件好得多,但是竞争同样惨烈。


游戏有腾讯、网易,视频有爱奇艺、腾讯,新闻有今日头条、腾讯……俞永福所处的是一个前狼后虎的境地,而自身百废待兴,需要进一步整合,这位阿里“少帅”又会将这艘文娱大船带向何方?


【转载须知】


1.文章为品途商业评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

2.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文章转自品途商业评论,ID:pintu360”,作者标注原文作者。



精彩文章推荐

好文

乐视问题集中爆发

顺丰“封杀”菜鸟?

新零售百强榜

百度外卖离场

阿里影业换帅

AI高考数学134分

黄磊的深夜食堂

创业6天就被骗

7-ELEVEn的赌局

千亿市场的小龙虾

科技

智能家居的大市场

战略性放弃iPhone

思必驰智能音箱

豪赌30年后的未来

聊聊通用AI的那点事

风口上的便利店

用技术变革新零售

马化腾、朱啸虎互怼

1份押金骑8种单车

腾讯国内海投AI项目

新零售

电商打不垮便利店?

生鲜电商许鲜已死?

用技术重构零售价值

良品铺子的新门店

京城EAT BOX开业

VR购物仍处于占坑期

实体零售商注定消亡

京东阿里厮战6.18

亚马逊成新零售标杆

盒马鲜生的自我修养

文娱

内容创业迎来新繁荣

优雅地讨论“黑幕”

高亚麟曾卖房卖地

国产剧乱撒狗血

4小时9700万票房

一线明星拼商业嗅觉

“网大”拐点到来

国产片的成功与失败

广电整顿微博、A站

直播平台的下半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