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建集团),正式组建于1982年,是我国专业化发展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之一,位列世界500强第9位。股票代码601668.SH。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交易员策略  ·  2025.2.23(梭哈,干核心,明日目标) ·  17 小时前  
最强龙虎榜  ·  爽!毛老板猛干六个亿! ·  18 小时前  
最强龙虎榜  ·  爽!毛老板猛干六个亿! ·  18 小时前  
淘股吧  ·  牛市二波!又要吹爆了...... ·  昨天  
君姐深扒股市  ·  重磅:外资大幅调高“中资产”! ·  2 天前  
唐史主任司马迁  ·  非基本面跌停对市场冲击不会太大,市场在交易全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建筑

大型地下空间综合体建设护航者:西安市幸福林带项目基坑工程设计与监测丨“中国建筑大奖”卓越奖⑲

中国建筑  · 公众号  ·  · 2024-08-19 18:36

正文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意识的居所,是栖居的诗学。中建集团深入实施“一六六”战略路径,塑强设计领先优势。为繁荣建筑创作、增进技术交流,提升行业品牌影响力,集团微信为您带来“中国建筑大奖”评选的20项卓越项目奖(设计类)获奖作品巡展。


本期一起了解下西安市幸福林带建设项目基坑工程设计及监测项目的设计理念吧。



鸟语花香,绿满长安。在古都西安,有一条长5.85公里,东西宽210米,总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的“幸福林带”。这条“绿带”位于西安市城东幸福路与万寿路一带,北起华清路,南至西影路,绿化覆盖率达85%。还林于民,还绿于城,是陕西西安“幸福林带”建设的初衷。而对城市地下空间的集约利用是西安“幸福林带”建设的又一有益探索,拓展了城市绿色增长空间。


项目位于西安市东部,建设内容包含大型地下综合空间、综合管廊、地铁、城市道路下穿区间、市政园林建筑、亮化工程等多种业态,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城市地下空间综合体之一,全国最大的城市林带项目之一,西安市最大的市政工程、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被誉为西安市“世纪工程”。


绿色生态廊道现古城



对城市地下空间的集约利用是西安“幸福林带”建设的一项有益探索。按照规划,总建筑面积约92万平方米的林带地下空间分为三层。其中,负一层是商业开发以及地下管廊等公共配套设施。负二层为停车场和地铁7号线和8号线,停车场可提供9000个停车位。负三层是地铁1号线和地铁6号线二期以及8号线换乘点。未来,西安市民可驾车停进P+R停车场,然后就地换乘地铁上下班,实现公共交通零换乘。


建设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项目上跨东西向的既有地铁1号线,同时,地铁6号线、7号线、8号线从项目场地横穿或并行,基坑工程周边环境条件复杂,存在多种业态同槽协同施工引起的一系列设计、施工难题及监测工作量大、工期紧、要求高等诸多难点。基坑总长度约22千米,最大开挖深度29.7米,规模及体量较为罕见。



中建市政西北院承担了该项目的基坑工程设计与监测任务,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有效地解决了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多个技术难题,为顺利推进该项目的实施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绿色支护结构节约建设成本


项目工程场地四周紧邻交通繁忙的市政道路,场地内及周边市政管线密布,基坑周边有对变形敏感的古建筑。设计团队按变形控制原则进行设计,对外围基坑采用疏桩强锚支护结构体系,采用对变形控制较好的高压旋喷锚索,并引入无腰梁锚定支护桩的桩锚支护技术,减小因钢腰梁变形带来的锚索预应力损失、缩小肥槽开挖宽度。其中仅无腰梁锚定支护桩技术的应用,为项目累计减少土方开挖量约9.9万立方米,减少型钢腰梁约6761吨,节省的钢材折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约6.5万余吨,并有效节约了项目成本。


因地制宜一“坑”一策


西安幸福林带项目建设内容多,涵盖了地下空间、多条地铁区间及车站、地下综合管廊、下穿市政道路等,各建(构)筑物基底埋深差异很大,加之各分部分项工程建设时序存在差异,存在多种业态同槽协同施工及大量“先浅后深”的非正常施工工况,基坑工程设计时需要考虑数量众多、深度不一且较为复杂的“坑中坑”问题。



针对此情况,设计团队根据项目总体施工计划进行系统性梳理和深入研究,因地制宜选用分级放坡、(复合)土钉墙、微型桩、悬臂桩、桩锚及桩撑等多种支护形式,同时在特殊节点采用玻璃纤维筋替代普通钢筋,既确保“先浅后深”非正常施工工况下基坑和地基的安全,又兼顾基坑支护的经济性和后期地铁盾构施工的破桩问题。通过在基坑支护设计阶段提前考虑对接,为后期下穿市政道路利用基坑支护桩作为永久性支护结构提供了基础,并有效节约了项目成本。


创新技术保护古树名木


项目场地内分布有云杉、雪松等多种古树名木,为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大程度保留这些古树名木,并考虑后期在园区内栽种大树的情况,基坑开挖时须在坑内保留部分绿岛。针对该类型基坑,设计团队开发了一种对拉支护结构,通过在沿基坑宽度方向支护桩间设置贯穿式预应力锚索,结合对拉锚索传力清晰和无腰梁锚定支护桩技术控制变形好的优点,解决了保留绿岛垂直高度大、宽度窄、长度长引起的绿岛支护难题。



项目场地内及周边分布有大量废弃防空洞,尤其是基坑开挖线附近、近南北走向的防空洞对基坑安全存在较大的不利影响,同时给支护设计及建设带来了难题。为此,设计团队开发了“一种组合支护桩”技术,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与钢管混凝土灌注桩相结合的方案,一并解决了支护结构设计和支护桩穿越防空洞混凝土浇筑施工难题,确保了基坑工程的顺利实施。


开展专题研究,保障工程安全


鉴于幸福路、万寿路综合管廊出线节点及地铁站点出入口需要,基坑东西两侧有数量众多、尺寸不一的顶管及暗挖洞口,基坑开挖后存在需要于中下部截断支护桩及截断锚索的问题。对此,设计团队开展专题研究,申请了省级专项科研课题,开展了黄土地区桩锚支护结构优化及截桩力学行为研究,主要研究黄土地区疏桩强锚支护结构的承载机理、顶管施工过程中截桩力学行为、浅埋暗挖施工过程的截桩力学行为,针对以上力学行为的研究,提出支护结构优化设计的思路与方案,确保了沿线各出线节点处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运行。



多学科交叉融合,护航基坑建设


基坑工程施工期间,项目团队组建了工程测量、岩土工程勘察及设计多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技术人员,精准策划了基坑监测方案,集现场监测、巡视、岩土工程分析、风险管理等多个环节,实时动态掌控基坑工程及周边环境变形信息,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和预警处置,采用三维激光扫描等先进技术对变形敏感的古建筑进行监测,为基坑施工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责编:邵雅青

核校:崔   融

审核:汪时锋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中国建筑融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党建工作部,科技与设计管理部, 中建市政西北院

更多精彩阅读↘

△匠心绘就大运场馆!向世界展示满满的“成都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交易员策略  ·  2025.2.23(梭哈,干核心,明日目标)
17 小时前
最强龙虎榜  ·  爽!毛老板猛干六个亿!
18 小时前
最强龙虎榜  ·  爽!毛老板猛干六个亿!
18 小时前
淘股吧  ·  牛市二波!又要吹爆了......
昨天
君姐深扒股市  ·  重磅:外资大幅调高“中资产”!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等了一年的敬业福,我终于分到1块多!
8 年前
禅语心苑  ·  守嘴不惹祸,守心不出错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