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猫头鹰教室
猫头鹰教室为小张聊科研发布课程与会议信息的专属账号,带来小张聊科研最新课程培训信息,并介绍课程相关的知识点,让您随时可以get到想参加的课程,也为学员提供一个继续学习和交流的港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玑-无极领域  ·  《暴利产品 ... ·  2 天前  
媒哥媒体招聘  ·  Blue Note爵士俱乐部招聘!(北京/上海) ·  6 天前  
梅特涅的信徒  ·  世界贸易正在疏远美国 ·  3 天前  
缓缓说  ·  发新年红包啦! ·  4 天前  
东七门  ·  蛇年祝你永远有好巳发生!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猫头鹰教室

“国自然老热点如何做出新意?”系列——氧化应激,从入门到创新(1)

猫头鹰教室  · 公众号  ·  · 2024-09-29 12: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氧化应激在生物体内的产生与清除失衡导致的细胞成分受损状态,以及其在细胞生理过程、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围绕氧化应激拓展研究思路,提升课题创新性的方法。文章通过两个案例详细介绍了氧化应激上游诱发机制和下游效应机制的研究思路,并附上了氧化应激的检测指标与方法。最后,文章还列举了与氧化应激相关的国自然中标数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氧化应激的产生与清除失衡导致的细胞成分受损状态及其在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氧化应激是生物体内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失衡的状态,可导致细胞成分受损,并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的调控,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

关键观点2: 如何围绕氧化应激拓展研究思路,提升课题创新性。

可以通过研究氧化应激的上游诱发机制或下游效应机制来拓展研究思路。上游机制主要研究刺激因素如何导致氧化应激的产生,下游机制则主要研究氧化应激如何导致疾病表型的产生。

关键观点3: 两种研究思路的具体案例。

文章通过两个案例详细介绍了这两种研究思路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研究方法的选择、主角分子的确定、机制的探索等。

关键观点4: 氧化应激的检测指标与方法。

文章介绍了氧化应激的检测指标,如ROS、DNA氧化损伤标志物、脂质过氧化标志物、蛋白质氧化标志物、抗氧化酶和非酶抗氧化剂等,并探讨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关键观点5: 氧化应激与国自然中标数量的关系。

文章最后列举了与氧化应激相关的国自然中标数量,说明了氧化应激研究的重要性。


正文

氧化应激是指在生物体内,活性氧(ROS)的产生与清除失衡,导致细胞成分受损的状态。氧化应激在细胞信号、基因表达、凋亡、免疫反应及代谢等生理过程的调控中发挥作用;同时与多种病理过程相关,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病和糖尿病等。从国自然项目申报来说,氧化应激是“老热点”了,那氧化应激还能不能研究呢?如果继续做,该怎样做出新意呢?

如果大家有基金申请或者课题思路上的疑问,可以联系我们进行咨询:

扫码备注:科研合作

这一主题分(1)和(2两期为大家讲解,并同步更新在了视频号上,本期介绍的是氧化应激基础的研究思路:

如何围绕氧化应激拓展,提升课题的创新性呢?下一期再为大家更新。

我们对发表的文章进行了调查和分类,将氧化应激相关的文章按照其研究思路分为两类:

1.研究某个刺激因素促进氧化应激的机制,从氧化应激的上游诱发机制角度展开:

刺激因素——主角分子及机制——氧化应激——疾病

2.研究氧化应激导致疾病表型的机制,即从氧化应激的下游效应机制角度展开:

氧化应激——主角分子及机制——疾病

这两种思路如何选择?答案是根据我们研究的侧重点:如果氧化应激与某个疾病和细胞表型明确相关,那么就可以从氧化应激的上游机制开展研究,比如PM2.5通过氧化应激诱导肺炎的课题,这一思路PM2.5??机制—氧化应激—肺炎就能顺利进行;要研究氧化应激如何诱导衰老,符合氧化应激下游效应机制研究,氧化应激—??机制—衰老也是个好主意。


那么我们对这两种类型的文章思路举例阐述吧。

案例一:研究角度为氧化应激的上游诱发机制。

文章于2024年发表在Redox BiologyIF 10.7),来自南京农业大学刘文斌团队,题目为“Excessive linoleic acid induces muscle oxidative stress through 5-lipoxygenase-dependent peroxidation”(过量亚油酸通过5-脂氧合酶依赖性过氧化诱导肌肉氧化应激)。

 

按照前面的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可归纳如下:

1.验证刺激因素对氧化应激的作用

通过亚麻酸饲养试验,检测肌肉氧化应激指标(MDAGSTSODGPX)。

2.机制探索——主角分子

GC-MS分析发现醛类物质介导亚麻酸诱导的氧化应激。

亚麻酸是5-脂氧合酶5-LOX)的直接催化底物。

3.分子机制挖掘

cAMP-PKA信号5-LOX胞质转移结合并催化亚麻酸氧化醛类物质氧化应激


案例二:研究角度为氧化应激的下游效应机制。

文章于2024年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IF 14.3),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黄灿华团队,题目为“Oxidative Stress Promotes Liver Cancer Metastasis via RNF25-Mediated E-Cadherin Protein Degradation”(氧化应激通过RNF25介导的E-钙粘蛋白降解促进癌症转移)。

 

按照前面的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可归纳如下:

1.验证氧化应激对疾病的作用

构建肝癌小鼠模型,并使用抗氧化剂NAC处理,检测HCC转移、E-钙粘蛋白水平。

2.机制探索——主角分子

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和质谱(MS)筛选ECAD的相互作用蛋白RNF25,建立稳定表达RNF25的细胞系进行功能验证。

3.分子机制挖掘

氧化应激—PKA—RNF25Ser450)磷酸化催化E-cadherin降解—HCC转移。


总结


不难看出,对氧化应激进行研究,第一步都是要将氧化应激的这一功能确定下来;第二步寻找主角分子,可通过蛋白互作或者相关的代谢调控途径进行确定;第三步,围绕主角分子进行上游和下游调控机制的研究。


附1:氧化应激的检测指标与方法

1.ROS测定

基于荧光探针DCFH-DA的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

 

2.氧化应激代谢产物

DNA氧化损伤标志物如8-OHdG——8-OHdGELISA试剂盒;

脂质过氧化标志物如丙二醛(MDA——MDA检测试剂盒;

蛋白质氧化标志物如蛋白质羰基——基于抗DNPHELISA分析。

3.抗氧化酶——比色法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

4.非酶抗氧化剂——比色法

谷胱甘肽(GSH)。


附2:氧化应激—国自然中标列举

氧化应激相关的国自然中标数量一直保持相对稳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