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51找翻译
「51tra.com」多语言工作免费发布 & 高质量语言人才展示信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51找翻译

有“温度”的译者

51找翻译  · 公众号  · 语言  · 2017-06-23 08:46

正文

小儿学习小号,还在背谱、熟悉音节阶段,我会和他一起欣赏“野蜂飞舞”:很喜欢。

 

然后,拎着行李,来到温度不低的首都。

 

朋友说:这几天抓紧同传,高温,同传机器/耳机容易烧坏:心中窃喜。

 

同传会议连续四天,真心不容易。看到有“同传和交传难易之争”之讨论。其实,都不容易:首先关乎于输入部分:发言内容、速度、逻辑、口音等;另外就是译者的输出部分:译者的语言素养、译者对内容的熟悉度、译者的观众意识、译者的状态等。这些一定是重要的。

 

有学员会问:口译员会向口译采购方提出什么问题。这是个好问题,也是个大问题:问会议的时间、地点、人物(发言人、观众)、主题、翻译的形式。除却这些,我一定会问:会议期待达成的目标和目的是什么?我把上述的问题归位为:课程大纲,而后者归位到: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很重要,培养方案却是总则。

 

所以,交传和同传是不同的翻译形式,我无意对同行对此讨论的任何冒犯,但是,从业以来,秉着“客户无大小;形式无差异”的理念,带着第一批的学生同事,完成不同的会议。

 

学生大都迷恋观摩同传,于是,会安排学生来看看我的交传;学生大都迷恋有领导、名人的会议,于是,我会安排学生来看看我做的“小客户”的口译。所以,课堂上,我们谈口译的技巧,也会甩出几个容易获得惊叫的笔记符号:我们会谈口译学习的不同阶段,让学生了解处于认知阶段(cognitive stage)的时候,会挣扎于字词的转换;而当学生已经开始考虑前后文的逻辑联系的时候,课堂练习会针对训练学生的关联能力(associative competence)。我们当然期待学生可以成长到已经不再考虑用了哪个technique。如同刚学会开车,会顾着离合、顾着排挡、顾着师傅的脸色。当你已经成为顺风车车主的时候,谈笑之间,胸有成竹。于是,学生进入了自主/自动(autonomous)阶段。

我们同样会讨论“其他”的信息。有节课,主题是“中国的100年”。英国发言人的论点中“触犯”学生的思想底线:含有:China is practicing its soft power; China is eating up Africa.邀请学生翻译之前,提问:“Anything you are NOT happy about?”课堂上其实是沸腾的:温度很高。

 

合格的译员除了认知、关联和自动能力,会拥有战略能力(strategiccompetence)。但是,这样的阶段并非所有的译员都可获得。需要时间、需要努力、需要方法。加上温度好吗:你的眼神有温度、你的声音有温度:做一个有温度的译员。

 

看到一些孩子忙于参加口译培训,培训以“会议主题”为推进模式。我深深地捏了一把汗。无意冒犯这些短训班,可是,当学生还处于认知排档的阶段,师傅展示山间飙车:这个真的好吗?

 

说好的冷涡雷雨还没来,说好的有“温度”的同传进行中。


51 小编默默的说:


当一名有“温度”的译者可以将机器翻译给焐热的时候,可能就已成为了武林高手,成为不会被机器带着走,指挥机器的主人。前几天几个翻译技术群里的明智前辈提及了,现在还在讨论机器翻译是否取代人工翻译的话题已经有点不合适了,如何更好的做好机译后的编辑、如何更好的提高我们每日译文输出的产量从而赚取更多的人民币,这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至于能不能取代,何时取代的讨论毫无意义。身边一位做了10年+的IT资深译者近期在翻译前都会将译文先经谷歌过一遍,她的反馈是“好处在于有时候机器可以给你很好的启示和提示,可以减少首次思考的时间,有些地方甚至比她自己想用的词更好,整体效率可以提升百分之10-20%”,她就是我所说的,有温度的译者,可以将机器焐热的高手。


昨晚我差点把家里拆了,电脑摔了,因为近期项目井喷,有“温度”的译者太缺少的关系所导致的一系列品质、交期出现的状况,人到了极限就会如此,活体优质有温度的人工翻译,至少我依然还很缺,但是,我觉得他们的速度都太慢了。


早安!


-THE END-


51找翻译

高端外语人才招聘公众号发布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