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影视独舌
影视评论,剧目展示,产业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自贡网  ·  土味玩具,年销售额突破80万! ·  昨天  
自贡网  ·  @自贡人,3月起看病不用再交这笔钱! ·  2 天前  
四川日报  ·  找工作速看!成都一大批市属国企招聘来了 ·  3 天前  
四川日报  ·  特朗普宣布:恢复死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影视独舌

《一路向前》:当成渝铁路奇迹遇上“铁军”剧组,奇妙的化学反应产生了

影视独舌  · 公众号  ·  · 2024-03-22 10:50

正文

2024年3月22日刊 | 总第3548期

3月20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四川省广播电视局、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共同主办的电视剧《一路向前》研讨会在京召开。

《一路向前》由习辛执导,李健、练练、张粟等主演,以修建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为背景,以新中国第一代铁路开路先锋的英雄事迹为主线,深情回顾了成渝铁路的修建史,展现了十三万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电视剧在总台电视剧频道黄金档首播后,取得了优秀的播出成绩,并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一路向前》在两会召开前夕及期间播出。有两会代表称,《一路向前》表现的是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速度,可以鼓舞广大人民在新时代奉献自己的力量和爱国热情。

收视数据显示,《一路向前》首播当日CSM全国网收视率即破2%,收视率峰值最高突破2.35%,播出多日,观众热度不减,多集播出名列全国实时收视第一名。

研讨会上,主创代表和专家围绕《一路向前》的重大意义、创作经验和深远影响,展开一系列的深入交流和探讨。

“铁军”摄制组奋战10个月
再现成渝铁路筑路史诗
习辛导演坦言,最初接到创作任务时,并没有十足把握。 是沿着川渝线一路体验生活,在内江看到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和纪念堂,了解英雄事迹,并对亲历者进行采访后,才坚定了创作信心。

“我们要体现中国精神、中国速度、中国智慧,但得埋在故事里,切口不能太宏大。”如此,才有了《一路向前》里的筑路英雄罗向前、指导员吴强,一批生动鲜活的技术人员,一群可歌可泣的民工,以及他们完成的伟大事业。

从2021年8月5日开机到2022年6月11日杀青,《一路向前》的拍摄历时10个月。在拍摄期间,为了稳定‘军心’,习辛曾经表态:

“‘这部作品攸关国家记忆,我砸锅卖铁也要把它拍出来’。72年前,在没有任何大型机械施工设备的条件下,13万军民用肩扛手抬完成了505公里的铁路修建,他们靠的是为国为民的坚强信念;72年后,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想想先辈们的无畏和牺牲,我们唯有一路向前。”

李健出演了《一路向前》中的筑路大队队长罗向前。出演过众多军人角色的他表示,在塑造人物时,既要体现军人的共性,同时又要抓住人物的个性。口号不能喊得僵硬,正面人物不能刻板。

“罗向前脾气急,但是他对待技术人员,对待筑路有情绪的民工兄弟,对待指导员,他从来不急。因为他知道团结才能把这条路修好。说罗向前粗糙,但是他记得每一个牺牲同志的名字,他收集了他们每一颗扣子,而且最终把这些扣子带到了英雄纪念碑前。说罗向前不通人情,但是他却包出了送战友上车的饺子。这是胜利的饺子……”

他希望观众能通过诸如罗向前这样的普通个体,回溯修路英雄们历史壮举,感受这段恢弘的历史。

《一路向前》中,罗向前有一个对他前期成长、变化相当重要的搭档,那就演员张粟饰演的指导员吴强。

研讨会现场,张粟坦露了一开始对这个人物的困惑。

“虽然吴强的性格当中,有宽厚、坚韧,包容和大爱的主要特征,但面对很多令人气愤的人和事,我觉得吴强这个角色表现的过于温吞,甚至有点受气和窝囊。”

这让他在饰演吴强的过程中,时不时就有点“拧巴”。于是他找习辛导演探讨。后者的一席话让张粟深受触动。

“在一支部队里,指导员是所有官兵心理和情绪的最后底线和守护者,他要做所有人的思想工作,承担所有人的心理垃圾,如果这个人的性格也像罗向前一样,那就不对了。”

正是以这种非常真实的方式来诠释人物,才让吴强这个角色深入人心。

现实浪漫两手抓,成就一次艺术长吟
与会专家围绕《一路向前》题材的重要性、艺术表达的独特性,以及深远的社会效益,进行了探讨。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表示,《一路向前》的作品意义非常重大。它还原了新中国建设的第一条铁路的诞生史诗,“我们的影像艺术对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不能缺位,这部作品填补了一个空白。”

他认为,该剧全面揭示了建设新中国一路向前的各种精神。一是敢讲敢干敢打敢拼,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二是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精神。三是边学边干,于干中学,学中干的求真务实精神。四是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勤奋的精神。五是改天换地,创造历史的精神。六是全国一盘棋,人民一条心的精神。七是新中国新时代的人民主体性和主人翁精神。

《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从五个维度来解析《一路向前》。一是谱出了一首筑路长歌,二是书写了一幅历史的长卷,三是构建了一条人物形象长廊,四是完成了一次艺术的长吟,五是成就了一道精神长虹。

《文艺报》编审高小立表示,该剧在镜头语言上摒弃了过度饱和所带来的失真,用类纪实的粗粝感真实还原了当时的大会战。在构图上有足够的纵深感,在展现巴蜀自然地理风貌时,人与景交融,形成了类似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李胜利,则特别指出《一路向前》7-11集里,对实验分层填土打夯那段情节的刻画。

“我们一般说一波三折,但这个重要的事件,已经一波达到了六折,前后延续了多集。很多主旋律作品在写事业线的时候,不细致,没有戏剧性。但《一路向前》却把简单的事写出了波澜,非常好看。”

《光明日报》主任编辑牛梦笛表示,剧中人物的心理状态转变非常耐人寻味,“罗向前从一开始对于修铁路的难以理解,到后面搞起科研,发明了分层填土打夯法,大大缩短了成渝铁路的修建工期。这个人物的变化,让英雄人物有了灵气,让观众觉得有对话感。”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一路向前》抓住了中国电视剧新时期以来发展的成功经验,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去挖掘地方独有的文化资源,高扬地方的创作优势和创作传统,创作出了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秀剧目。 同时,它还尊重电视剧自身的艺术规律,践行了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川渝两地协同支持
高扬地方创作优势与传统
《一路向前》由四川省广播电视局牵头,绵阳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携手重庆萌梓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内江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天府影业有限公司等共同参与出品,是2021年度四川省重大文艺扶持项目,也是重庆市重点扶持项目。

从立项和筹备到创作和拍摄,再到播出前后的大力推广,《一路向前》的成功深源四川各界的大力支持。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骏表示,《一路向前》通过对国家记忆的一次深情回眸,来照见中国精神、中国速度和中国智慧。

“在剧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中国人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的奋斗精神从未改变。”

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一级巡视员、重庆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协会会长江卫宁表示,《一路向前》是一部反映成渝铁路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下一步重庆卫视等平台将加入《一路向前》的跟播行列,进一步扩大该剧的扩大范围。同时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对《一路向前》给予扶持和鼓励。

据了解,《一路向前》全剧取景于内江,历时三个月的拍摄工作,是在疫情较为严重的背景下完成。为了保障这部重大主题电视剧的顺利拍摄,内江各界、内江全体市民给予剧组最大的支持力度。

四川省内江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蒋学东表示,七十多年来,内江不仅是成渝铁路建设工程的重要参与者,更是成渝铁路建设成果的直接受益者。

“《一路向前》的镜头,全面展现了内江的风土人情。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剧中的众多取景地也成为了热门打卡地,掀起了一股追忆成渝铁路修建史的文化之旅热潮。”

四川省绵阳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温芬表示,《一路向前》充分体现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历史背景下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创作生产《一路向前》这样大视野、大格局的主旋律文艺作品一直是绵阳宣传文化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文/铁皮小鼓
家人们,请给影视独舌标星号↑↑↑
往期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