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Hey,各位,今天是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有一个投资机会摆在你眼前,你敢用你全部的可投资的钱all in 进去吗?甚至说,借钱、融资、上杠杆?
可能你会疑惑,大东,你不是一直劝人不要用杠杆吗?
是的,小白们我是绝对不建议上杠杆的,但是在拥有自己的投资逻辑下,还真有0.01%的时间,我认为自己会适当上点杠杆的。
1 /为什么有人敢all in,甚至上高杠杆?
前段时间深房理曝光后,或许有人都惊讶他们敢贷款9成,高杠杆融资买房!你觉人家在玩火呢,事实上,别人觉得这是“捡钱”机会。
在他们炒房客眼中看来,他们是笃定深圳的房价是跌不了的,只要微涨一点,通过高倍杠杆,就能得不错的获利。
他们之所以敢于all in,是因为有利可图,而且是稳定的盈利,于是通过各种违法途径,做高杠杆,从而把收益最大化。
2 /你拿得住所谓的投资机会吗?
先不说上高杠杆爆不爆仓的问题,光是你全部可投资资金的变动,就能对你心理产生严重的影响,从而让你失去理性,做出错误判断。
雪球上老是有人发酸贴,说某人,就是走狗屎运,当初几百万买了茅台,现在资产几个亿了,都财富自由了,有啥能耐,还不是躺赢。
说这话的人不禁感叹当初年轻没有积蓄,赶不上机会,如果以现在的钱,all in 进去,少说也有几千万一个亿了。
然而你自己认真想一下,他们这些人真的all in 进去,你猜他们真的hold得住吗?
茅台在2016年之前,股价都是300元内反复摩擦。现在价格是2000多元,按道理,他们入场机会多的是啊,不说资产增值到一个亿吧,你100万进去,少说也能挣个5-6百万吧。
然而你回顾一下,在2016年之前,价格回撤50%是经常的事,你投资100万,你少了50万,你问问自己真的顶得住吗?从50万涨回来100万,需要投资收益有100%哦。
我就问你:你对茅台的信仰还有没那么坚定了?你还能理性吗?不止损卖出?继续跌怎么办?
事实上,2016年之后,回撤20%以上时有发生,你又真的能把账面上的利润拿得住而不止盈离场?
醒醒吧,很难的,几乎没人做到,所谓的股票涨了多少倍多少倍,只不是一个历史数据而已,对你完全没有投资指导意义,还不如直接看估值更好。
3 /别人的成功是因为人家有仓位的控制
那么为什么耳边总是听到成功的案例呢?
其实这只不过是幸存者偏差。
如果你买了某只股票,能够涨个5倍甚至10倍以上的获利,但你跟我说只用了可投资资金的5%去买这股票。
即使涨到20倍,也没什么稀奇,因为你是拿得住的。
但如果你买这股票是占你可投资资金80%以上,同样的涨幅,你那就拿不住了。
即使强如茅台,在整个涨5倍10倍的持股过程中,回撤20%以上的幅度起码不会低于5次,甚至于会接近8-10次,也就意味着你要忍受你全部资产反复被蒸发,再有点风吹草动,什么限制三公消费、茅台吸光A股流动性等。
你如果对他不了解,你肯定拿不住的。你1千股占可投资资产的10%,你是能拿得住。
你会说,who care,just for fun,股价腰斩,也就在你可投资资产里面损失5%而已。
但你买了1万股,占了80%的财富,你就不淡定了,你根本拿不住的。贪婪和恐惧相互交织,搞死你。
而幸存者偏差中的“别人”拿得住,是因为别人当时几百万买下去时候,人家手上就有五六千万,他投五百万根本没什么感觉,10%的仓位,心态很稳,take it easy!
如果他也把五千万全投进去,根本拿不住的,也就是说当仓位过大,就会不自信了,患得患失,动作跑偏,继而出现杀跌的不理性操作。
4 /我能all in吗?
我越发觉得,投资要想挣到钱,一定得在某些关注的点上非常了解,这才是你敢于all in 的依据。
你不需要说服任何人,但你一定得说服你自己,因为在all in 的人是你自己。无论是炒房子也好买股票也好,你得找出all in 的依据,如果只不过听人家说这个股票好,或者房价跌不了这样的话,我劝你还是别随便all in你的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