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拾史事
那些你从别的地方看不到的历史八卦,展现历史最生动的细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黑“教父”的覆灭 ·  昨天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这些文物藏着秦汉盛世的秘密! ·  昨天  
临淄发布  ·  距今约4300年!山东一地又有重要新发现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时拾史事

皇帝的遗言一般说什么?(中):刘邦堪比预言家,杨坚被戴绿帽子

时拾史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19-10-14 15:50

正文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1)“河东之事,一以委卿”



上篇( 皇帝的遗言一般说什么?(上):崇祯的最无奈,曹操的最感人 )我们留了一个小小的问题: “河东之事,一以委卿”,是哪个皇帝的临终之言? 几位聪明能干的大神已经猜出来了,那就是唐肃宗李亨。

宝应元年,登基六载的唐肃宗身患重病,势将不起,文武百官都没有机会得到皇帝的接见。 此时户部尚书李国贞、太原尹邓景山先后被部下杀死,朝廷大员忧心忡忡,怕作乱的官军与安史叛军勾结,为祸一方。 关键时刻,还得是救火队资深队员郭帅出马,于是起用郭子仪,派他去李国贞遇害的绛州城维稳。

临行前,郭子仪非常渴望得到肃宗的召见,他说: “老臣受命,将死于外; 不见陛下,目不瞑矣,”皇帝病成这样,很有可能就是最后一面了,郭子仪又是去叛乱发生的地方,年纪也大了,若有闪失定无法安然回来。 李亨最终同意了郭帅之请,送给他御马等物,并语重心长地说: “河东之事,一以委卿”,河东是叛乱发生的地方,主要在今天的山西,这些事情,就全部交给你了! 郭子仪不辱使命,进入绛州城后,将叛乱的首恶分子悉数处死,迅速稳定了局面。




(2)皇后:陛下百岁后,萧相国既死,谁令代之?

皇帝:曹参可。

皇后问其次。

皇帝:王陵可,然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知有余,然难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皇后复问其次。

皇帝:此后亦非乃所知也。



刘邦临终前,吕雉询问后事,寥寥数语,就把未来几届政府的领导班子都内定好了。 从后面的历史看,刘邦说的几乎丝毫不差。 开国皇帝驾崩,丞相还是萧何,但萧何年纪大了,身体原因,恐怕干不了多久,便让曹参来接替他。 后来汉惠帝曾经找到曹参,对他予以严厉批评: 只知道遵循萧何的政策,自己却天天喝高档“茅台”,没有任何主张,根本就是懒政、不作为! 曹参辩解,说陛下和先帝比,谁更牛呀! 刘盈当然说先帝牛; 他又问自己和萧相国比,谁更厉害? 那当然是萧何。 OK,既然我们俩的水平都不如前人,那么前人制定的路线,我们是不是应该遵循,萧规曹随呀! 刘盈听后,竟无言以对,得了个赞,表示很有道理,是啊,我们俩天天睡大觉就行了,大汉经济会迅猛增长的。

曹参之后是王陵和陈平,王陵有点戆,就是憨厚、刚直,吕后想封娘家人为王,王陵坚决反对,因为刘邦曾杀白马立誓,宣布非刘氏不能封王,非战功不能封侯,吕太后的决定,已经是公然违背先帝的意思了。 而陈平就很会做人,顺着吕后说,不就封个王嘛,有什么不可以的,想封就封呗。 最后王陵被明升暗降,虽然当了太傅,地位崇高,没有什么实际权力; 陈平依然做他的丞相,天天吃喝嫖赌,逍遥快活; 等到吕雉死了,陈平就不再装了,他与周勃谋划,一起荡平诸吕,使刘氏子孙重新掌握了权力,并为文景之治奠定了政治基础。 所以吕后问刘邦周勃的接班人是谁,刘邦不告诉他,因为吕后不会比周勃活的更久。




(3)“苍生虽喜,我命危笃;天地神祇若延吾一两月之命,得还长安,死亦无恨”



从遗言看,这位皇帝似乎对长安非常有感情,如果老天爷能够延长我一两个月的寿命,最后死在长安,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会是哪个皇帝呢? 答案是武则天的丈夫: 唐高宗李治。 当时李治在洛阳重病不起,他刚刚换了年号,想大赦天下,让老百姓乐呵乐呵,自己也跟着高兴。 可身体条件已经不允许他亲自到城楼上官宣了,派其他人替自己去吧,欢呼的声音传不到他耳朵里。 于是就把老百姓喊到皇帝的寝宫外,当众宣布大赦天下。 老百姓当然很快乐,个个喜上眉梢,李治听见群众的欢呼,却不由地感慨: 天下苍生尽管很高兴,我的生命却岌岌可危。

中国人有落叶归根的传统,皇帝也不例外,李治出生在东宫,自幼在长安城长大,可以说生于斯,长于斯,非常有感情,可惜现在条件已经不允许了,就算强行起驾,也只能死在半路上,到不了长安。 他的心愿,还是武则天帮助完成的。 下令在长安城西北修建乾陵,高宗灵柩先运回长安,再送至陵寝安葬。 陈子昂上奏: 建议把皇帝葬在洛阳附近,因为关中遭遇旱灾,形势比较严峻,再搞一个超特大型工程,实在是力不从心。 武则天为了实现丈夫的遗愿,没有听从陈子昂的建议,坚决把高宗的棺椁运回长安。




(4)“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召我儿!勇也!”



“畜生”,还是托付大事的畜生,当然是指太子了,说明这位皇帝临终前对太子很不满意。 独孤误我,一个姓独孤的人误导了我,害我立了畜生做太子,他最后想要传位的人是名字中带“勇”的。

史书记载,隋文帝临死前发生了两件让他怒不可遏的事情,第一件是太子杨广和宰相杨素的书信,皇帝不是快死了嘛,太子就和宰相商量,怎么维稳,怎么料理后事,没想到送信的人疏忽了,竟然把信直接送到了隋文帝手里,老皇帝自然是愤怒了,朕还没死呢! 你们就偷偷摸摸讨论这些事情! 盼我死啊! 这时,宣华夫人又跑到皇帝身边,文帝见她神情慌张,就追问缘由,宣华夫人说太子无礼,见父皇马上就要去世了,便急不可耐地想强奸父皇的妃子,反正以后都是他的人,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没有心理负担了。

两件事情让隋文帝暴跳如雷,终于认清了杨广的真面目,什么孝顺,什么不好女色,通通都是假的! 当年独孤皇后极力推荐杨广,真是鬼迷心窍,误导了皇帝,绝望之下,隋文帝准备换太子,废掉杨广,于是就对女婿柳述说: 把我儿子叫过来! 柳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以为是叫杨广,文帝又提醒他: 是废太子杨勇!

为了保住太子之位,杨广和杨素决定破釜沉舟,立即调动手下士兵,将仁寿宫团团围住,柳述没能见到杨勇,直接被逮捕关禁闭了。 当天晚上,隋文帝驾崩。 外界议论纷纷,不少影视剧绘声绘色地表演了杨广掐死隋文帝的片段。 说文帝听见有人开门,以为是杨勇,没想到来的是杨广,马上意识到事情败露了,杨广得意洋洋,二话不说,将手伸向父皇的脖子,文帝病的不能动弹,只能喊“逆子”“逆子”,就断气了。 至于真相是不是这样,只有天知道。 先帝驾崩后,杨广送给宣华夫人一个盒子,夫人吓得半死,担心是毒酒,打开一看,原来是几枚同心结,当天晚上,他们俩就在一起了,没有人可以阻止。




(5)三年师屡开,实数不应猜。邪教轻由误,官军剿复该。领兵数观望,残赤不胜烖。执讯迅获丑,都同逆首来。



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高产诗人爱新觉罗·弘历。 他一辈子活了89岁,写了四万多首诗,平均不到一天就要来一首,实在是太厉害了,只论数量,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得自叹不如,如果兼顾质量,乾隆的名次就要下滑十万八千里了。 乾隆皇帝最后一首诗,就是这个《望捷》,相当于他的遗言了。 自从退位当了太上皇,全国就爆发了白莲教起义,朝廷虽然花了很多钱,调了很多兵,迟迟没有效果,三年来,起义愈演愈烈,没有平息的迹象。 乾隆皇帝虽然名义上退居二线,实际上并没有放弃大权,嘉庆皇帝能做的,也就是祭天等不痛不痒的事情,当家的还是乾隆。

老皇帝也清楚自己快不行了,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满清统治的稳定性。 “执讯迅获丑,都同逆首来”,希望早点把白莲教首领抓起来,将起义军剿灭,他们爱新觉罗家可以继续作威作福,压榨百姓。 很遗憾,乾隆到死也没有等来盼望中的好消息,直到嘉庆九年,官府终于把起义镇压下去,此时乾隆只剩下了一具白骨。



END


图片来自网络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作者高成,一个热爱历史的孤寡“老人”,喜欢创新,擅长搞怪。今日头条ID:麦园居士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李承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