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快走到年底了,又到了一年一度写工作总结,做绩效考核,以及晋升的时候了。对很多工程师,特别是带团队的技术总监们来说,怎样才能获得升职加薪呢?
最重要的就是:展示你的工作价值。
我们很多工程师和技术总监们,写工作总结,就是罗列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完成的进度,例如:
-
完成某系统的微服务化改造;
-
实现了系统的devops,发布流程从手工改成了自动化;
-
某App进行了XX次产品迭代上线,总共完成XX个功能需求点;
-
对某历史遗留系统进行了底层重构,完成度80%;
-
......
诸如此类。
在一个研发比重非常大、以软件业务为主的公司,这样写并没有任何问题。但在如今非常强调业务导向的互联网公司,工作成绩恐怕是完全得不到认可的。
因为多数的互联网公司老板,或者业务线的负责人,并不是技术出身,对技术的理解并不深刻。也无法意识到:看着明明产品用的好好的,其实背后有非常多的风险点,例如:
-
代码架构陈旧可能导致后期维护成本急剧上升;
-
一些有问题的代码导致系统性能瓶颈,业务量再增长,系统就会挂;
-
现有的系统存在若干安全性隐患,虽然暂时没出问题;
所以他们的感受很可能是:
你们研发人员整天都在瞎忙活,却不知道在干啥。明明需求都不能按时交付,却天天鼓捣那些后台的事情,完全不创造价值。还嚷嚷要升职加薪?
最后很可能的结果就是:研发人员辛辛苦苦一年,做了很多技术工作,成绩却不被人理解,也得不到认可,自然与升职加薪无缘了。
那么怎样展示自己的工作价值呢?
技术人员的苦逼就在于技术工作的内容难以量化、透明化,工作结果难以直观的得到衡量。
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到一点:让技术的成果可以被感知到。通过一些让业务人员很好理解的,对业务产生明确产出的技术投入,让业务感知到技术的价值。
比方说,通过技术手段的优化,使得消息推送的到达率提升了40%,EDM邮件打开率提升了70%,App的闪退率降低到0.01%等等。这样的技术创新成果是业务方可以理解,并且可以直观感知到效果的。
让自己的工作价值可感知,是很重要的能力。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或多或少会面临怎样从业务上体现价值的挑战。
我们很多技术人员很有技术追求,在架构上,代码上做了很多技术投入,动不动就做代码重构。但是不善于把这些技术投入的价值展示给公司的老板以及业务部门。
有些技术人员可能觉得:嗨,你还没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呢,就把自己吹的天花乱坠。其实不是要吹嘘自己,而是为了得到业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就必须用对方理解的语言去说。
我们觉得特别有技术含量、特别有挑战的事情,业务部门听完一脸懵逼;我们觉得就是举手之劳,甚至只是随手改一改参数,结果业务部门觉得特别棒。
最近几年,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建设中台部门。但据我了解,真正得到公司上下一致认可的,寥寥可数,多数都比较惨淡。包括腾讯的大数据部门,也是被各种吐槽,最后各个业务线自建数据团队。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中后台部门的技术价值,很难被前台,乃至于整个公司感知到。
马化腾在腾讯22周年时候给腾讯公司全员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腾讯广告数据管理平台(DMP)今年经历了大规模重组,数据团队走到一线,和投手(在客户企业负责操作平台广告投放的人——编者注)直接沟通后才理解了客户的痛点,并以此为起点,开始了后台系统的改造。
作为中台的数据团队,也只能通过前台的投手,展示工作价值。
回到开头的问题,想要升职加薪,工作总结要写什么内容呢?
-
写你为业务部门创造了什么价值,特别是和公司营收相关的价值;
-
是否有提升公司核心业务指标方面的贡献;
-
是否有提升公司效率方面的贡献;
-
是否有改善公司产品的体验的贡献;
-
如果这些都没有,是否有降低公司风险方面的贡献,例如网络安全方面的;
-
......
举了例子:例如中台部门,开发了一个线上服务的监控系统,用来监控各个系统的健康度,在软件系统碰到问题的时候,可以立刻发出报警信息,通知研发人员尽快修复。
得不到升职加薪的写法是这样的:
开发了某某线上监控系统,目前已接入公司85%的业务系统。当监控到某系统出现故障,可立即发短信和企业微信消息通知相关人员。
上线了某某线上监控系统,让公司85%的业务系统得到了保障。故障响应时间,从过去的8小时下降到了现在的10分钟。客户满意度大大提升。预期可以极大降低xx产品线的客户流失率。
总之,要用别人能够理解,可以直观感知的成果,来展示自己的工作价值。
最后祝愿大家在年底,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工作成绩,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
欢迎订阅「
CTO肉饼
」公众号(个人微信号:
robinfank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