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比赛有两大评分点,语音+情感,各以5分为满分,前三名的选手在这两项的得分是:
1——南波 4+4分
2——常一虹 3+4分
3——并列:李施儒 5+1分 /朱璇 2+4分
其中,李施儒的美式发音精准,尤其是元音的清晰度和准确度,实属难得,所以语音给了最高分(注意:就美音本身而言,其特有的鼻音和胸腔共鸣并没有体现出来,但该选手胜在咬字清晰,弥补了共鸣的不足。但后期要想进一步提高语音水平,就必须练习对共鸣腔的使用,并进一步加大送气力度,美音的整体表现力会更上一层楼)。但是,该选手的“语音塑形”能力和情感倾注也是最弱的,未能透过其朗读感受到伊人倩影,故情感分仅得了1分。综合排名并列第3。
朱璇胜在选题和对该选题情感的把握,深情款款,在“以声传情”方面,可得4分。但语音方面的节奏感较弱,仅得2分,例如在朗读 “... to the level of every day's most quiet need...”时,句子中各个单词的强弱基本一致,没有凸显出句子重音,这是英语语音的大忌(读得一样重,基本等于什么都没有读)。也恰恰是语音上的这种平铺直叙,影响了情感的进一步表达,综合排名并列第3,否则以该选手的情感表现力,还有希望提升名次。
常一虹的语音属于英美混合式发音(例如,该选手已经习惯使用美音的卷舌音来发are, Butler等,但nodding中的后元音还是遵循英式的元音舌位),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选择其一进行深度学习,否则,基于两种语音变体在语调上的差异(英音比美音更加强调语调的起伏,且采用音高来彰显句子重音),将直接影响自由朗读时表征语义的能力(该选手在朗读时,限于美音的干扰,语调变化不够丰富。如果按照美音的读法,则要大大加强对共鸣腔的使用,提升句子重音的音量。现状是音高变化不够丰富,音量也不够强,亦即混合式发音带来的不良后果),故语音分为3分。常一虹的选题也适合其音色,情感处理相对细腻,情感分可得4分。综合排名第二。
南波的英式发音颇具神韵,故此语音得4分,如果不是/r/连读(如 her aspect)没有做,以及句子中的某些词可以读得再重一些(如 eloquent)语音分将更高。该选手的选题适合其音色,情感处理限于句子重音的细腻把控能力尚显不足,得4分。综合排名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