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分析师:徐亮 S0980519110001
主要结论: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维持中高速经济增长平台是有可能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为这一情景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习总书记在做关于《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规划建议》说明时表示,经过认真研究和测算,认为从经济发展能力和条件看,我国经济有希望、有潜力保持长期平稳发展,到“十四五”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按照2035年翻一番目标计算,未来15年时期内,中国的GDP增速平均需要保持在5%。另外,从历次五年规划时期的情况来看,实际经济增速都超越了目标经济增速。
长期来看,假如我们坚持结构化改革的进程,坚定的推进新旧动能的切换与转化,在保持旧动能有序平稳去化的进程中,加大促进新动能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制造业产业投资有望在可见的未来达到新旧动能的平衡切换,进而迎来“定盘星”的底部,促成固定资产投资长期回落的底部形成,届时中国长达近十年的回落周期将触及底部。
我们可能从2019年开始就步入了中高速经济增长的平台时期,这一平台是以6%增速为中枢的,即我们已经脱离了前十年的一路下行格局。
7、8月份以来,债券市场脱离了单纯经济复苏主导的利差范围,出现了利率攀升的局面;股票方面,周期股指数超越大势,明显领先上证综指。股票和债券市场的表现意味着资产价格从经济复苏的主导开始让位于通货膨胀预期的主导。
在整体宏观经济上,我们预计通胀弹性将增强,未来3-6个月,经济复苏概率>滞胀概率>衰退概率。在具体经济数据的预测上,实际经济增速方面,我们认为2020年GDP增速应该在2%附近,2021年GDP增速预计在9%左右。物价走势方面,预计2020年CPI增速为2.6%左右,PPI增速为-2.0%左右;预计2021年CPI增速为1.5%左右,PPI增速为2.5%左右。
在大类资产配置建议上,我们认为未来商品表现将最优,股票其次,债券市场表现可能一般。具体来看:
在股票方面,相信国内股市会有不错的表现。但仍然需要关注可能存在的通胀情况,并需要提防外部经济冲击以及明年二季度内在经济走势的自然趋缓对股市的影响,结构上建议侧重于低估值的周期品。
在商品方面,预计“经济恢复的滞后反应”叠加“货币投放引发的胀因素”将强烈支持商品价格,相对来说,商品资产的表现在未来可能会优于股市表现。
在债券方面,展望未来,通胀因素是债券市场最大的压力。
正文:
十年下行的尽头在哪里?
2010年以来,无论是从实际GDP增速还是从名义GDP增速来看,中国都经历了没有波折的十年下行。其实,伴随着经济体量的变大,经济增速水平很难在长时间一直维持在高位。长期来看,经济增速最终都会趋向于发达经济体2%附近的水平。但是问题就在于,是否中国的经济增速要从高位“一路不停歇”的走向终点?
他山之石:美、日、德走过的平台型回落
纵观美国、日本、德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增长经验,这三个国家的经济增速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平台型回落过程。具体来看:
在美国方面,5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走过了三个平台时期。1950年以来,按照实际GDP统计,美国经济增速依次走过“4%-3%-2%”的平台;按照名义GDP统计,美国名义经济增速依次走过“8%-5%-3%”的平台。
在日本方面,6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也走过了三个平台时期。1960年以来,按照实际GDP统计,日本经济增速依次走过“8.5%-4.5%-1%”的平台;按照名义GDP统计,日本名义经济增速依次走过“15%-8%-1%”的平台。
在德国方面,60年代以来,德国经济同样走过了三个平台时期。1960年以来,按照实际GDP统计,德国经济增速依次走过“4%-3%-1%”的平台;按照名义GDP统计,德国名义经济增速依次走过“8%-4%-2%”的平台。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为“中高速经济增长平台”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维持中高速经济增长平台是有可能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为这一情景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习总书记在做关于《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规划建议》说明时表示,经过认真研究和测算,认为从经济发展能力和条件看,我国经济有希望、有潜力保持长期平稳发展,到“十四五”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按照2035年翻一番目标计算,未来15年时期内,中国的GDP增速平均需要保持在5%。另外,从历次五年规划时期的情况来看,实际经济增速都超越了目标经济增速。
新旧产能周期的切换已达平衡点
中国的经济虽然由三大需求驱动,但是促成底部稳定的中枢力量都是来自于固定资产投资,而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大构成中,房地产投资与基础建设投资往往是一对相互对冲的因素,只有制造业投资是决定固定资产投资走向的“定盘星”。
在新旧动能切换过程中,代表旧动能的其他产业制造业投资和代表新动能的高新产业制造业投资又是决定整体制造业投资动向中“此消彼长”的对冲力量。
那么,到底新旧动能切换程度如何呢?目前来看,高技术制造业已经成为影响整体制造业投资的中枢力量,其以20%的投资占比,贡献了超过50%的投资增速。回顾过去,导致近些年中国新旧动能切换加速的事件主要有两个:(1)2016-2017年的供给侧改革,大力出清了旧产能;(2)2018年以来的中美摩擦,促使科技兴国、新动能周期的崛起。
从2016年开始,高技术制造业的投资增速底部不断抬高,而2018年以来,其他制造业的投资增速开始下行趋缓。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给中国和世界经济带来冲击,但疫情冲击不仅没有影响高技术产能投资复苏的基础,还进一步提升了其权重,而且在经济后续的复苏过程中,高技术制造业的贡献程度也是最大的。
“消费升级”与“新旧产能周期切换”相得益彰
投资与消费是经济循环中比较重要的两环,关于投资,我们在上文提到了新旧动能切换,而关于消费,大家经常提起的概念就是消费升级。实际上,制造业产能周期的新旧动能切换与消费升级是互为因果的,一般而言,高技术产业投资对应高端消费,其它产业投资对应基本消费。
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来看,我们也能够发现,过去30年来,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的基本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同时,以交通通信、医疗保健为代表的高端消费支出占比不断提高。未来,即便在总消费需求扩张有限的背景下,消费升级带来的高端消费领域比重扩大,也会支撑中国的新动能产能投资的扩张。
长期来看,假如我们坚持结构化改革的进程,坚定的推进新旧动能的切换与转化,在保持旧动能有序平稳去化的进程中,加大促进新动能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制造业产业投资有望在可见的未来达到新旧动能的平衡切换,进而迎来“定盘星”的底部,促成固定资产投资长期回落的底部形成,届时中国长达近十年的回落周期将触及底部。
我们很有可能从2019年开始就步入了中高速经济增长的平台时期,这一平台是以6%增速为中枢的,即我们已经脱离了前十年的一路下行格局。
金融市场已经在酝酿(工业品)通胀的预期
从资产价格表现来看,近期金融市场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呢?
7、8月份以来,债券市场脱离了单纯经济复苏主导的利差范围,出现了利率攀升的局面;股票方面,周期股指数超越大势,明显领先上证综指。股票和债券市场的表现意味着资产价格从经济复苏的主导开始让位于通货膨胀预期的主导。
那么,如何衡量当前的通货膨胀预期呢。我们认为一般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依次为“房价或股价(资本品)—PPI(工业品)—CPI(消费品)”。目前来看,在CPI依然处于寻底的过程中,工业品通胀(PPI)预期将是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的关注焦点。PPI环比增速的变化则是传递通胀预期的核心指标。
工业品通胀的货币条件(需求端)已经具备
在当前PPI同比增速依然为负的基础上,我们为什么为认为工业品有通胀预期呢,主要在于其货币条件已经具备。
首先从货币政策刺激力度来看,2020-2021年的货币政策刺激情况可以对标2009-2010年。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1)同样都有经济严重失速后的弹性恢复;(2)同样都有强烈的货币刺激。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1)本轮货币刺激的时间短于2009年;(2)2010年意外的经历了欧洲危机,这一危机推动了2010年的“滞”因素。
其次,从需求端(即广义流动性角度)衡量,有两大经验规律:(1)当M1底部回升后的6-12个月内,PPI环比将转正;(2)当M1回升幅度10%时,对应PPI环比在正值区域的平均月增幅为0.3%(对应PPI同比在3.6%-4.0%)。因此,我们认为工业品通胀的需求端条件已经具备。
经济展望:复苏持续,胀有隐忧
在整体宏观经济上,我们预计通胀弹性将增强,未来3-6个月,经济复苏概率>滞胀概率>衰退概率。在具体经济数据的预测上,实际经济增速方面,我们认为2020年GDP增速应该在2%附近,2021年GDP增速预计在9%左右。物价走势方面,预计2020年CPI增速为2.6%左右,PPI增速为-2.0%左右;预计2021年CPI增速为1.5%左右,PPI增速为2.5%左右。
大类资产配置建议:商品>股票>债券
在大类资产配置建议上,我们认为未来商品表现将最优,股票其次,债券市场表现可能一般。具体来看:
在股票方面,我们认为股票依然处于牛市中,相信国内股市会有不错的表现。但仍然需要关注可能存在的通胀情况,并需要提防外部经济冲击以及明年二季度内在经济走势的自然趋缓对股市的影响,结构上建议侧重于低估值的周期品。
在商品方面,预计“经济恢复的滞后反应”叠加“货币投放引发的胀因素”将强烈支持商品价格,相对来说,商品资产的表现在未来可能会优于股市表现。
在债券方面,整体上看,10年期国债利率的中枢确实下降了,以2014-2015年为分界点(供给侧改革为分界点),10年期国债利率的中枢可能回落到3.2%附近。但展望未来,通胀因素是债券市场最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