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烯导读
《自然》杂志5日在线发表了癌症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两种个性化的癌症疫苗在人体试验中表现安全,证明了在临床上,根据个人癌症突变情况而专门研制疫苗是可行的,这为开发个性化癌症免疫治疗方案提供了极其关键的参考。美国波士顿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CatherineWu教授团队和德国缅因兹大学Ugur Sahin团队宣布,在黑色素瘤患者治疗中大获成功!
《自然》杂志5日在线发表了癌症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两种个性化的癌症疫苗在人体试验中表现安全,证明了在临床上,根据个人癌症突变情况而专门研制疫苗是可行的,这为开发个性化癌症免疫治疗方案提供了极其关键的参考。
两种个性化的癌症疫苗的试验结果分别为美国波士顿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CatherineWu教授团队和德国缅因兹大学Ugur Sahin团队宣布,在黑色素瘤患者治疗中大获成功!
Wu教授团队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接种疫苗的6名黑色素瘤患者中,4人肿瘤完全消失,且32个月内无复发!另外2人肿瘤仍然存在,在接受辅助治疗后肿瘤也完全消失;另一团队的结果显示,在13位接种疫苗的患者中,8人肿瘤完全消失且23月内无复发,其余5名患者由于接种疫苗时肿瘤已经扩散,有2人出现肿瘤缩小,其中1人接受辅助治疗后肿瘤完全消退。
癌症免疫治疗手段通过调动患者的免疫系统,有针对性地攻击癌细胞,虽然表现出良好的前景,但是每个病人的肿瘤都有一套独特的突变模式,这套模式必须在一开始就弄清,这对研发个性化疫苗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Wu教授团队在论文中提到,为了创建个性化疫苗,研究人员对每位患者的肿瘤细胞和健康细胞的DNA进行了测序,以鉴定出肿瘤特异性突变,并确定相关的异常蛋白。然后,他们使用一种算法来分析和预测哪些异常蛋白可以更好地与MHC蛋白结合。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MHC蛋白参与抗原的识别和提呈。如果与MHC蛋白结合的抗原,能够被T细胞识别,则T细胞就会对含有这种抗原的任何细胞产生攻击。
经过一番努力,Wu教授等人为每位患者找到了20多种异常蛋白作为疫苗研发的新抗原;Ugur Sahin等人使用类似的方法,在每位患者中寻找10多个能够与MHC蛋白更好结合的新抗原,然后制造出对应的RNA药物。
在对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进行疫苗接种。令人惊喜的是,两个团队开发的疫苗,均激发了患者体内CD8+T细胞和CD4+T细胞的强烈应答!
CD8+T细胞(杀伤性T细胞),在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前者能够特异性攻击带抗原的靶细胞,后者则对抗原具有记忆功能。而CD4+T细胞作为辅助性T细胞,可以分泌细胞因子,调节或者协助免疫反应。
之所以大家都选用黑色素瘤,部分原因是黑色素瘤往往具有更多的基因突变,这让科学家有充足的机会选择合适的抗原。对于大脑中的胶质母细胞瘤,可选的抗原就要少很多,疫苗开发也会更加困难。抗原选择,或许是目前治疗性癌症疫苗依然面临着一个难点。
个性化肿瘤疫苗是精准医疗发展到极致的一个例子——根据癌症病人各自肿瘤有关的突变情况定制设计的抗癌疫苗。随着早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的成功希望,这种“极致”可能有一天会变得司空见惯,不过,前提是药物研发机构能够扩大和加快生产个性化肿瘤疫苗。
用疫苗来治疗癌症听起来合情合理,过程类似利用疫苗预防乙肝病毒。肿瘤中的一些蛋白要么发生了基因突变,要么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织相差甚远。这些“异常”蛋白是免疫系统识别癌细胞的关键,如果含有异常蛋白片段的疫苗这时被施予人体,为免疫系统拉响针对这些异常蛋白的“警报”,那么免疫系统的T细胞大军就能找出带有这种蛋白的癌细胞,并摧毁之。不过,癌症细胞也有一整套躲避打击的机制,迄今持续了几十年的癌症疫苗研究只得到了令人失望的临床试验结果。
最新的进展,尤其是一些可增强癌症疫苗作用的药物,如检验点蛋白抑制剂(checkpoint protein inhibitors),在该领域又重燃希望。另外,肿瘤基因组的DNA测序揭示了肿瘤基因突变具有惊人的多样性,这意味着可用于疫苗“警报”的抗原蛋白大大增加。
2015年,有研究人员在《Science》报告了进一步的成果,他们对三位黑色素瘤患者使用了针对其潜在肿瘤抗原所定制的树突细胞疫苗,成功的触发了他们的免疫反应(Science,2015,348, 803-808)。这种疫苗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尚不清楚,
学术界的研究团队也快速取得了进展。在2016年AACR年会上,华盛顿大学的Robert Schreiber描述了他的研究所正在进行的六项关于癌症的研究,包括了黑色素瘤和胰腺癌。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Catherine Wu,也公布了一个黑色素瘤临床试验的数据,表明T细胞对疫苗有反应的迹象。(综合自奇点网、科技日报、X-MOL、药明康德)
中关村石墨烯产业联盟将于7月29-30日举办“石墨烯+智能”系列专题研讨会,本期研讨会将以石墨烯在智能领域应用为重点探讨对象,全面剖析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瓶颈及解决途径!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资料来源:烯碳资讯独家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