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恩典365
恩典365, 365天,我们天天一起活在 神的爱和恩典里面. (每晚9点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恩典365

考试并非只是检测成绩,而是让你变得更好

恩典365  · 公众号  · 基督教  · 2018-07-02 20:00

正文

: 点击上方 恩典365 进入点击关注!



每年6月都是考试的大季,首当其冲的便是高考与中考,影响许多人一生的两个考试。其次就是各个学校的期末考试,大学里期末测评等等。考试,在测验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用处?或许,对于考试,应该要有更多的反思与思考。考试并非只有那么单一的功能。


为何考试?


这世界,如果有四种老师,

第一种老师,认为只有考试成绩高的,才是好学生,

第二种老师,认为凡来参加考试的,都是好学生,

第三种老师,认为考试成绩,与好学生无关,

第四种老师,认为要研拟各种检定方式,好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在哪一专业是好学生。

你要选哪一种老师,作你的帮助?

考试的英文examine,由ex与amine组成,ex为出去(out),amine是给予重量(weighting),这字原是用在检定金属的纯度,如同早期阿基米得(Archimedes,公元前287年~前212年)所进行的实验,他将金属放入水中,以排出的水体积,来验证金属的纯度。后来,这字延伸到对学生所学了解的检定。 中文里的考试,也源自古字,“考”是极限,“试”是标准,其意是用已知的标准,去检定待测对象的极限。所以无论东西方,考试都没有伤害被检测对象──“学生”的意思,而是让学生清楚自己所学,明白学习的程度,与知道学习仍然有限,谦卑再向前。


考试的真义

人是经过一连串严格有形或无形的考试,即使我们一时受到挫折,不要失去勇敢的心,继续保持斗志,去面对下一次的考试,是非常值得称许的事。有些考试的压力极大,似乎要用尽每一个脑细胞,去努力思考,如果仍然不能获得解答,那也是他生命中极为美好的一刻。因为考试的终极目的,在让人深深了解自己的极限。

如果我们因着一次考试的成绩,能够进入著名的大学,或是比较热门的专业,就骄傲起来,这是不了解考试的真义。考试不在证明我们比别人聪明,或是比别人强,只在呈现我们努力的成果,且让我们知道仍然所学不足。反之,因着考试成绩不理想,进入排名较后的学校,或是比较冷门的专业,也请不要放弃学习。倘若因这次考试,知道自己学习的瓶颈,进入大学之后,重新调整学习的方法,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正是考试本来的意义吗?

大学的考试与初高中的考试不同,大学的考试更具有“弹性”,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表达自己思考的逻辑性,撰写的严谨性,与表达的充分性。许多老师不要求学生要有标准的解法,乐意看到学生巧思与创意性的解法,并给予较高的成绩。


做高质量的笔记

大学授课教师,大都是在授课领域作研究,因此大学老师在教学与考试里,常融渗他们的研究在其中。不来课的学生,即使自己课后将课本读熟,不明白教师的研究与见解,不一定考得好。许多高中时期经常在上课睡觉,下课去补习的学生,一进大学,学习的态度若不改变,大学的考试成绩将不理想。

考试成绩佳的大学生,大都善于课堂上做高质量的笔记,用笔记来将上课的内容与书本的重点,转换成自己的思考,这是学习独立思考的起点。高质量的笔记,内容井条有序,重点区分清楚,连字迹都很工整,是用心之作。反知,低质量的笔记,内容杂乱,思路混沌,字迹不易辨认。许多高中生,念书时没有做笔记的习惯,依靠补习班,为他们整理考试的扼要内容,以致一进大学,不知道培养作笔记的习惯,上课就茫然,考试就失利。大学教育最有效的学习法,是学生自己培养作高质量笔记的习惯。


考试与品德

大学一年级大都是“共同必修”的课,二年级的课是专业的“必修课”,三年级的课是专业的“专业课程”,四年级的课很少,让学生本着专业学科去整合相关的科目。因此愈高年级,自己的学习空间会愈大,愈高年纪的考试会愈有趣,尤其到了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常是享受在自己科系考试上,专业表达的时候,许多学生此时,能品尝到自我在考试发挥专业的乐趣。到了四年级,更入佳境,不只是专业能力的萌芽,也能结合自己的兴趣,朝某一个专题更深入的探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