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合大学建校80周年纪念日,游客在位于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内的西南联大旧址前留影。80年后,昔日禁忌的西南联大,已成显学。(视觉中国/图)
全文共3663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谭畅
南方周末实习生 阚纯裕 郑可书
“茅草顶尖屋顶,铁皮顶尖教室,世界顶尖人杰。”91岁的龙驭球院士回忆起自己的母校。2017年11月1日,他微颤着手,在西南联合大学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现场写下这句话。
满座皆白发。纪念大会校友席上,唯一身姿挺拔的是陪在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身旁的妻子翁帆。这所历史上只存在了八年的大学,最晚一届学生入学是在1945年,年纪最轻的彭珮云女士今年也已88岁高龄。
80年过去了。从65周年开始,逢五逢十,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都要主办纪念大会。前两届会场设在清华,今年设在北大。90岁的中科院院士潘际銮,十年前从北大前副校长沈克琦先生手中接下会长的位置,“他大概看我年纪比较轻,还能够干活。”
“盛会难再有啊!”作家张曼菱忆起十年前的西南联大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那时任继愈、沈克琦等老先生尚在,都佩戴着校徽,济济一堂,嘘寒问暖。
而今,老先生陆续凋零。眼下,潘际銮正在发愁会长接班人的事。“再过五年我也九十五了,其他人都一百多了,校友会在不在还是个问题。”历史要传承,他希望以后的90、100周年纪念大会也能办下去。
80年过去,有关西南联大的研究正成为一门显学。博士刘宇在中国知网上以2000年至今为限,搜索主题“西南联大”,一下能搜出两千多篇相关文章。
其实,愿意传承薪火的人和机构络绎不绝,一度还有人提议重建西南联大,闹得沸沸扬扬。但潘际銮从不放在心上。校友会的老人们更担心,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真懂西南联大?“西南联大的精神,他们能做得到吗?”
“西南联大是一所世界一流大学。”11月1日下午的研讨会上,南开创办者张伯苓的嫡孙张元龙盛赞先人的功绩,“(西南联大)获得了垂世的学术成绩,培养了进步思想,保护了文化根脉,积淀了复兴的力量。这样一所对民族、对国家甚至对世界有如此影响的大学,在那个时候必定就是世界一流大学了。”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双一流”时代,在教育界纷纷讨论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向外求索时,张元龙提议,将视线重新回溯到80年前。
为什么80年过去,人们对西南联大的研究,不冷反热,越来越热?南开现任校长龚克也在思索这一命题。
他从联大三校八年合作无间,联想到今日。“三校对于办学救亡使命的自觉担当,因而能够置各校的局部利益于度外,没有为谁来当头而钩心斗角,也没有今天这种只认第一的评价体系。”
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的西南联大纪念碑,至今矗立在昆明旧址和北方三校校园里。80周年纪念大会前,部分老校友步履蹒跚,在北大的西南联大纪念碑前敬献鲜花。
“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龚克念起碑文,这是他所懂得的西南联大。
他也向往1940年那场全体教授出席的教务会议,称那份回函“至今发人深省”,甚至在纪念大会现场疾呼:“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的宗旨,实行百家争鸣、民主办学,恪守科研诚信,实在是大学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
刘宇曾在央视策划拍摄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中,给不少各行各业中为新中国建设做出贡献的人们做口述历史,其中很多都是西南联大的学子。
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张定华的老人。张定华身上有一种大家闺秀与知识分子结合的气质,“特别感染人的气质,特别美,不像九十多岁。”
张定华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是校花,加入了地下党,1950年代后进入北京人艺工作。“中国知识分子经历了什么,她就经历了什么。但她完全没有怨。”
“知识女性经过沉淀,又有坚定信仰,她由内而外有一种美。”心生向往的刘宇在拍摄完献礼片后辞职去香港中文大学读博士,研究西南联大史与中国教育史。
这十年,有关西南联大的研究不少,角度很多。有从政治史角度审视联大和知识分子关系,如闻一多长孙闻黎明所著《抗日战争和中国知识分子——西南联合大学的抗战轨迹》,或关注联大知识分子人物生平,如谢泳著《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命运》。有学者从政党史和学生运动史的角度对西南联大进行研究,通过学生运动考察抗战前后政治与学术互动。也有论著专门介绍联大地下党史。
联大师生的日记、信函和演讲稿等第一手材料陆续出版,校友会也从1980年代起不断组织校友撰写回忆。刘宇几乎读遍了与西南联大相关的史料,但她从不愿借古论今:“有一段时间很盛行对比,其实根本没法比。”
作为最早一批的记录者,张曼菱了解的西南联大,是一个更复杂的故事,事关一个国家怎么对待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又如何对待自己和国家。
1998年,张曼菱被云南省作为人才引进,担任宣传部影视中心副主任。出生于昆明、毕业于北大的她,选择了西南联大这个命题,承诺拍一部纪录片。
张曼菱开始走进一位位西南联大见证人的生命。那时任继愈对她感叹:“这一工程启动迟了几年。”在张曼菱的访谈者中,任继愈是见证西南联大历史最完整的人,他1934年考入北大哲学系,1937年南迁,在西南联大念了研究生、留校任教,抗战胜利后又跟着回了北平。
“南迁体现价值观,那是知识分子选择自己的命运。要怎么和民族站在一起,不能在这里等沦陷。”张曼菱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她开始访谈时,经历过南迁的联大学子已经不多了,联大的教授们更是早已故去。
一厢情愿神化西南联大的人总会问张曼菱,组成联大的三校是不是像唱诗班那样一派和气。其实,因为气质差异,三校之间多有分歧,但在价值观上却是高度一致的,不能在沦陷区当汉奸,只此一条,将它们合而为一。
“西南联大不是李白杜甫,那种气节直比屈原、司马迁。”从故纸堆和学子回忆中触碰联大的先生们,张曼菱感觉,他们像极了屈原笔下高洁的“香草美人”。
面对外辱,他们大节不亏。“日本飞机把房顶炸了,他(吴宓)裹着被子坐起来瑟瑟发抖,想明天怎么办呢,出家还是跑。他又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去打仗,去死好像还没勇气,要不去当和尚?”张曼菱从《吴宓日记》里读到这一段,很感动,“他给自己列了三条出路,没有一条是投降。都是真实的人,不是圣人,但他不会允许自己不选择,必须有鲜明的立场,不能混。”
沉浸在联大先生品格中的张曼菱脱口而出一句“看花愁近最高楼”,这是陈寅恪1940年从昆明赴渝出席中央研究院会议,初见蒋介石后的赋诗,并不讨当局的欢心。
联大的先生点燃了联大的学生,联大的学生,把他们认识的联大精神告诉张曼菱。“后来有的人可能黯淡了,可能熄灭了,但毕竟灵魂燃烧过。人生有一段闪光的回忆拉着,就不会太混乱、太堕落。”
▲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内,“大学乃大师非大楼之谓”的提倡者,清华老校长梅贻琦雕塑。西南联大精神,历久弥新。(视觉中国/图)
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长沙临时大学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到昆明后,应当地政府请求,西南联大设置了师范学院,主要招收云南当地学生。1946年8月,三校复员北返,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在了昆明,成为今日的云南师范大学。
1980年代,老校友开始陆续回校。云南师大教授吴宝璋那时在党委办公室工作,负责接待校友、迎来送往,听了很多西南联大的故事。1991年,调到云南师大外国语学院当党委书记的他开始要给新生作入学报告。讲什么好呢?吴宝璋决定就讲他理解的西南联大精神,主题叫“享誉世界的西南联大”。
这一讲就是26年,直把吴宝璋讲成了“西南联大研究专家”。从学院讲到全校,云南师大每一位师生都听过吴宝璋的报告。
“西南联大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都坚持办学,大家努力学习,坚持抗战胜利的信念,培养出来一位位大师。”吴宝璋概括他的报告思路,“我们今天的条件比过去好得不用说了,我们应该努力发扬这种精神,成为新一代的人杰!”
相比组成西南联大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老校区建在西南联大旧址上的云南师范大学,纪念西南联大最热心。
全校上下,要继承“道统”的思路空前一致。在校园里,除了当年的旧建筑,西南联大的痕迹无处不在。
《西南联合大学校歌》,现在已被定为云南师大的校歌,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也是云南师大的校训,校庆日也设在了11月1日。甚至云南师大的校色——玉兰紫——都取自合组西南联大的三校目前使用的校色主体色调的平均值。
即使是呈贡的新校区,学校也遵从教育部时任部长周济的建议,尽量“体现西南联大特点”。新校区里,竖起了西南联大“三常委”(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的雕像,复刻了冯友兰撰写碑文的西南联大纪念碑。三汪水面依照北大、清华、南开的渊源来命名,深的叫北潭,细长的叫清溪,大而浅的叫南湖。
过去,西南联大被西方媒体称为抗战大后方的民主堡垒,最著名的是贴满进步壁报的校园内侧民主墙。民主墙在新校区也得以恢复,围绕在仿真老校门的两侧。“还是从纪念角度,不是学生真可以来贴。”吴宝璋说。
吴宝璋教近代史,专门设置了一个方向招收研究西南联大史的学生。他自己接下来要研究的是西南联大精神与中国梦。“‘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校歌里这四句非常明确地讲出当时的办学风格。”11月1日下午,纪念大会结束后的西南联大精神研讨会上,吴宝璋慷慨激昂,“特别后两句!‘中兴业’跟我们现在说的中国梦是完全一致的。”
“走向媒体新星球,见证一场并肩前行的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