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民生
策略团队
联系人:牟一凌/沈心怡
▼点击图片即刻抵达
民生策略牟一凌专栏
▼
一、1月行业信息思考
用电量增速短期回落的原因拆析:
通过拆分用电量、工业增加值统计中的细分行业增速表现,我们认为
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代表的多个高单位电耗行业需求增速回落、而以汽车制造业为代表的多个低单位电耗行业需求增速上行是导致24年10月以来工业增加值整体增速平稳的同时,用电量增速却出现回落的重要原因
。进一步来看,24年10月以来高单位电耗行业需求回落的背后,主要受
①四季度经济中消费回升、投资疲弱的结构性特征,②新能源行业自律增强下产量增速放缓,以及③能耗管控趋严倒逼高能耗行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这三方面影响
。而低单位电耗需求上行则主要源于
①“两新”政策鼓励下,汽车、机械设备更新需求的提升,以及②四季度终端消费边际改善对消费制造业的拉动
。当下实物消耗与工业生产的效率与利润之间进入了某种再平衡:行业内部降低低效的能源消耗,行业之间附加值更高的行业对低附加值的行业的再平衡。展望未来,这一趋势在中短期仍然将对用电量为代表的实物消耗增长形成抑制,但从中长期看,由于实物消耗在单位产值中的占比阶段性下降,这为未来景气回升时提升中下游的价格接受度创造了空间。
二、1月行业信息回顾
①能源与资源板块
:煤炭旺季需求偏弱,金属供需拉锯持续,港口吞吐量平稳。
②地产板块
:政策余效仍存,淡季地产成交面积环比回落,同比韧性较强,建材需求维持低位。
③金融板块
:A股成交金额连续三月回落,社融数据大致符合预期。
④中游制造板块
:设备更新政策、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推出,机械设备、重卡销量向好。
⑤消费板块
:出行链、观影需求向好,大宗消费品销售热度阶段性减退,消费电子销售高增,农产品景气度平稳。
⑥TMT板块
:人形机器人、算力迎来积极发展。其中,国内AI大模型DeepSeek发布,冲击市场对算力的再定价;算力芯片方面CPO研发布局的加速受到市场较多关注。
⑦新能源板块
:新能源车销量向好,价格震荡回暖;光伏需求内强外弱,供需博弈下产业链价格暂稳。
回顾1月行业信息,①受益于“两新”政策的消费品、工程机械销量增速较优,是经济中的亮点。②地产政策余效仍存,带动一线城市商品房销量同比稳增,二手房市场热度延续高位震荡。然而,地产销售端景气度的回暖对投资端的传导依旧有限。1月适逢春节休假淡季,叠加账期拉长,贸易商对新业务的承接意愿不强,建材需求同比仍处深度负增区间。③新能源行业在治理内卷式竞争的诉求下,供给端约束增强,产业链供需博弈持续,价格整体企稳。④当下的经济结构特征中,传统高单位电耗行业(如:光伏制造、建材等)需求偏弱,跑输低单位电耗行业(如: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这也解释了近期用电量同比增速阶段性回落,与工业增加值增速产生背离的原因。
风险提示
:
稳增长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数据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不全面的风险。
1.1 用电量增速短期回落的原因拆析
1.1.1 高单位电耗行业工增占比回落拖累用电量整体表现
问题:
回顾24年全社会用电量的同比增速表现,不同于前9个月的高增长,10月以来,增速回落明显,且连续3个月低于同期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速表现,由于自23年以来,用电量增速在大部分月份中皆跑赢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因此这一趋势的阶段性扭转受到市场较多关注。
结论:
通过拆分用电量、工业增加值统计中的细分行业增速表现,我们认为
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代表的多个高单位电耗行业需求增速回落、而以汽车制造业为代表的多个低单位电耗行业需求增速上行是导致24年10月以来工业增加值整体增速平稳的同时,用电量增速却出现回落的重要原因
。进一步来看,24年10月以来高单位电耗行业需求回落的背后,主要受
①四季度经济中消费回升、投资疲弱的结构性特征,②新能源行业自律增强下产量增速放缓,以及③能耗管控趋严倒逼高能耗行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这三方面影响
。而低单位电耗需求上行则主要源于
①“两新”政策鼓励下,汽车、机械设备更新需求的提升,以及②四季度终端消费边际改善对消费制造业的拉动
。当下实物消耗与工业生产的效率与利润之间进入了某种再平衡:行业内部降低低效的能源消耗,行业之间附加值更高的行业对低附加值的行业的再平衡。展望未来,这一趋势在中短期仍然将对用电量为代表的实物消耗增长形成抑制,但从中长期看,由于实物消耗在单位产值中的占比阶段性下降,这为未来景气回升时提升中下游的价格接受度创造了空间。
原因分析
:
为探究24年10月以来用电量增速走弱且持续低于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原因,我们观测不同单位电耗细分行业在这一阶段的用电量增速以及工业增加值增速表现。首先,
我们用细分行业的用电量/营业收入,来代表该行业的单位电耗。细分行业来看
,对比工业增加值中披露的20个细分行业,排除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后,其余19个细分行业中,
单位电耗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
;单位电耗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汽车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进一步来看,我们回顾细分行业24年12月与24年9月的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的差值,尽管总量层面,24年12月工业增加值的累计同比增速较9月持平,
细分行业来看
,24年10月以来,
单位电耗较高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2月减9月的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差值分别为-0.5%、-0.2%,在细分行业中跌幅较多,与同期用电量同比增速明显回落的趋势相互验证
。而工业增加值表现较优的汽车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皆为单位电耗较低的行业,与同期用电量同比增速的上行也存在一致性。
1.1.2 高单位电耗行业需求增速回落分析
进一步探究高电耗行业需求增速回落的原因,我们认为:
①四季度经济中消费回升、投资疲弱的结构性特征,②新能源行业自律增强下产量增速放缓,以及③能耗管控趋严倒逼高能耗行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是重要的解释
。具体来看:
四季度经济中消费回升、投资疲弱
。自“9.24”一揽子政策推出以来,经济整体呈现回暖趋势。结构上,消费端出现积极回暖,社零累计同比增速自24年9月的+3.3%小幅提升至12月的+3.5%的同时;投资端的景气度却在低位继续走弱,24年12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在+3.2%,较9月继续回落0.2个百分点。与投资关联度较高的水泥、玻璃等建材行业需求同比仍在负增区间。水泥、玻璃皆属于非金属矿物制品,24年行业的单位电耗在719.66万千瓦时/亿元,位列细分行业第二,属于高单位电耗行业。
建材行业需求的疲弱对用电量整体的拖累要高于工业增加值
。
新能源行业自律增强下产量增速放缓
。回顾以往用电量与工业增加值的增速表现,其实,用电量增速在23年之前大多跑输工业增加值,只是在23年后这一趋势扭转。
23年以来,用电量的高增长中部分是由新能源行业的加速发展和扩产所带来的
。以光伏制造为例,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所属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3年用电量同比增速达+28.7%的历史新高,而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本身在23年同比+76.8%,增速更高。《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中提到,光伏制造中多晶硅的综合电耗要求小于60千瓦时/千克,根据22年光伏协会的测算,多晶硅生产的当年总和电耗便在60千瓦时/千克左右,相对于一般制造业,光伏制造对电力的需求更高。然而在24年,由于光伏行业供给过剩局面的持续,行业自律加强下,硅料、硅片的产量增速回落,对应的用电量增速同步下降,由于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的用电量数据只公布至24年4月,我们观测其所属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用电量表现,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用电量的单月同比增速自24年4月以来逐步回落,在12月进一步回落至-0.3%的负增长区间。除此以外,新能源车中上游的正负极材料、动力电池领域也存在供过于求的局面,为维持价格的稳定,工厂产量增速的下降也将对相关行业的用电量增速产生拖累。
能耗管控趋严倒逼高能耗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能源转型下政策对高能耗行业的限产,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对能源的利用效率。从细分行业来看,以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代表的行业单位电耗逐年回落。
1.1.3 低单位电耗行业需求增速上行分析
低电耗行业需求增速的抬升来自于:①“两新”政策鼓励下,汽车、机械设备更新需求的提升,以及②四季度终端消费边际改善对消费制造业的拉动。
“两新”政策鼓励下,汽车、机械设备更新需求显著提升。汽车方面
,24年4季度狭义乘用车销量持续回暖,叠加经销商库存回落至健康水平,汽车制造业需求向好,工业增加值在12月的累计同比增速较9月累计同比增速提升+1.2个百分点,在所有20个细分行业中增长最多。
机械设备方面
,24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15.7%,明显高于整体固定投资同比增速的+3.2%,设备更新政策对机械设备置换需求的拉动效果显著,通用、专用设备工业增加值在12月的累计同比增速较9月累计同比增速分别提升+0.6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
四季度终端消费边际改善对消费制造业的拉动
。细分行业来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工业增加值12月累计同比增速较9月分别提升+0.8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需求向好,然而以上三个行业的24年单位电耗分别在134.55万千瓦时/亿元、216.51万千瓦时/亿元、225.74万千瓦时/亿元,属于低单位电耗行业,其需求的改善对用电量的带动作用相对较小。
2.1 能源与资源板块:煤炭旺季需求偏弱,金属供需拉锯持续,港口吞吐量平稳
煤炭:1月动力煤、焦煤需求弱稳,价格中枢下移。动力煤方面
,旺季用电量需求整体弱于预期,叠加新能源及水电持续发力的挤出效应影响,12月火电发电量同比-2.6%,1月上旬火电日均发电量同比-2.8%,火电需求持续偏弱。尽管供给端1月以来伴随煤矿陆续放假,产区供应收紧,整体上供需紧缺格局缓和,动力煤价格有所回落。截至1月26日当周,秦皇岛动力末煤均价753.1元/吨,月内-1.2%,同比-17.1%。
焦煤方面
,焦企采购较为谨慎,铁水淡季产量平稳,但临近春节钢厂补库需求较弱。供给端临近假期,部分煤矿停产放假或节前安全生产要求较强,焦煤供应小幅下降。供需两弱下,焦煤价格整体下行。截至1月26日当周,京唐港主焦煤均价1490元/吨,月内-2.0%,同比-42.3%。
金属:海外二次通胀预期下工业金属、贵金属价格上行,能源金属供需博弈下价格涨跌互现。工业金属方面
,1月国内工厂逐步进入春节停产放假阶段,市场较为冷清,与此同时,此前因抢出口后延订单逐步消化殆尽,1月内外需皆边际回落。然而在美国经济、通胀数据强韧性的背景下,市场对海外二次通胀的预期走强,带动铜、铝价格走强。截至1月26日当周,LME铜、LME铝的期货收盘均价分别为9259.60美元/吨、2646.50美元/吨,月内分别+4.6%、+4.5%,同比分别+9.2%、+19.2%。
贵金属方面
,特朗普上台后政策不确定性增强,叠加海外再通胀预期影响,价格突破新高。截至1月26日当周,COMEX黄金期货收盘均价2766.1美元/盎司,月内+4.5%,同比+36.8%。单日数据来看,1月30日COMEX黄金期货收盘价突破2800美元/盎司至2829.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
能源金属方面
,1月需求量中锂>镍>钴,在此背景下,碳酸锂、镍价格小幅走强,钴价弱稳。碳酸锂1月部分刚需采购备库仍在,新能源车销售预期向好下,市场对年后需求预期稳中向好,价格短期继续回暖。截至1月26日当周,碳酸锂(电池级)价格7.78万元/吨,月内+2.6%,同比-20.6%。镍在部分冶炼厂节前减产下供给减少,尽管需求端受早期补库基本完成影响,市场成交阶段性较为冷清,在成本支撑下,价格小幅上行。截至1月26日当周,LME镍期货收盘均价为15811美元/吨,月内+3.6%, 同比-3.9%。钴方面供过于求格局持续,1月市场活跃度不高,价格短期暂稳。截至1月26日当周,LME钴期货结算收盘均价为24300美元/吨,月内持平,同比-16.6%。
航运:港口货物吞吐量维持平稳,油运受欧美对影子船队制裁趋严影响,短期供给压力减少,运价指数小幅回升。港口方面
,1月以来伴随春节休假临近,港口工作量边际回落符合预期,同比来看依旧维持较优景气度。截至1月26日当周,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24034.50万吨、601.50万吨,月内分别-6.1%、-0.2%,同比分别+4.8%、+11.9%。1月合计来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0.8%、+8.7%。
油运方面
,1月美国财政部发布针对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大量油轮的迄今为止最严厉制裁,减少油运供给,对油运价格存在拉动。截至1月26日当周,BDTI(原油运输指数)、BCTI(成品油运输指数)分别为880.40、748.20,月内分别+3.9%、+25.4%,同比分别-34.7%、-43.5%。
2.2
地产板块:政策余效仍存,淡季地产成交面积回落,建材需求下行
房地产:1月淡季成交面积边际回落,结构上,一线城市强于整体,二手房强于新房
。1月前四周,30大中城市地产周度成交面积均值为203.75万平方米,环比-41.2%,回落幅度基本符合季节性节奏,同比+13.9%,增速平稳。分城市层级来看,一线城市周度成交面积均值为59.04万平方米,环比-31.8%,同比+21.4%,增速高于整体,政策余效仍在。
相较于新房,二手房市场热度延续高位震荡
。根据克而瑞数据,1月上半月重点23个城市成交面积达479万平方米,环比前月日均回落约22%,回落幅度小于新房的-27%,同比+57%,且较去年春节月(24年2月)实现翻倍增长。
建材:钢铁、水泥等建材需求边际下行
。1月生产开工走弱,一方面临近春节假期,项目停工停产增多,对建材备的货需求季节性回落。另一方面,资金到位率整体低位,贸易商反馈回款相对较慢、账期拉长,对于新业务的承接意愿不强。具体来看:
①钢铁方面
,截至1月26日当周,螺纹钢、线材、热轧、冷轧均价分别为3473.67元/吨、3688.00元/吨、3551.00元/吨、4496.00元/吨,月内分别-0.4%、-0.7%、-0.2%、-0.7%,同比分别-14.0%、-13.0%、-14.7%、-9.7%,价格弱稳;螺纹钢、线材、热轧、冷轧表观需求量分别为116.91万吨、60.91万吨、302.57万吨、81.17万吨,月内分别-40.7%、-27.0%、-0.1%、-7.7%,同比分别-36.9%、-26.8%、-1.2%、+4.4%,冷轧需求韧性较强。
②水泥方面
,截至1月26日当周,水泥价格指数均值为121.98,月内-6.1%,同比+11.4%。工地放假叠加资金改善韧性不足,百年建筑调研数据显示,截至1月21日,样本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为66%,环周-0.24个百分点,边际回落,且绝对值仍低于往年正常值80%,水泥周度出货量下行至225.5万吨,月内-29.2%,同比-47.8%。
③玻璃方面
,截至1月26日当周,玻璃期货结算价均价在1405.2元/吨,月内+5.2%,同比-23.1%,中下游陆续放假,补库接近尾声,需求季节性淡季,但相较于往年行业库存压力不大。
2.3 金融板块:A股成交金额连续三月回落,社融数据大致符合预期
非银金融:1月A股日均成交额连续第三个月回落,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落地
。1月A股整体投资热情边际回落,万得全A日均成交1.21万亿元,日均成交金额自10月达2.01万亿元以来已经连续三个月回落。
政策方面
,1月22日,中央金融办、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包括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拉长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考核周期至三年以上,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提高企(职)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等多项举措,对资本市场健康向好发展的乐观预期带动市场对非银金融行业的投资热情。
银行:市场对央行降准、降息操作仍有较高期待,12月社融整体符合预期
。央行在四季度例会上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择机降准降息的表述带动市场对25年一季度逆周期政策发力的预期走强。
社融数据来看
,12月社融新增2.85万亿元,高于预期的2.11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8402亿元,略低于预期的8430亿元;M2同比+7.3%,符合预期。
2.4 中游制造板块:设备更新政策、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推出,机械设备、重卡销量向好
重卡:12月销量同比高增,以旧换新政策延续
。12月重卡销量达8.4万辆,环比+22.9%,同比+61.6%。
政策端
,25年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公布,与2024年原政策相比维持不变,报废并更新购置符合条件的货车,平均每辆车补贴8万元;无报废只更新购置符合条件的货车,平均每辆车补贴3.5万元;只提前报废老旧营运类柴油货车,平均每辆车补贴3万元等,有望继续拉动重卡在25年的销量表现。
机械设备:1月公布的12月挖掘机销量数据向好,政策利好持续
。12月挖掘机实现销量1.94万台,高于预期的1.85万台,环比+10.1%,同比+16.0%,增速较优。拆分内外需来看,12月挖掘机内销9312台,环比+3.2%,同比+22.1%;出口10057台,环比+17.4%,同比+10.8%,内外需皆较优。机械设备销量的较优表现一方面在于设备更新政策的实施和延续。24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15.7%,明显高于整体固定投资同比增速,设备更新政策对机械设备置换需求的拉动效果显著。另一方面海外制造业重塑下对我国机械出口的需求增加。展望25年,除设备更新政策延续、海外制造业重建需求的带动外,1月21日,工信部表示将启动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着眼“十五五”谋划推出一批重大投资项目,有望继续带动对机械设备的购置需求。
投资端:制造业投资边际走弱,基建投资表现平稳
。12月制造业、基建(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分别为+9.2%、+4.4%,前值分别为+9.3%、+4.2%。
2.5 消费板块:出行链、观影需求向好,大宗消费品销售热度阶段性减退,消费电子销售高增,农产品景气度平稳
文旅出行:1月适逢春节月,文旅出行数据预期向好,政策鼓励持续。①出行方面
,从今年春运客流数据来看,增速整体亮眼。截至1月31日,春运前18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同比+8.2%,其中公路、铁路、民航、水路人流量同比分别+8.3%、+7.1%、+7.5%、+13.0%,增速较优。从旅游城市人员迁入情况来看,哈尔滨、黄山等城市迁入指数为近年来同期最强。三亚等国内海边城市人员迁入指数弱于往年,部分或受出境游分流。1月14日-1月31日,我国出境人次累计同比+14.5%,增速较高。
②文旅方面
,票房表现强于往年。1月票房收入63.68亿元,环比+170.9%,同比+153.9%。除此以外,根据携程发布的《2025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相较于往年,今年消费者出游意愿空前高涨,春节期间,国内热门目的地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哈尔滨、成都、杭州、昆明、西安、重庆。哈尔滨旅游热度依旧,旅游预订订单同比+32%。海外方面,热门出境游目的地包括日本、中国香港、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中国澳门、越南、澳大利亚、美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冰岛等欧洲长线游目的地也颇受欢迎,分别增长56%、74%、50%、49%、108%。
大宗消费品:汽车消费观望情绪短期较浓,家电销量增速有所回落。①汽车方面
,由于1月工作日较少、25年春节假期较早使得部分购置需求前置至24年12月,以及以旧换新政策于24年12月月底结束,而新一轮政策刚公布,效果暂未显现,消费者观望情绪较浓。1月前19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05.0万辆,环比上月同期-27%,同比-5%;其中系能源车零售42.3万辆,环比-39%,同比+26%,同比增速相对较高。乘联会预测,1月狭义乘用车销量约175万辆,同比-14.6%,环比-33.6%;其中,新能源车零售约72万辆,同比-24.0%,环比-44.7%,渗透率41.1%,销量阶段性回落明显。
②家电方面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截至1月19日,25年以来空调、冰箱、洗衣机的线下销量累计同比分别为+10.1%、-8.0%、-2.7%,线上销量累计同比分别为+2.1%、-9.6%、+9.9%,销售增速较24年11月、12月有所降低。
消费电子:以旧换新补贴扩容,消费电子销售高增
。25年1月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涉及对消费电子以旧换新的补贴。受益于补贴政策的利好,自1月20日政策在各地逐步实施以来,消费电子销量增长显著。根据苏宁易购数据,政策落地首日,苏宁易购门店客流量提升3倍,手机销售同比+336%,平板电脑销售同比+437%,智能手表、手环销售增长均超220%。
农产品:1月生猪供给大致持稳,需求旺季平稳,价格小幅回落,白鸡受欧美禽流感影响供给约束增强,价格月内仍有回落。①生猪方面
,供给端,12月能繁母猪存栏量4078万头,环比-0.1%,同比-1.6%,但仍高于39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水平。需求端,尽管年前存在集中备货需求,整体表现弱稳。截至1月26日当周,21省规模场生猪出栏均价为15.40元/公斤,月内-3.6%,同比+5.5%。
②白鸡方面
,受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新西兰禽流感影响,国内对以上国家地区的引种处于暂停状态,24年12月国内祖代更新量12.8万套,环比-22.9%。价格在需求不强的影响下,1月仍有回落。截至1月26日,主产区白玉肉鸡均价7.22元/公斤,月内-4.5%,同比-10.3%。
2.6 TMT板块: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突破持续,人形机器人、算力关注较多
人形机器人:特斯拉上调Optimus量产预期,英伟达加速布局具身智能
。1月特斯拉上调Optimus量产预期,25年目标生产几千台,进展顺利的情况下26年5-10万台,27年有望再翻10倍。与此同时,1月的2025年CES上,黄仁勋宣布英伟达下一阶段目标为physical AI,同时发布了Cosmos世界基础模型。人形机器人有望迎来加速增长。
算力:①重大事件方面,国内AI大模型Deepseek发布,冲击市场对算力的再定价
。1月20日DeepSeek发布大模型R1,并在苹果中国和美国地区的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行榜上登顶,超越ChatGPT。1月28日,人工智能社区Hugging Face显示,Deepseek发布了开源多模态人工智能模型Janus-Pro。其中Janus-Pro-7B在GenEval和DPG-Bench基准测试中击败了OpenAl的DALL-E3和Stable Diffusion。DeepSeek依靠着更低的训练成本实现了不逊于openai的模型性能表现,这使得全球投资者对大模型的训练与领先优势的保持需要大规模的资本开支与算力投入的一致预期发生松动,美股AI产业链的稀缺性与垄断性遭到质疑。
②算力芯片方面,1月CPO研发布局加速推进
。1月CPO产业消息较多,包括:1、英伟达将于3月GTC大会推出CPO(共封装光学)交换机新品,预计将支持115.2Tbps的信号传输,试产工作有望顺利进行,8月份即可量产。2、台积电与博通共同开发的CPO微环形光调节器(MRM)宣布成功在3nm制程试产。3、美国芯片大厂Marvell也表示在定制AI加速器架构中整合了CPO技术,以期大幅提升服务器性能等。根据北京智妍科信咨询预测CPO商业化步伐预计将从800G和1.6T端口起步,在24-25年开始商用、26-27年迎来规模化增长,到33年全球CPO市场规模将达到26亿美元。
2.7 新能源板块:新能源车销量向好,价格震荡回暖;光伏需求内强外弱,供需博弈下产业链价格暂稳
新能源车:1月“新势力”销量同比平稳,动力电池排产短期维持季节性较低水平,节后预期较好,上游材料价格月内稳中有升。①整车方面
,1月“新势力”销量合计12.56万辆,同比+26.6%(其中,埃安同比-42.3%、理想同比-4.0%、蔚来同比+37.9%、小鹏同比+267.9%、极氪同比-4.7%、零跑同比+105.0%)。
②动力电池方面
,12月动力电池装车量达75.40GWh,环比+12.2%,同比+57.3%,维持高增。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占比达80.9%,占比进一步提升。步入1月,受春节休假影响,动力电池排产环比有所回落,但整体呈现淡季不淡的特征,回落幅度好于季节性,市场预期节后动力电池将快速回升。
③上游材料方面
,截至1月26日当周,正极材料——三元811、三元523、磷酸铁锂价格分别为14.09万元/吨、11.30万元/吨、3.66万元/吨,月内分别+25.4%、+25.6%、+8.3%;负极材料——中、高端人造石墨价格分别为3.05万元/吨、4.85万元/吨,月内皆持平;电解液——六氟磷酸锂价格为6.25万元/吨,月内持平;隔膜——湿法、干法隔膜价格分别为1.13元/平方米、0.43元/平方米,月内持平。
光伏:国内装机高增,出口边际改善但同比表现偏弱,供需博弈持续,产业链价格暂稳。①国内需求
:12月当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70.87GW,环比+183.5%,同比+33.7%,全年累计同比+28.7%,维持高增。
②出口方面
,12月组件、逆变器出口金额(美元计)同比分别-16.0%、+11.8%,环比分别+8.8%、+9.2%,部分需求受抢出口催化。③产业链价格来看,截至1月26日当周,硅料(致密料)、硅片(单晶182mm)、电池片(双面Topcon电池片)、组件(Topcon组件182mm)价格分别为39.0元/kg、1.15元/片、0.29元/w、0.69元/w,月内分别+0.0%、+0.0%、+3.6%、-2.8%。1月产业自律加强,硅料产量较前期显著下降,供需格局边际改善下价格持稳。组件在1月春节前夕走单较少,需求偏弱继续拖累价格,往后看,这或将对电池片、硅片价格产生进一步约束。
回顾1月行业信息,①受益于“两新”政策的消费品、工程机械销量增速较优,是经济中的亮点。②地产政策余效仍存,带动一线城市商品房销量同比稳增,二手房市场热度延续高位震荡。然而,地产销售端景气度的回暖对投资端的传导依旧有限。1月适逢春节休假淡季,叠加账期拉长下,贸易商对新业务的承接意愿不强,建材需求同比仍处深度负增区间。③新能源行业在治理内卷式竞争的诉求下,供给端约束增强,产业链供需博弈持续,价格整体企稳。④当下的经济结构特征中,传统高单位耗电行业(如:光伏制造、建材、电力供应等)需求跑输低单位电耗行业(如: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这也解释了近期用电量同比增速阶段性回落,与工业增加值增速产生背离的原因。
1)稳增长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如果稳增长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则与经济总量更相关的板块盈利改善可能不及预期。
2)数据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不全面的风险
。以上数据根据公开数据等整理,可能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不全面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