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此次交易并非单纯的财务投资。
根据公告,万达电影在影院终端具有较强的连锁规模和管理优势,文投控股的控股股东为首都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的投融资平台,着力推进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发展。双方将在院线加盟、电影映前广告、影片投资、影院设备管理运维、线下实景娱乐、产业股权投资、联合股权投资等业务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2016年1月,万达集团宣布以不超过35亿美元现金(约230亿元人民币)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100%股权,后者是美国著名影视企业,曾出品过《蝙蝠侠》、《盗梦空间》等影片。
这为万达影业在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加诱人的光环,却也在日后成为它的一个包袱。
万达影业2016年2月筹备上市,拟在上市前募集资金上百亿元,当时份额遭疯抢,私募估值一度追高到500亿元。
当时万达影业有三种资本化的可能:借壳上市、独立上市,或者装入万达已上市公司。此外还约定:“投资人投入资金后的1 年内,如果万达影业未能实现上市,投资人可以选择继续持有等待上市或者退出,万达文化集团将按单利15%的回报率,从投资人处进行回购投资人持有的万达影视及万达青岛股份。”
当年5月,万达院线公告,将把万达影视装入上市公司当中,万达影视的最终估值在372亿元。
三个月之后,万达院线和万达影视的第一次重组宣布终止,当时万达院线给出的理由是“交易各方认为重组条件尚未成熟”。
接受媒体采访时,王健林否认了2016年传奇影业亏损,表示“由于业绩不达预期,所以传奇影业从万达院线的重组计划中剔除。”
等到后来的2017年7月,万达院线第二次停牌重组才启动。据娱乐资本论报道,万达影视的投资者也从33位变更为23位,泛海控股、巨人投资、河南建业等机构投资者已经从万达影视套现离场,这也意味着万达集团补偿了大笔资金。
补偿股东的同时,这15%的回报率也让万达电影承受着不小压力,这次引进阿里和文投控股,从某种程度上也可看作是万达电影的一次“止血”。
根据此前王健林与孙宏斌的互动频率,外界一直猜测:“在万达电影重组过程中,标的资产中或将有乐视的一席之位。”
然而最终“牵手”的却是阿里巴巴和文投控股,这次合作实际上也是由万达集团牵头。
值得注意的是,另外一家合作方,文投控股也是A股上市公司,其控股股东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是北京市国有企业,此前已投资过耀莱影城、怀柔影视基地、环球影城等项目。
如果说万达电影在这次合作中能获得的是资金和其他资源支持,那对阿里来说,有着极大吸引力的就是万达院线。
在这之前,万达院线作为在线售票网站的兵家必争之地,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模糊中立的地带。
而与万达合作之后,对于阿里影业旗下的票务平台淘票票,意味着能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和更快发展速度。
阿里影业日前发布公告,鉴于旗下业务淘票票的市场竞争态势,计划近期投入必要资源,加速拓展并进一步巩固淘票票的市场领先地位。阿里影业董事长兼CEO樊路远更明确指出:“2018年是淘票票的全力进攻期,成为行业第一是淘票票的进攻方向,淘票票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电影行业最大的在线票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