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RIH投读会
在投资中进化,在进化中投资
51好读  ›  专栏  ›  RIH投读会

决策魔咒:当你最有冲动去做决策之时,恰是决策质量最差时

RIH投读会  · 公众号  ·  · 2019-04-07 21:14

正文

文/碎碎念的谭校长


(图片来自摄影家黄国伟,摄于不丹)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当你反复推敲地做了一个投资决策,选了一只股票或者精心选择了一个入场时机,信心满满地扣下扳机之后,很快你发现,那其实是一个最糟糕的选择,结果还不如你随机抛硬币呢。


就好像是,你费尽心思地选择了一个最差的时机,就好像一切都是你故意的。


关于这一点,有一句很精辟的话—— 人的聪明才智在市场面前大部分时候是负数 。再套用一句经典谚语叫做,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问题在于,为什么呢?


要说明白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普及一个基本概念, 一个人做出最优决策的最大敌人,不是智商,也不是经验,而是情绪。 这也是达里欧在《原则》中反复写到的,决策的最大敌人是情绪。


这里面就有一个有意思的悖论出来了:虽然人的负面情绪是做出好决策的最大敌人,但是我们恰恰是在情绪最激烈的时候,最愿意去做出决策。


举个投资中的例子你就明白了:当你心情平静的时候往往不会去主动作出一个投资决策,而当你信心满满的,或者像逃避毒蛇猛兽一样去做出一个买卖决策的时候,往往是你情绪最激烈的时候。


换句话说,做决策这件事情,天然的就包含了一个悖论: 当你最想做出决策的时候,正是你最不应该做出决策的时候,正是你决策质量最糟糕的时候。


当你没有什么做决策的冲动的时候,反而是你可以理性的做出高明决策的时候。


这就是为什么我经常说,尽量不要在盘中做交易决策,因为每一个盘中决策都是你主动的,都是你最想做出决策的时候,也往往是情绪最激烈,决策质量最差的时刻。


就叫像一个“决策魔咒”。


怎么破?


最佳的方法是——不要去做主动决策,要做例行的被动决策。


比如说每天收盘之后做复盘,冷静的复盘之后再做明天的决策,写出交易计划,这个就是被动决策。


再比如说,用量化模型,把思路写到计算机代码里面,让计算机去被动的执行,这个也是被动决策。


什么是起跑线?被动决策还是主动决策,这就是决策的起跑线。


--------------


择时模型信号:多头


技术性牛市辨识器:当前处于技术性牛市


结构性模型:当前位置风报比中等


跟已加入知识星球的朋友说一声,这次星球可能会停摆两周左右,在此期间,择时模型信号会在公众号公布。


最后请跟我一起碎碎念:决策的敌人是情绪,被动决策更高明。


撒油啦啦。





谭校长碎碎念:

通向投资盈利和人生进化的神奇咒语


近期精华原创
未来两个月A股走势:一次达利欧式的沙盘推演 |谭校长碎碎念


2019最重要的事:认知升级的底层公式 |谭校长新年第一会


装逼靠理念,牛逼靠模型|谭校长碎碎念


彼得明奇《原则》研讨会

第19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