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科技研究
聚焦中国金融科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澄财经  ·  携程金融打造携程增长第三极 ·  10 小时前  
青澄财经  ·  携程金融打造携程增长第三极 ·  10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科技研究

张明|2025年中国宏观经济十大猜想

金融科技研究  · 公众号  ·  · 2024-11-26 17:30

正文

导读: 本文转载于“张明宏观金融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 对2025年中国宏观经济作出十大猜想,都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比如:经济增速、房地产市场、上证指数等。
















1. 2025年经济增速预计仍会定在5.0%左右。 原因一 是确保我们在2035年实现人均GDP翻番的目标,要求隐含增长率不低于4.6%。 原因二 是在目前信心与预期较为低迷的背景下提振信心与预期。 原因三 是作为政策指挥棒,方便调动资源保增长;


2. CPI可能会设定2%的点目标,如果CPI同比增速没有回到2%,货币政策将不会停止宽松。 预计2025年仍有两次降准(非对称式,准备金率较高的存款类金融机构每次下调50个BP)、1年期与5年期LPR有望下调50个BP(分别达到2.5%与3.0%左右)、存量房贷利率可能再度下调25个BP。为了降低息差收缩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商业银行可能继续集体下浮存款利率;


3. 2025年中央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可能上调至4.0%-4.5%。 中央政府可能额外发行2-3万亿特别国债,用于传统基建、与人有关的基建(教育、医疗、养老)以及民生领域。地方专项债规模可能达到4.5万亿;


4. 北京、上海与深圳的房地产市场可能效仿广州, 全面取消限购限贷限售。地方政府可能加大对头部民营开发商的帮扶力度;


5. 地方社保基金、保险资管等长期投资者入市力度有望加大, 不排除建立平准基金的可能性,证监会将继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与股市相关制度,上市公司的退市数量有望显著上升;


6. 6-4-2的化债方案有望部分减轻地方政府的还本付息压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之间的三角债问题,有助于地方政府将更多资金用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上来,但中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的地方债压力将依然存在;


7. 2025年GDP增速有望呈现前低后高态势 (宏观政策逐渐发力,加上基数效应),全年GDP增速有望达到4.8-5.0%,GDP缩减指数有望从2024年的-0.8%上升至2025年的0.5%左右,也即与2024年相比,2025年的名义GDP增速有望上升1-1.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回升至5.0%上下,出口增速可能显著下滑,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减弱。


8. 2025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望围绕7.2的中枢水平做较宽幅度波动, 上限可能在6.9-7.0,下限可能在7.4-7.5;


9. 北上广深核心地区的二手房价格有望在2025年止跌, 甚至略有回升。二 线城市二手房价格有望止跌。部分头部民营开发商的流动性危机与资不抵债危机有望得到缓解。爆发系统性风险的概率有望下降;


10. 上证指数有望在3200-3700区间内波动, 部分指数基金、行业ETF、高股息蓝筹龙头有望获得不错的表现。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望在2.0%上下呈现双向波动,经济基本面让其上不去,投资者增持股票、减持债券的交易面让其下不来。



内容来源:张明宏观金融研究

*本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会议简讯|推进数据安全与应用助力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闭门研讨会成功举办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有序推进了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张明:特朗普上台对美国与中国经济影响初探

入选名单 | 《数字金融+新质生产力:金融科技创新实践》征集名单揭晓 19个优质案例入库(2023)

金融街论坛年会 | 专家热议“AI+金融赋能数字金融新篇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