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松鼠会
剥开科学的坚果,让科学流行起来。科学松鼠会唯一官方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安慰人的 5 个有效万能公式 ·  2 天前  
科普中国  ·  AI用“错”了,人真的会变笨!没骗你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松鼠会

打嗝、放屁、呵痒、呵欠,小尴尬有大意义

科学松鼠会  · 公众号  · 科学  · 2016-11-24 16:58

正文

红猪

松鼠名片

红猪,译者,译有《鱼为什么放屁》、《遥远地球之歌》、《九十九种垃圾和一记妙想》等,个人公众号:猪同机讲

(文Robert R. Provine)这是你的身体,或许你会认为它的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但是,在它平静的外表之下,潜伏着不羁的本能和冲动,它们挣扎着想要脱逃出来,将你置于窘迫和可笑的境地之中。这些不体面的行为,比如放屁、打嗝、痒痒和哈欠,我们都很熟悉,但它们又是那样的奇怪。尽管这些行为自古就是传说和谜语的来源,科学家却对它们相当忽视。毕竟,这些不光彩的小事如何能体现科学的伟大?我对它们的看法有所不同。别人看到的是禁忌,我看到的却是有待开发的领域,是研究的前沿阵地。于是,我对我们身上的奇怪行为作了一番研究。我的发现可以令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心灵,以及作为社会动物的演化,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哈欠


无论自发地打哈欠是为了什么目的(这个问题尚在热烈争论之中),人类的哈欠有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会传染。看见别人打哈欠,我们的身体就被一种原始的神经过程所挟持,忍不住也要打上一个哈欠。试想有人张开大嘴,眯起双眼,先是长长一吸,继而匆匆一吐……你也打哈欠了吗?


打哈欠也会传染,所以你也打哈欠了吗?图片来源:telegraph.co.uk


哈欠太容易传染,和它有关的一切几乎都能激起更多的哈欠,包括看到、听到、读到、甚至想到哈欠。我和同事发现,表现人打哈欠的无声影片可以在5分钟内将哈欠传染给大约55%的观众,就算没有打哈欠的人也承认自己至少是受到了诱惑。不过奇怪的是:虽然一张豁然张开的嘴是哈欠最显著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录像中将打哈欠的嘴去掉,同样能有效地激起观众的哈欠。而反过来,将打哈欠的嘴单独向人展示,引起的哈欠却并不比一张笑脸更多。这或许是因为张开的嘴未必只和哈欠有关,也可能是在歌唱或者呐喊。触动我们的是打哈欠的整张脸孔,包括那对眯起的眼睛。


从演化的角度看,自发的哈欠十分古老——大多数脊椎动物都有这个行为。传染性的哈欠则历史较短,只在社会性的哺乳动物身上才有体现,包括黑猩猩,可能还有狗。就人类而言,自发的哈欠在我们还在子宫里时就出现了,传染性的哈欠则要到一个儿童四五岁时才会出现。这个年纪大致也是儿童能将精神状态归于自己或者他人的时候,这进一步证明了传染性哈欠和社会交际有关。虽然这个奇怪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原理还不为人知,但是有一点显而易见:当它出现的时候,我们都成了群体中的盲从分子。当一声哈欠在人群中传播开来,它就激起了一阵涟漪,促成了一种心理和情绪上的联系,将单独的个人结合成了一个超有机体。

痒痒


痒是一种非凡的折磨,在但丁的《地狱篇》里有一席之地,但是痒也有它的益处。皮肤是身体抵抗外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我们的神经系统时刻准备着保持它的完整。因此,当我们遭遇昆虫叮咬、有毒植物、或者其他刺激物时,痒的感觉就会将我们引导至问题部位,并激起我们的抓挠动作,以此摆脱入侵者,消除不适感。只有皮肤会痒,内脏器官不会痒。当我们得了湿疹、香港脚和牛皮癣这样的皮肤病时,身体也会发出假情报,产生痒感。更神秘的是,当我们患上甲状腺疾病、糖尿病以及一些神经系统疾病时,身上也会痒痒。痒可以由痛觉抑制,但是用力过猛、破坏组织的抓挠,虽可以缓一时之痒,却会产生更多的痒,将我们锁定在一个越挠越痒、越痒越挠的循环之中。


和打哈欠一样,痒也是会传染的。看别人挠痒、听一个关于痒的讲座、在幻灯片里看到虱子之类致痒的害虫,就可能“感染”上痒。甚至读到本文的这一段都可能令你痒起来。传染性的痒是具有演化意义的:你邻居身上那只讨厌的跳蚤也许会从原来的宿主跳到你的身上,但是如果你已经开始挠痒痒,它就跳不了多远了。


 和打哈欠一样,痒也是会传染的。图片来源:jokesland.net.ru

打嗝


打嗝始于横膈膜向下抽动及肋骨间肌肉收缩造成的突然吸气,终于紧随其后的声门闭合,发出“嗝”的一声。打嗝的作用尚不明确,但是这个谜一样的行为在胎儿期十分常见,暗示它在演化上有某种作用。打嗝在胎儿孕育大约8周时出现,在10至13周时到达顶峰,然后就在余生的时间里一路下降。然而也有少数不幸的人,打嗝会在老年时气势汹汹地杀个回马枪——这时的嗝是持续性的,一次发作可达48小时,或者更久。男性出现这种症状的几率比女性高9倍。持续打嗝的纪录由一位名叫查理·奥斯本(Charlie Osborne)的美国爱荷华州农民保持,他连打了67年的嗝。幸运的是,打嗝一般会在睡眠时停止。


人的脑干里有一只“打嗝生成器”,它在收到某些特定线索时,会将分布于身体各处的神经和肌肉活动协调起来,制造一串嗝。这些线索可以是胃部膨胀、食道发炎,或者胸腔和神经的种种问题。打嗝的疗法比它的原因更加多样。柏拉图曾在《会饮篇》中列举了屏气法、漱口法和喷嚏法。其他方法包括吃糖、倒立着喝水、被人吓唬、把手指塞进耳朵等等。我在研究中又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录音疗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只要手持麦克风,充满期待地站在打嗝者身边就行。它对儿童尤其见效,也证明了社会的力量能够压制一种古老、本能的行为。

呕吐


如果你吃下了有毒的物质,你的身体会用一种有效而剧烈的反应将它排除出去,这个反应就是呕吐。不过,你也会因为看到、闻到或者听到别人呕吐而跟着干呕。为什么?我在儿童时代一次举家出游时,对这个现象产生了兴趣——当时我的表妹凯伦在路上晕车,害得车里其他乘客也呕吐起来。几十年后,我得到了研究传染性(或者癔病性)呕吐的机会。我发现中学的女孩子特别容易传染到呕吐,传染的场合通常是致人焦虑的群体事件。一般是有人自称闻到了淡淡的汽车尾气、下水道臭气、吃到了滋味或者气味奇怪的食物或饮品,接着就引发连锁呕吐。这样的呕吐,症状多半是轻微的,病情也会迅速消失,不会留下不良反应。


虽然传染性呕吐看起来像是机体功能紊乱的绝佳例子,但是从演化的角度来看,它却是一个适应性行为——当群体中有人第一个尝到了某种毒物而呕吐,其他人也会因为传染性呕吐而间接受益。相比肠胃感染危及生命,这种乱糟糟的假警报实在是太小的代价。在中美洲和南美洲,一些人还会有意在仪式中喝下催吐的死藤水,以此净化身心、联络感情。来,干上一杯!


呵痒


呵痒在哲学、神经学、心理学和实践方面的重要性,堪称无与伦比――对一个常常只能在脚注里出现的行为而言,这个赞誉真是很了不得了。


一切都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呵自己不会痒。还好是这样,要不然,我们就的生活就会充斥一连串愚蠢的连锁反应,搞不清是我们碰了什么东西还是那东西碰了我们。某种神经过程抑制了我们对于自我触摸的反应,也为我们区分了自我和其他事物的界限。谁能想到呢?呵痒这样不上台面的行为,居然为人何以为人这个古老而棘手的哲学问题提供了答案。


被别人呵痒总是会忍不住要笑出来,可是自己呵自己为什么不会痒呢?图片来源:deviantart.net


这个奇妙的答案甚至还有实际的用处:如果计算机科学家可以创造算法来区分触摸和被触摸,他们就能增强机器人的精细动作控制,再下一步就会制造出具有人格的机器。


呵自己不痒这个事实说明,呵痒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行为。它是人与人之间开展触觉交流、形成连带的重要手段。要我说,它也是婴儿在学会说话之前和照看者进行最初对话的基础。虽然自称厌恶呵痒的人不在少数,但我的调查还是表明,我们一般会和朋友、家人和情人相互呵痒,动机是表达关爱、获得关注。因为能够相互呵痒,我们的神经系统也就能够编制呵痒大战、身体嬉戏、以及性嬉戏的程序。呵痒产生的费力呼吸就是笑的起源,远古祖先的笑声是“pant-pant”——黑猩猩在被呵痒时还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到后来演变成现代人的“ha-ha”。我进一步猜测,作势呵痒——也就是“我要抓住你”这个游戏的基础——是人类最古老的玩笑。

放屁


不考虑放屁,我们对身体奇异行为的探索就不算完整。这个豪放举动自亘古以来一直逗引着学者和普通大众的兴趣。随着肠道微生物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放屁也开始进入肠胃病学家的视野。我对这个行为的兴趣则较为生僻:我想知道,既然放屁的声音可以五花八门,那我们为什么就不用屁股说话,而非要用嘴呢?


这个问题看起来轻浮,其实不然,因为仔细想想,人类的身上并没有一个部分是特别演化出来说话的。我们用来说话的那个孔窍,和我们用来呼吸、吃饭、喝水、呕吐的孔窍是同一个;而声带则是两片在吞咽时防止食物和水进入气管的组织,作用相当于封条。那么,演化为什么没有另辟蹊径,把腹部和肠子的下半部分作为风箱(有人的确有这个控制力),并把肛门括约肌作为振动的封条呢?呃,这个设计的主要缺点在于,口腔声道有嘴、舌、齿、喉用来塑造声音,肛门却没有这些部件。虽然这没有阻止鲱鱼用屁声来交流,但这种鱼类只能算作例外,而且这种交流方式还会带来麻烦:满腹胀气的鲱鱼会吸引饥饿虎鲸的注意——虎鲸会循着屁声找到猎物,将鲱鱼一网打尽。说话的演化是一场赢家通吃的竞赛,看来“屁话”的表现不怎么样。


(排版:小岚欧欧)


编译自:《新科学家》,The body: Your curious behaviours and what they reveal

本文作者罗伯特·R·普罗文(Robert R. Provine)供职于美国马里兰大学,是《奇怪行为:哈欠、大笑、打嗝及其他》一书的作者。


欢迎关注红猪个人公众号:猪同机讲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松鼠会ID : squirrelclub 
 扫码关注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是一家以推动科学传播行业发展为己任的非盈利组织,成立于2008年4月。我们希望像松鼠一样,帮助公众剥开科学的坚果,分享科学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