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道略音乐产业
监测音乐市场动态,专注音乐产业研究! ——道略音乐产业研究中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民兵  ·  昨夜,这首歌唱响春晚舞台! ·  3 天前  
中国民兵  ·  昨夜,这首歌唱响春晚舞台! ·  3 天前  
环球网  ·  再登春晚舞台!王菲嗓子无敌了冲上热搜 ·  3 天前  
环球网  ·  再登春晚舞台!王菲嗓子无敌了冲上热搜 ·  3 天前  
现代快报  ·  一美国流行摇滚乐队将上央视春晚 ·  4 天前  
现代快报  ·  一美国流行摇滚乐队将上央视春晚 ·  4 天前  
麦音乐  ·  我们长途跋涉去睡觉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道略音乐产业

宋柯:90年代我们抱怨唱片盗版,后来抱怨互联网,如今大家还能抱怨什么?

道略音乐产业  · 公众号  · 音乐  · 2017-08-04 22:02

正文

“今天版权的收入在提升,但所有的从业人员依然感觉没什么劲,说不好听的,你出去说是从事音乐行业的好像还低人一等,因此我们也再找是什么样的环境让我们失去了作为音乐从业者的骄傲。”

文| 马晓峰

“这些嘻哈歌手之前演出费1万,现在一下涨到20万了!我回去得说说他们”。这是摩登天空创始人沈黎晖在三声举办的沙龙上说的。今年嘻哈音乐因为一个网综爆了,摩登天空也赶上了好时机,他们去年签的TT,微博粉丝从10万涨到了100万。

听到自己的艺人身价爆涨,应该是兴奋的。而沈黎晖在沙龙上却说这不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当时他的左手边是君联资本的副总裁,右手边是《中国有嘻哈》的总导演,这是三个完全不一样的人。资本方是逐利的,而综艺导演也不为中国嘻哈音乐发展承担什么责任。沈黎晖作为唱片公司的老板被夹在了中间。

音乐产业随着资本的涌入,“只管起飞,不管降落”的现象太多。沈黎晖心里像明镜似的,他知道音乐、版权、经纪等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嘻哈艺人的演出费一下暴涨20倍肯定是不正常的,音乐产业需要一些稳定发展的东西。

沈黎晖创立的摩登天空已经发展20年了,这20年沈黎晖挺苦的。除了开公司的苦,还有被人们误解的苦。他曾因在超级女声上力挺曾轶可而引来不少质疑;他也说过:摇滚乐必须商业化,不商业化就是瞎扯淡,很多音乐人不能理解。回想一下二十年前,组乐队的沈黎晖说下自己远大想法的时候,也是不被看好。但时间证明了沈黎晖是懂行业的,他不是一个只看钱的商人。摩登天空20年,直接影响了内地独立音乐的发展环境,同时自己也实现了产业链的闭环。

在三声举办这场沙龙当天,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活动:唱工委音乐盛典(Cmic Music Award简称CMA)在五棵松M空间举办。这场活动沈黎晖也去了,而且台下面坐着几十位像沈黎晖一样的人,他们都是音乐产业的从业者,对音乐热爱,对产业了解,并且希望这个行业可以健康的发展。

宋柯:人老了会忘掉自私自利,我想为产业做点事情

CMA唱工委音乐奖,顾名思义,是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唱片工作委员会(CMIC)主办的音乐奖。宋柯是唱工委的主任,也是这个奖最重要的策划者之一。

今年6月13日,在道略音乐产业研究中心举办的音乐中国博览会上,宋柯出席了大会并做了关于音乐奖项的演讲。

宋柯说:“我是有点老了。人老有一个好处,会忘记年轻时候自私自利的影响。回过头来想想,我这么大年纪是不是可以为这个产业去做点事情。”

至今举办28届台湾金曲奖由台湾行政院新闻局主办,其确保了其自身的公正性,是华语乐坛最有影响力的奖。近几年有越来越多大陆的音乐人登上台湾金曲奖的领奖台。宋柯产生了一个不禁疑问,行业这么热闹,为什么我们自己没有把这些人挖掘出来?

仔细回顾一下,我们内地也有音乐奖,而且不少,知名的就有二十多个排行榜,十几个音乐奖。无论是数字音乐发轫前的传统电台和电视媒体的颁奖礼,还是近年来各类互联网平台的盛典,几乎都是由媒体主导的对音乐行业的评判,也几乎清一色的以销量、受欢迎程度、媒体曝光度等媒体和市场指标作为评判的依据。当流行音乐繁荣的时候,这些奖无可厚非,而当音乐产业式微的时候,一些品牌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因为他们并没有考虑音乐本身。“用奖来换取人气艺人参加,从而取得观众关注度”的循环变的没什么意义,“分猪肉”、“谈奖”等内幕众人皆知,内地很多音乐奖都毫无信任度。

近几年流行音乐重心往内地转移,但台湾金曲奖仍然可以给行业输送人才,让一些优秀的音乐人得到肯定。

宋柯跟几个行业老友一起去考察了金曲奖和“格莱美”,通过连续四五年的了解,他觉得从中国流行音乐行业的发展速度和前景来看,内地完全有基础去做一个这样的奖。于是就召集唱工委来做了CMA。

为了CMA的举办,宋柯操了不少心,多次跟行业人士介绍、推广CMA,也辗转去寻找一些金主。过程不是非常顺利,但宋柯一直在坚持,他说:“我跟唱片公司的朋友们说,我不保证你来了就一定能获奖。而且CMA我们只接受赞助,不接受冠名。为的是CMA不受商业因素影响,保证奖项的公平。

徐毅:内地需要一个奖,有清楚的标准和公正的结果

今年年初的时候,强运营的宋柯告诉徐毅,我想今年4月底颁奖。徐毅听到之后直接说不可能。

过去的几年里很多内地的歌手、音乐人、表演者都在台湾发行唱片,其好处之一就是有机会得到台湾金曲奖的肯定。当时还是索尼大中华区主席兼CEO的徐毅对此感触很深,他多次跟宋柯提到内地需要一个像金曲奖一样相对专业、公正的音乐奖。去年,徐毅从CEO的岗位上卸任,宋柯联系了他。考虑到时机刚好,徐毅就答应了。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奖今年就要办。

徐毅当选了CMA的主席,负责奖项评审是他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徐毅希望这个奖有一个清清楚楚的标准和一个公公正正的结果。

CMA32个奖项的初选是由音乐公司、经纪公司等投票来决定的,每个公司在仔细商讨后会对每个奖项给出5个提名,然后决定最后的提名。唱工委引入了第三方机构,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来根据CMA组委会审批的评分规范对投票结果及公布结果进行核对。

确定入围名单之后,最后由9位评审来决定最终结果。(9人分别为:贾敏恕、金培达、金少刚、李军、老锣、李飚、任宇清、沈黎晖、宋晓辉、谭伊哲徐毅在这个最关键的环节做了调整,他要求每个评审去找10个咨询委员,建立一个咨询团队。加上徐毅共有100个人来保障奖项的公正性。

这一项机制会影响到CMA的未来。原定的9位评审的多了一个召集人的身份,每位评审邀请的10个人都涉猎广泛、资讯完整,有词人、乐手、制作人等。尽管各位评审的工作都各有侧重,但每一个评审也都有评价多个领域的资质。最后,徐毅和9位评审一起开会,通过论述的方式决定了最后的结果。

整个过程都是保密的,直到开会的时候,这9位评审才都知道彼此是谁。有了这些行业人士的保障,结果达到了CMA奖格的要求:唱片工业音乐制作的标准。

如今CMA第一届顺利结束,徐毅告诉道略音乐,第一届不管出现什么问题都不是坏事。今年除了把结果做到以外,更重要的是搭建一个长期的、可以成长的好做法。而这一次评审团和咨询团就鉴定了这个奖的专业性,也影响到CMA未来的发展。

是什么样的环境让我们失去了作为音乐从业者的骄傲?

CMA音乐奖在爱奇艺上进行直播,在线观看人数只有十三万人,本来就不多的评论里多半是质疑之声,来领奖的艺人也很少。不过对于一个为音乐行业服务的奖来说办的已经是相当不错了,演出阵容也星光璀璨,有许巍、ALin、谭维维、胡彦斌等大咖。

在行业人士眼中,第一届的CMA确实是有很多不成熟之处,有人表示,提名和获奖名单就让人“看不懂”。当然这个问题徐毅是清楚的,结束之后,他也提出了很多建议,比如下一届的入围名单,将不全由唱片公司来投票。徐毅希望CMA能有一个常设的机构,平时就和唱片公司来对接,按季度对作品来进行筛选,尽可能避免出现漏选优秀音乐人的情况。同时徐毅也希望从这一届的CMA结束开始,唱片公司艺人一发完专辑十五天内就决定是否要报名CMA。

首届CMA从整体来看是应当加以肯定。这个奖的意义在于:内地的乐坛有了自己的行业标准。徐毅说,CMA不会因为哪个公司来了一个大牌就把奖颁给你,如果音乐人不来,就把奖给他唱片公司的老板,这是他该得的荣誉,不会因为不来就取消这份荣誉。更重要的是,CMA是给行业所有相关的人看的,是对音乐制作技术的关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行业知道作品究竟好在哪。徐毅举了个例子:人们去吃饭往往是挑餐厅,但餐厅菜做的好跟厨师和采购是密不可分的,同理CMA就是要让大家知道,这首好歌背后的编曲是谁、混音是谁、填词是谁。通过对优秀音乐人、音乐作品的肯定,渐渐地歌迷、业界、媒体就会了解到这个行业的标准。

宋柯在2017音乐中国博览会上说:我们当年做一场演唱会跟热门电影的电影票差不多,后来电影电视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但我们的行业却在资本上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人才流失也相当严重。而最大的问题是好像我们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失去了骄傲,90年代我们抱怨唱片盗版,新世纪来了以后我们抱怨互联网,到今天我们还能抱怨什么?今天版权的收入也在提升,我们几家大的互联网音乐平台已经给了相当多的指标,但所有的从业人员依然感觉没什么劲,说不好听的,你出去说我从事音乐行业好像还低人一等,因此我们也再找是什么样的环境让我们失去了作为音乐从业者的骄傲。没有一个好的奖项的推动,我们觉得是个问题,商业上得不到好的回报,精神上也得不到好的鼓励。所以我们决定去做CMA。

这些年人们对宋柯的误会可不比沈黎晖少,但宋柯和沈黎晖一样,是对音乐产业了解并且有着职业操守和情怀的人,因此52岁的宋柯还会想着为产业做点什么。

李宗盛说:“CMA做成了,将是一件泽被后世的事情。”李宗盛是CMA评审团的首席顾问,他表示自己很愿意去推动这个奖,因为这是大家本着对行业的热爱和良心去做的一件事。

除了宋柯、徐毅、李宗盛以及各位评审以外,为CMA付出的人还有很多。大家没有报酬,都是自己掏腰包,贡献人脉来去积极支持这件事。CMA得到全行业人士的响应反映着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CMA盛典有很多值得关注的细节,比如国家版权局的“剑网行动”获CMA评委会主席特别奖,再比如对去年音乐产业里逝世音乐人的缅怀环节,现场都掌声雷动。这些细节都能看出CMA对行业正能量的传递,音乐产业大环境越来越好,CMA的成立可以说是生逢其时。

我相信还有很多像宋柯、徐毅、沈黎晖这样的产业人士,他们大部分都默默无闻的在行业里坚守着,想为行业做点什么,来找回音乐从业者的尊严和美好未来的希望。


道略音乐产业ID:miresearch

专注音乐产业研究、监测音乐市场动态

微信/手机:185 1323 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