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太极养生堂
以太极养生为核心理念,弘扬太极文化,分享更多有关国学经典、儒释道文化、中医养生、饮食保健等智慧。提供养生保健,养生之道等精选养生常识,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朔尔茨评价特朗普建议:“丑闻” ·  昨天  
参考消息  ·  福特CEO:这方面,中国领先美国10年 ·  2 天前  
GBA Community  ·  DeepSeek Confuses ... ·  2 天前  
GBA Community  ·  DeepSeek Confuses ... ·  2 天前  
中国日报网  ·  突发!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遇险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韩国代总统指示:“动员所有力量”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太极养生堂

太极宗师,早年无人能敌,晚年却因“害怕”比武自杀而亡

太极养生堂  · 公众号  ·  · 2018-04-24 21:51

正文

起杨少侯估计没几个人知道,但一提起杨露禅就无人不知了。杨少侯是杨露禅的孙子,是杨氏太极豢的第三代传人。

杨露禅

杨少侯,名兆熊,字梦祥,号少侯。中国封建社会的礼仪,一般不直接称呼别人名字,要称其字或号,才显得礼貌。杨少侯七岁跟着父亲杨建侯学豢,但杨少侯并不止父亲一个师父,二伯杨班侯和祖父杨露禅都教过他拳法。

杨少侯得祖父、父亲、伯父亲传,豢技精湛,闻名于世。由于豢术变化极快,与人推手“出手不见手,见手混身手”,被称为“太极第一人”、“千手观音”。杨家早年一直教清朝的王孙贵族练豢,但辛亥革命之后王孙贵族成为平民,杨家也没了原来的经济基础。

杨少侯

为了生计,杨少侯在紫禁城西南角的公园,公开收徒,教授太极豢。1912年,杨少侯父亲(杨建侯)的弟子许禹生成立了北平体育研究社,邀请杨少侯和杨澄甫(弟弟)教拳。当时,袁世凯的机要秘书宋书铭,在袁世凯的授意下自称“武当七子”宋远桥的第十七代孙,善太极拳。

言论一出,都找宋书铭学拳,就连许禹生都投其名下。杨家立足京城数十年,弟子众多,如今却被宋书铭抢去风头,一时颜面无存。杨建侯已经年迈, 杨少侯为了拿回杨家的尊严,带着弟子到宋书铭住所拜访。

宋书铭仰慕杨少侯多年,见杨少侯来拜访亲自出门迎接。寒暄过后,杨少侯表明来意,一抬手,一拉一放,宋书铭便像被风刮跑一般,倒出三丈开外。宋书铭稳住身形后说:“好厉害的‘凌空劲’,我领教了”。

此事很快传遍武术界,杨少侯凭借自己的真功夫,挽回了杨家的颜面。杨少侯武艺虽高,但授徒却不是他的强项。别的师父教授徒弟,会根据徒弟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教法。而杨少侯却不知变通,特别是推手,搭手即放,常使徒弟尴尬的下不来台或受伤。

由于授拳严厉,出手不分轻重,虽然都崇拜他的拳术,却无人再敢找他授拳(还是有人,只是比较少)。弟弟杨澄浦就和他截然相反,温和谦恭,善于变通,成为走向世界的武术家。正因如此,杨澄浦桃李满天下,杨少侯的传人却屈指可数。

杨澄浦

杨少侯常说:“祖宗的东西是不能改变的,我怎么学的,就怎么教!”杨少侯一生蔑视权贵,不为三斗米折腰,自尊心极强,所以说他的古板也是说的过去的。这种性格,有好有坏。好的是不畏强权,打抱不平,深得百姓爱戴。坏的是,不知变通,与当时整个社会环境格格不入。

所以说,晚年的杨少侯极为贫困,在南京自杀而亡,享年六十八岁。一代宗师,自杀而亡,难免让人揣测原因。有人说,杨少侯在南京授拳时,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环境,染上了鸦片,生存已至绝境。

那时的杨少侯已接近七十岁,武艺不复当年。国术馆的人找他切磋武艺时,他没想太多就答应了。后来,他私下里找人切磋,觉得赢面不大。杨少侯一生把家族的荣誉看得极重,而之前又答应了比试的请求,左右为难。最后,为了保全杨家太极拳名声,只好自杀。

真正自杀的原因只是推测,但不管原因是什么,他的侠义精神、武术精神、傲骨精神,依然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



相关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