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调研纪要
机构调研、电话会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纬创投  ·  为了保护好AI搭子,打工人演技大爆发 ... ·  昨天  
创伙伴  ·  第二款免费红包封面:蛇年大吉! ·  昨天  
三门峡政务  ·  我市全面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体系 ·  2 天前  
三门峡政务  ·  我市全面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体系 ·  2 天前  
创伙伴  ·  第一款免费红包封面:蛇年行大运! ·  3 天前  
创伙伴  ·  OpenAI坐不住,说明中国大模型路走通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调研纪要

电动车销量专家解读

调研纪要  · 公众号  ·  · 2024-12-11 23:28

正文

【摘要】

1.  11 月新能源车市情况

1) 现状:受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影响下,中国新能源汽车 11 月走势强劲,零售 120 万台,同比 +49% ,环比 +5%

2) 车企:比亚迪 11 月零售 50 万台,全年 425 万台预期;批发端比较控制,为明年积蓄力量;特斯拉 11 月销量 2w9 ,同比翻 6-7 倍,出口谨慎仅 4k+ ;除理想承压外,吉利等各车企走势强劲。

2. 预期

1) 销量: 24 12 月预计 130 万以上,全年预期 1100 万台,同比 +42% 25 1 月预期 118-120 万台;

2) 政策:国家将拉动消费作为重点,汽车为消费中重中之重,因此我们预计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明年会放宽条件,继续刺激车市。

3) 欧洲市场:明年政策调整期过后,欧洲市场反弹,增速同比 10% ,中国对欧出口增速高于 10%

【专家解读】

11 月新能源车汽车市场走势较强,今年走势特殊,在政策加持下,车市 11 月实现超强增长,走势越来越强,零售 126 万,同比 +49% ,比 1-10 40% 增长又高了 10% ,环比 +5% ,呈现超强结构性增长特征。按照这个增长速度, 今年全年预期零售 1100 万,同比 +42%

走势极其乐观,主要原因是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推动 ,报废更新从 7 月到 11 18 日达到 200 万规模,市场走势高于预期,报废更新月度 40-50 万规模,全年能够达到近 300 万( 270-280 )规模,表现不错,月度申请状态呈现平稳走势,燃油车 1.5 万新能源车 2 万补贴拉动效果不错。除此之外,各地以旧换新支持政策从 7 25 日开始,进一步确保今年工作完成, 2024 年通过国债拉动以旧换新,资金相对宽松,几万亿国债形成投资基础建设、重大项目没有太大必要性,因此放在汽车销量推动上,各地 8-9 月开始报废更新,出台相应政策。以旧换新的补贴是 1.4-2 万(平均 1.6-1.8 万),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全部拉动起来,单台车补贴 6-8% ,力度明显。因此拉动 11 月车企超强状态。 11 月,主要拉动小微型电动车和电动车发展,纯电动 / 增程车 / 插混车环比 +7/7/-1% ,同比 29%/85%/90%

批发端,好多企业走的比较强,基本处于超预期状态。新能源车,零售端走势,插混增程表现不错,纯电动环比 +12% ,超强增长。 B 级纯电动形成较强增长,小型电动车环比 8% 增长,形成了高端电动车、 B 极电动车和 A0 A00 级两部分超强增长状态,几家主力企业表现不错,如特斯拉、小鹏、小米表现均比较强。从零售结构, 11 月纯电动占比 60% ,比 10 月有所提升,增程 10% ,插混 34% 降低到 30% ,相对平稳。

新能源汽车价格走势平稳, 11 月促销力度从 8.2 上涨到 8.4 ,基本持平, 7 月后就持续再 8 的水平上徘徊,极其温和,体现了车市在外部促销的拉动下,对于促销没那么在意。政策支持下,竞争平和,经销商和消费者订单实现比较好做。结构变化中, 11 月插电混动比 10 月增加 0.2 ,比 9 0.6 降低 0.4 ,增程 2.7 ,比 10 月增加 0.4 ,纯电动从 9.2 降低到 9.1 。纯电动 / 增程 / 结构性走势拉动较好,结构性近期表现最明显的是,私人消费增长,单位购车剧烈萎缩,出租车萎缩,因为单位买车没有补贴,因此增程 / 出租网约车明显低迷。因此,新能源车形成中低价、私人低价消费者有需求的产品形成较强增长,同时向 A0 级蔓延。小鹏 M3 表现不错,瑞达 R60 也可以,所以小鹏、蔚来不错,理想低迷,形成政策驱动下特色性效果,形成主流厂家倒挂式增长。

比亚迪:零售超强增长态势, 11 50 万台, 1-11 347 万台乘用车水平, 今年可能达到 425 万水平,突破 400 万预期状态,形成 40% 超强增长水平,23 年比 22 年增长 115 万, 24 年比 23 年增长 125 万水平,比 23 年纯增量更大,实现超强增长。 11 月比亚迪批发端弱 ,同比 1% 增长, 50 万规模,平稳增长,走势稳健,这也是比亚迪今年栖息力量,稳定经销商盈利的表现。 11 月产量达到 53 万,批发 50 万,其中纯电动 21 万,批发 20 万, 1 万库存;插混 32.8 万,批发 30.6 万,出现 2 万台库存,比亚迪形成相对控制情况,秦、宋最好卖,形成厂家库存增长,比较容易做。普通秦产 3.3 万量,批发 2.7 万, 5k 库存,形成明显库存走势。高补贴背景下,秦低价车更好卖,出量容易。 11 月销量、产量厂家比较克制,形成控制走势特征 ,零售没有积极放量,放量是海鸥, 11 5.8 万量,批发 / 零售 5.6 万量,海洋系列产品多放量完成指标,卖得好控制。总体,比亚迪呈现控制状态,目标完成,为明年打下基础,所以比亚迪批发表现最差,没有形成真正增量。

吉利:冲刺,纯电动、插混表现不错,目前纯电动努力增量,基本没有库存压力,插混努力推进,几个车型都不错,如银河 L7 、领克 07/08 表现不错,纯电动中熊猫 mini 、银河 E5 不错。吉利纯电动星悦等几个品牌均极强,上市后达到 2 万台规模,在这轮走势中,亮点突出。

长安:冲的比较锰,阿维塔进一步上量,长安希望形成新品突破,技术突破。深蓝 10 月产量 1w7 ,批发 1w4 ,零售 1w ,深蓝系列冲刺比较猛;阿维塔增程式产量 / 批发 / 零售 0.93/0.96/0.85 ,增程阿维塔、深蓝表现均较强,阿维塔纯电动平稳。阿维塔 07 增程式给长安带来比较好的效果,拉动效果明显。插混系列启源表现不错。

五菱:走势表现优秀, 11 月产量 / 批发 / 零售 8w7 9w6/10w/8w5 ,出口 1 万台,表现极强,缤果、宏光 mini ,补贴后处于白菜价, 1 万可以开走一辆车,完全打死低速车,产品优势明显,形成五菱纯电动超强增长,五菱增程没有带来量,后续持续观察。

奇瑞:新能源化,属于有钱 + 技术快速跟进,学习方面存在巨大优势,插混迅速上量。上海 T2/T1 、风云 T9 均达到了近万的规模,使整个行业形成多元化走势。纯电动表现不强,冰淇凌低价产品重新上市肯定带来进一步增量,表现不错。还有智界 R7 表现不错,达到 1.1 万, S7 只有 300 台, S7 失败后 R7 超强增长,使得奇瑞新能源车达到 7w+ 水平,同比翻几倍。

高端暴涨特色是特斯拉,零售 7w4,Model 3 10 月零售 4k2,11 2w9 ,翻 6-7 倍。特斯拉产品竞争力强劲,价格手段稍微一上可以达到 3 万销量,证明竞争强 + 市场拉动高。 Model Y 4W5 ,实现超强增长。 11 月出口 4k+ 台,国内销量达到 7w+ 水平,表现极其优秀。

小鹏:超强增长,过去销量处于较低的状态, 11 月达到 3w+ 台水平,小车增量证明小鹏走中低端结合到了市场较好反应, mona3 零售 1w2 ,实现大幅增量, P7 G6 G9 没有太大增量。

蔚来:乐道 5k 水平,没有小鹏 mona 表现好,乐道产品设计没有达到超强水平,营业模式没有达到小鹏这样的认可。

领跑: 4w+ ,几个主力车型全面增长, C11 C10 表现不错,增程式 C16 也表现不粗哦, C11 增程也达到一定规模。纯电动比增程卖的更多,不像阿维塔、理想都是增程占到 90% 销量。领跑增程占 30-40% ,全面发展态势很好。

理想:压力较大,月销量从 5w 降低到 4w8 ,主要是理想 L7/8/9 面临压力, L6 表现还是不错, 30 万空间面临一定压力, 20 万里面还是有一定竞争力,和小米、特斯拉实现了资源消费升级拉动,使得理想仍旧占据 5w 台规模。

广汽:埃安回升到 4w+ 表现,主要是 rt 批发 1w2 零售 8k,RY/RS 表现都可以,埃安走势明显去库存, rs 产量 6k 批发 8k 零售 1w· ,有效化解 rs 网约车库存,实现了经销商解压,推动 rt 发展,实现较强增长。

问界:走势不错。地位大幅下降,基本抛弃汽车品牌,基本提出鸿蒙智行,追踪自己的品牌。问界 11 月销量 3w+ ,智界 1w+ ,加上享界,形成一定增长。智界卖得好证明华为品牌力。问界 M9 依旧保持 1w5 超高规模,比理想 L9 高一倍。问界 M7 比理想 L7 也相对较好。 95% 是增程式贡献。

小米: 2w3 台,比 10 月高 3k ,实现进一步拉升,产品力和市场认可度较高,形成进一步手机企业突破,行业发展态势较强。

出口比较差,暴跌比较明显,去年从 11w2 暴跌到 8w6 ,跌了 2w6 ,这次跌了 4 万。主要原因是海外市场表现不好 + 中欧贸易谈判复杂进行(特斯拉从 3w 跌倒 4k ,比亚迪比较稳)。主力产品出口有压力,沃尔沃、极星、智马达进展都比较好。

12 月和 1 月的展望?

12 130 万零售以上没有问题 ,看车企是否控制,总量相对比较稳定,可能达到 1090 万国内零售,同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