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来源
原文题目
:
Green finance and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Scale Up" or "Efficiency Up"?
原文
作者:
Qu
Yang, Shiyi Ming*,
Rongguang
Zhang,
Haitao
Yan
作者单位:
Chengdu Univ Technol, Business Sch, Chengdu 610059, Peoples R China
原载期刊:
PLOS ONE
发表时间:
202
4
年
1
月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和创新(
green finance reform and innovations
,
GFRI
)试验区;
DID
模型(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odel
);企业环境投资
;
效率
;
规模
观点摘要
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低碳城市和绿色金融等政策,同时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于
2017
年设立
GFRI
试验区,以促进绿色金融发展,引导财政资源配置绿色环保项目。在
GFRI
试验区,企业以绿色项目或绿色技术作为融资券,同时可以获得“声誉效应”,金融机构以此为标准,帮助企业融资,而公司能够利用融资来开发技术和更新设备,希望获得更多信贷资金的企业会优化其企业环境投资并履行其环境及社会责任。本文以
2010-2020
年
819
家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
DID
模型来评估
GFRI
对企业环境投资的影响、内部机制和异质性影响,进一步探究
GFRI
试验区的建立对企业环境投资的效率和规模的影响。
研究发现:
(
1
)
GFRI
提高了企业环境投资的效率,但缩小了其规模
;
(
2
)
GFRI
试验区成立后,企业能够减少环保投入,增加研发投入,从而促进自身的绿色技术创新
(由于环境投资效率的提高);
(
3
)缩小环保投资规模和增加污染企业研发投入对促进环保投资效率的作用不显著。
基于以上研究,建议:(
1
)
GFRI
试验区的重点任务、支持政策和金融产品应更多地集中在帮助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上
;
(
2
)政府应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工具,如通过专项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方式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强对绿色金融实施的监管,以确保新增资金用于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政策效果
;(
3
)政府应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金融改革,建立支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各类企业提供相关金融产品,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
4
)政府可以根据绿色企业和污染企业的不同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措施。
研究展望
本文存在一定局限性:
(
1
)
数据来源于
2010
年至
2020
年
,
随着时间推移,
所得出的结论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当代的发展和变化
,由于重庆市
于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