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7日举办的“2018中国股权投资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股权投资金牛奖颁奖典礼”上,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发表主题演讲。
作为一家老牌的一级市场投资机构,基石资本管理规模将近500亿元,管理了VC、PE、定向增发、并购等各类基金,而为了业务布局更加完整,2017年时基石资本也正式宣布进军二级市场,试图用独特的PE眼光进行二级市场投资。
今年以来二级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相当多上市公司股价都出现了大幅度下跌,但在张维看来,仍然只有少数的上市公司值得投资。他从PE视角分析当前上市公司的价值认为,目前有5%的上市公司已进入价值投资区域。
对于上述5%的结论,张维提出了他的7条选股标准:
行业和宏观经济相关度不大、
市值为20亿以上、当前PE低于历史平均PE超过20%、商誉占净资产比低于20%、近3年净利润复合增速大于15%、资产负债率小于70%、2018年预测ROE大于15%。
张维表示,以基石资本多年的投资经验来看,只有那些坚持主业,专注解决自身核心问题,而不是盲目追逐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公司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张维特别提出了华为和恒瑞医药两个案例,这两家公司的共同点是持续在主业上不断进行投入和研发:“华为去年研发投入是897亿,占华为营业收入14.7%;恒瑞医药是唯一投重金做研发的医药上市公司,2017年研发投入17.6亿元,研发占营业收入13%,恒瑞医药也享受了创新溢价,恒瑞医药自上市之以来上涨了90倍,跑赢了所有的医药股。”
目前中国上市公司整体研发投入偏弱,张维表示:“普华永道研究发现,美国公司前二季度总的研发支出占总的7818亿美元中的3290亿美元,而中国公司总的研发支出为610亿美元。美国科技公司的平均研发支出要高于中国公司,这体现了中国公司自主研发的薄弱,过去十年中国公司在创新上的一个趋势,即更擅长现有技术的应用,而不是原创性研究。”
那么如何跨越当前上市公司不断爆出忽悠式重组、业绩陷阱的雷?张维认为,有一个重要方法是要心无旁鹜,苦心孤诣、惟精惟一做好自己的主业。“在主业上进行持续的投入,在未来有意义的领域持续投入,放平自己的心态,戒骄戒躁,在主业上长期耕耘,像华为、恒瑞医药一样,这可能是上市公司唯一之道,也是我们做投资的唯一之道。”
“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我们已经不太关注宏观经济。宏观经济增速,即使预测对了,对我们投资而言也无任何帮助;无论GDP增速是7%,还是6%,甚至于1%,都不影响我们对投资的决策。”张维表示,2008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进入2%-3%的温和增长,但优秀企业特别是科技类企业仍然成长迅速;日本经济自1992年底见顶之后GDP增长率一直在0%增长上下徘徊,整体经济增长停滞,但众多企业穿越周期取得快速发展。
“如果问我们对哪些行业感兴趣,一定是消费服务、医疗健康、信息技术领域。你问中国任何一家投资公司,他告诉你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因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和逻辑已经转移到这边,并不是你对宏观经济有理解,而是整个大势转移到这边,很多机构都已摒弃和宏观经济正相关的行业。这些问题并不能解决投资的问题,真正解决投资问题的是你对行业的理解,对具体企业的理解。我们投资投的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宏观数据,而是活生生的企业。”张维表示。
张维认为,股权投资只需回答对两个问题即可,一是对成长性的判断,二是对估值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