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梧桐会WTC
创新企业家社群!企业成长加速平台!
51好读  ›  专栏  ›  梧桐会WTC

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

梧桐会WTC  · 公众号  ·  · 2018-04-23 22:00

正文


本月初,运动检测公司Polar日本分公司公布了一组有趣的数据——各国用户的睡眠时长。


数据显示,北欧的芬兰睡眠时间最长,而来自亚洲的用户则不那么乐观了,比如时隔四年,来自日本的用户睡眠时长依旧垫底。


(能看懂仅有的几个汉字就够了)


中国大陆用户也没好到哪里去,他们大都在夜里12点之后入睡,睡眠时长分别为 6小时52分钟 7小时11分钟 ,均低于世界平均值,妥妥的倒数。



争夺睡眠时间


中国人太累了吗?好像并不是。


你可能经常看到媒体“夜访”北京那几大核心办公区灯火通明、热火朝天的加班景象,但事实上,这甚至不能代表一线城市的普遍情况,比如在上海,大家加班的比例和意愿就远低于北京。


所以中国人的睡眠时间都哪里去了?答案是,娱乐。


不信?有数据为证。来自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不少网剧和网综的流量高峰都在晚上21点以后,用户通过网络娱乐内容“杀时间”的趋势非常明显。


(优酷的当红的网剧和网综分时播放数据,是“抢占用户晚上睡眠时间”的典型案例)


到2017年底,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达到5.5亿人,在视频网站和传统卫视相争不下背景中,用户增长规模已跟不上内容生产的速度。这是互联网视频网站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它们曾为了市场份额和用户习惯,与传统卫视争了十多年,而今,世道变了,大家都不得不开始争夺珍贵的用户时间。


但互联网用户增长面临瓶颈期,用户总时长也接近极限,以文娱内容为代表的内容公司的竞争焦点, 已从“争夺用户时间”,到“争夺用户碎片化时间”,再到如今的“争夺用户的睡眠时间”。


“我们的终极敌人是睡眠。”阿里文娱集团轮值总裁兼优酷大事业群总裁杨伟东在2018年“优酷春集”上如是说,“用户在文娱时间消费越来越昂贵,不仅要求品质提升,而且要吸引到用户注意力。”杨伟东也判断,长视频和短视频生产发行商业价值和用户的定位都不一样,所以不可能相互取代,“但也会相互争夺用户时间”。



数百亿资金入局,网综市场大爆炸


在过去几年,网剧和网综的内容数量和品质在不断上升。就流量而言,剧集占据了视频网站总流量的60%以上,而网络综艺则占据了15%。几乎可以说, “剧集打江山,网综稳江山”。


我们在2017年能看到《白夜追凶》《军师联盟》等引爆社交网络和媒体的热门剧集,并有望早今年看到《长安十二时辰》《蚀日风暴》和《盗墓笔记》等剧集,都是优酷等视频网站在剧集大战中拼杀出来的结果。


(《白夜追凶》剧照)


视频网站剧集是否能成爆款,考验的是选剧、内容编排、制作水准和购买能力的高下,而网综就更考验创意。尽管剧集流量占了视频网站过半的流量,但在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网综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乐正传媒副总裁彭侃指出 ,过去两年,超过百亿元的资金涌入了网络综艺市场,截至2017年年中,拥有节目制作许可证的机构就达到14389家,2016年,约有115档网综上线。而艾瑞数据则显示,到了2017年,网综总量达到159档,已经非常逼近传统电视台的168档。这159档网综的投资规模达到43亿元,播放总量达到505亿。


网综头部投资和播出方,依然是优爱腾三大视频网站。在过去几年中,三家网综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爱奇艺更善于尝试,腾讯视频求稳,而优酷偏于保守。在2017年秋集接受群访时,杨伟东坦陈:“网综的战略方向没有问题,战术有些保守。”


这种状况自然不会持久,杨伟东在2018优酷春集上表示,他从去年10月开始亲自抓剧集:“我不能容忍综艺低于对手。”而正是从2018年开始,事情开始发生新的变化。



同题竞争、 系列综艺升级


2018年,湖南卫视的《花儿与少年》第二季因为招商无人问津,不得不取消了制作相比之下,优酷和爱奇艺都先后宣布街舞节目的招商规模超过6亿元人民币。


这注定成为中国网综节目里程碑式的事件。一方面,网络综艺招商规模前所未有的高点,直接将优酷在网综领域的实力推向头部阵营,而优爱腾等头部视频网站的流量、制作能力和用户影响力,也从此都受到广告主的认可;另一方面,如果说此前剧集、网综等网生内容质量和影响力都不足以撼动电视台,那么2018年将是一座分水岭,此后,网综、剧集将成为中国人网络娱乐内容的首选。


而作为视频网站超越电视台的最后一个关口,“大片网综”在2018年正在发生快速变化。


首先,“同题竞争”更明显了。


以舞蹈、机器人综艺为例,优酷先推出了《这就是街舞》,随后爱奇艺《热血街舞团》入场,腾讯则将跟进《舞者24》;在机器人综艺方面,优酷推出了《这就是铁甲》,爱奇艺推出了《机器人争霸》,一线卫视浙江卫视也推出了《铁甲雄心》。


(《这就是街舞》剧照)


事实上,业内都预计文化、科技类综艺将成为2018年的热点,但如此针锋相对的题材、密集的播出编排、如此巨大规模的招商金额,则是2013年卫视明星跳水节目后,首次在视频网站行业爆发。这种现象也引发媒体追问,杨伟东表示:“只能说英雄所见略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