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是夏季真正的开始,“芒种”之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南方进入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空气十分潮湿,天气异常湿热。
此时,如果出汗后过于贪凉易感冒,在空调房间呆久了易得“空调病”,而夏季暑湿当令,脾胃虚弱的人容易出现精神不济、食欲不振的症状,也就是俗称的“苦夏”。那么,针对这些夏季常见病,应该如何进行调理?
夏天气候炎热,人的阳气外泄,毛孔开放,这时如果贪凉,夜宿露天,或大汗之后马上吹风、洗凉水澡,或过食生冷等损伤了体内的阳气,风邪就会从毛孔进入体内而出现伤风的症状。
热为夏天的主气,风多和热一起侵犯人体,所以人会出现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微恶寒、头痛、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如果感受寒邪,也可以出现全身疼痛、汗出不畅、发热怕冷的风寒感冒的症状,这种感冒本来在夏季比较少见,近年来因为空调使用不当,盛夏感受寒邪也并非鲜见。
湿为长夏的主气,当夏季天气炎热、雨水过多,或人淋雨着凉,或衣服湿了之后没有马上更换,都易使暑湿之邪侵犯人体,导致暑湿感冒,暑湿感冒的主要症状是头疼如裹、全身酸痛、口中黏腻、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腹泻不爽、发热不退、舌苔厚腻。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若用空调,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摄氏度。慎起居,适寒温,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但是避免体力过度消耗,应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多饮开水,饮食宜清淡。在感冒流行期间,老年人和小孩不宜过多串门或去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由于感冒不仅通过呼吸道传染,还可通过手的接触传染,所以要注意手的清洁卫生,并谢绝与感冒者握手。
衣着随凉热添减,不要睡在露天,以免受凉;夏夜乘凉莫过晚,也不要坐在潮湿的地方。
患有慢性鼻炎、咽喉炎的人易感冒,要认真进行治疗。同时,避免咽喉部被病毒感染,注意劳逸结合。洗冷水浴或游泳后要把身上的水擦干。西瓜、冷饮等寒凉的饮食不要吃得太多。
夏天暑湿之气弥漫,在空调房内因冷而汗孔紧闭,体内的湿热不能通过出汗散发,郁积体内,形成“寒冷外束肌表,湿热内蕴脾胃之症”。盛夏酷暑,在空调房里待久了,肩膀和腰背易遭受风、寒、湿等病邪的侵袭,特别是老人容易引发肩周炎。
春夏养阳是夏季养生的重要法则,生姜有温阳散寒、解表和中的功效。长处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可有效防治“空调病”。
烧制热姜汤时,先在热姜汤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此法能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症状严重者,可喝浓一点的姜汤水,或将姜片加葱白煮水喝。同时用再煎的水洗泡手脚,使身体有微温感,微出汗,即达到驱散风寒、舒筋活血、止痛的作用。
葱白作用近似生姜,性温味辛,入肺、胃经,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作用。两者相配能加强驱寒散风、通阳活血的作用。
夏季人的胃酸和消化液的分泌减少,抵抗细菌的能力减弱,空调过冷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适当吃些生姜或者喝些姜汤,能起到温胃散寒、止痛止泻的作用。
夏季暑湿当令,湿邪最易损伤脾胃,所以中医有脾病起于长夏的说法。而对于本来身体就比较虚弱,尤其是脾虚的人一到夏季就会出现低热、身体倦怠、乏力、精神委靡、食欲不振等症状,暑期过后症状可以自行缓解,临床称为“疰夏”,俗称“苦夏”。
首先要注意锻炼,从春季开始逐渐增强耐热性,不要一入夏就躲在空调房里,夏季早晚气温不高时要多进行户外活动。
不吃或少吃油炸及过于油腻的食物,少食生冷,尤其对儿童要严格控制含糖饮料的摄入,更不要喝冰冻饮料。可以各种粥为晚餐,如荷叶粥、赤小豆薏米粥、黄芪粥等作为食疗,起到益气健脾、清暑利湿的作用。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