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量化历史研究
本公众号旨在打造量化历史研究交流平台,推广量化历史研究学术研究方法和前沿成果。现在主要发布《量化历史研究》辑刊、量化历史讲习班、量化历史国际学术年会以及量化历史研究相关学术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浙江日报有风来  ·  国庆档电影观影指南,你最想看哪部? ·  3 天前  
FM93交通之声  ·  太意外!突然宣布!即将关闭... ·  3 天前  
FM93交通之声  ·  车内换座!12306功能上新 ·  4 天前  
FM93交通之声  ·  就在今天!浙江正式进入……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量化历史研究

【量化历史研究】“这里缺少的是什么?是广为流传的技巧?” ──以中欧印刷术发展差异的角度解释大分流

量化历史研究  · 公众号  ·  · 2017-08-02 11:55

正文

本文为“量化历史研究”第 167 篇推送

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们想使思想获得生命,便伏案誊抄,

然而这样做有什么功效?

这样的努力纯属徒劳!

遗忘的阴影将把思想笼罩,

思想将渐渐逝去,如同雾散云消。

一个器皿怎能容纳浩瀚大洋的汹涌波涛?

一卷图书也不可能容纳人类智慧的瑰宝!

这里缺少的是什么?是广为流传的技巧?

既然大自然能按一个模型造就无数生命,

我也可以照此办理,进行发明创造!

让一条真理激起千千万万回声,

让山鸣谷应的巨响把真理宣告,

让真理鼓起清晰的双翼,飞向云霄!


──恩格斯,1840,《咏印刷术的发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8页。


无数研究者强调印刷术对于欧洲兴起的重要作用,因为其推动了知识和思想的生产、积累和传播。但很少学者研究为什么印刷术没有在中国起到类似的作用。一个比较容易想到的答案是,中国汉字的书写远较欧洲拉丁字母的书写复杂。中文可能有几万个汉字,但英文只需要二十六个字母。在活字印刷的情况下,拉丁字母显然更具有优势。

Luis Angeles发表在Economic History Review上的文章“The great divergence and the economics of printing”却对此提出了不同观点。作者认为,印刷的成本不仅仅包括将活字排版到一起的成本,还包括纸张、墨水和劳动力的成本,以及重新排版或替换磨损、损坏字块的成本等。通过详细的量化计算,作者发现,中国和欧洲在印刷成本方面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也就是说,中国在印刷方面的落后不能归因于供给端,而需要从需求端去寻找原因。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十分辉煌,但工业革命却产生于欧洲而非中国,这即是广为流传的“李约瑟难题”,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近几年热烈讨论的“大分流”(the great divergence)也是类似的话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业革命之前,虽然欧洲人均收入的增长相对缓慢,但文化和社会上的变革则很明显:科学革命、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等,它们共同造就了欧洲的崛起。这些变革起源于1500年左右,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学者,两者均加快了知识的积累,使其更迅速地朝“现代”观念转变,并且最终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印刷术是促进这一系列变革的重要因素。

中、欧印刷术发展历史存在明显差异。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老祖宗的这项技术领先了欧洲几百年,但中国历史上首先出现并占主流的是雕版印刷术。长期以来,活字印刷术在中国的使用范围局限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组织编写的大型类书,例如铜活字印制的《古今图书集成》,二是大家族多使用木活字印刷家谱。直到十九世纪西方印刷术逐渐传入中国后,活字印刷才在中国普及。而在欧洲,活字印刷术迅速成为主流,1480年之后的二十年间,拥有活字印刷术的城镇从110个增长到236个,雕版印刷则逐渐消失。

活字印刷术对欧洲发展的作用体现在提高书籍产量上。1522年至1644年,欧洲书籍产量为457500册,中国为31500册,欧洲大约为中国的15倍左右;如果再考虑人口因素,当时中国人口约比欧洲多60%,那么欧洲人均书籍产量将是中国的24倍。哥白尼在学生时代很难找到一本托勒密的天文学著作Almagest(天文学大成),不过他很幸运地生活在印刷术迅速普及的年代,在他去世之前已经拥有该书的三种不同版本了;马克思也说过,印刷术成为了“新教的工具”。但是,印刷术在中国并没有引起类似的思想文化变革。为什么活字印刷术在中国不如雕版印刷术普及?中国和西欧印刷术发展的差异能否解释两者书籍产量的不同?从印刷术入手,或许能够揭示近现代中国和西欧发展“大分流”的原因。


Luis Angeles通过经济学成本分析的视角构建模型,研究了复杂的汉字书写体系是否可以解释印刷技术发展的差异。作者发现:中国对于雕版印刷术的偏好强于对活字印刷术的偏好,这可以看作是商业生产者理性选择的结果;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活字印刷术也会在中国被运用;另一方面,雕版印刷术并不一定会导致中国印刷成本的上升,雕版印刷并不是中国书籍产量低于欧洲的主要原因。

作者分析的起点是文字的繁简导致字块制作成本存在差异。欧洲文字一般由三十个左右的字母组成,在每一页书中,这些字母大量重复出现;中国汉字数量庞大,《康熙字典》收录四万个汉字,做一些偏僻的汉字活字字块可能只是为了用一次,用过一次后很少再次使用。欧洲文字可以很方便地采用凹凸模来大量制作字母,只需要做abcd等字母的模子,然后用金属浇注成型即可。虽然制模的初始成本比较高,但是制成之后则产量极大。相比较于中国来说,欧洲印刷术发展的巨大优势并不是推广了活字印刷,而是他们能够采用标准化方式大量生产印刷字块。另外,活字排版时,从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中找到下一个使用到的字母,比从成千上万的中文汉字中找到下一个使用到的汉字(有可能根本没做出来)要容易的多。从这个角度来看,选择雕版印刷似乎是中国印刷商们的理性选择。

但是,作者的分析并没有局限在单纯比较两种文字的制作成本差异,而是将印刷成本抽象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印刷每一页书时,制作雕版或将活字组合在一起的成本,该成本和不同书页的数量是成比例的;第二类是对每一页重复印刷的成本,包括纸张、墨水和劳动力,重新排版或替换磨损、损坏字块的成本等等,这类成本和印刷的总页数是成比例的;除此之外,活字印刷还有一种成本是在印刷前制作一套字块的成本。作者的方法是利用中欧书籍数据,测算两种成本的系数,即印刷一页书需要耗费的第一类成本,以及大量复印的第二类成本。


作者利用模型分析发现,在中国,活字印刷术能够降低印刷新页的成本,但是一本书印刷次数增大时成本会升高,即当一本书页数很多却不需要印很多套时,例如大型类书和家谱,活字印刷术更适合。模型还显示,当印刷次数不低于一千次时,中国印刷的平均成本更低。

传统的历史学观点认为,供给端的印刷成本因素(文字复杂程度)是导致中欧印刷术发展差异的原因。作者指出,这种观点值得进一步推敲,书籍需求端也是应该考虑到的因素;一些文化、地理和制度上的原因可能塑造了古代中国的书籍市场需求低下,市场需求低则造成中国印刷术的产出低于欧洲,从而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文章来源:Angeles, L., The great divergence and the economics of printing.Economic History Review, 2017, 70(1).


原文链接: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量化历史研究”公众号由陈志武(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香港大学冯氏基金讲席教授)和龙登高(清华大学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及其团队负责。以严肃而又不失活泼的方式,向广大学界和业界朋友,定期推送有关七大洲五大洋的量化历史研究经典文献和前沿文献。本账户同时作为“量化历史讲习班”信息交流平台,向大家及时发送讲习班的最新信息和进展。喜欢我们的朋友请搜寻公众号:QuantitativeHistory,或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

关注订阅号的同时,我们也诚邀八方学人发送电邮建言献策。“量化历史研究”旨在凝聚一批对历史研究有激情、有热情的朋友,共同推动以量化的方法研究经济史,金融史、政治史、社会史、文化史等各类历史题材,分享观点,共享资料。我们的邮箱:[email protected]。期待您的声音!


轮值主编:林展      责任编辑:彭雪梅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