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孙文晔
本文首发于中国新闻周刊杂志新媒体平台
贾跃亭张开双臂“为梦想窒息”的姿势没变,话语却变成了“我会尽责到底的”,发声的地点变成了美国洛杉矶。
二三百字的道歉信,引发了舆论场上冰与火的对决。同时霸屏的新闻还有:贾跃亭资产及所持公司股份已遭冻结、乐视总部躺满讨债人、贾跃亭与乐视脱钩。
“挺贾派”刷着朋友圈说:最看不惯没有激情和能力改变世界的吃瓜群众来嘲笑一个有梦想的企业家。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曾经骂贾跃亭是PPT造车的投资人李想,都转而力挺。中国人自古就爱悲情英雄,如今贾跃亭没人罩着了,连向他要账也成了落井下石。
“倒贾派”一如既往认为乐视就是一场庞氏骗局。用某投资人的话说“烧钱的模式是把双刃剑,产品跟得上,就是好的商业模式,跟不上,就是个庞氏骗局”。财经评论人叶檀也有这个意思,“公司崩溃的根源是资金跟不上扩张。”
无论哪一派,现在最大的悬念是,贾跃亭在洛杉矶造车一说,到底是梦想,还是跑路?雪球网上一位匿名网友,分析了乐视和贾跃亭从5月到7月的一系列操作,认为“如果这不是跑路,什么叫跑路?”更有人深扒贾跃亭的前世今生,觉得贾会计从始至终就是个大忽悠。
以上指控——特别是贾跃亭家族高位套现百亿,以公司名义进行巨额融资和贷款,并以投资名义转移到海外的说法——在法律层面上,已经上升到犯罪,弄清这些真相还需要时间,但贾有大量商业违约却是不争的事实。从挪用易道资金,到供应商上门讨债,拖欠员工工资,乐视会员服务取消,都已经证明贾跃亭信用破产。
然而,坑了供货商、乐视会员、员工,坑了多家银行、基金、私募、股民的贾跃亭,就凭自己一句道歉和空口承诺,竟然还能迎来纷纷赞扬。为贾跃亭点赞的人,恐怕没意识到,纵容一个人用梦想去侵蚀契约精神,会有多大的危害。
难道有梦想,全社会就该为他让路?不具有契约精神的梦想和赌徒有什么区别?如果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吗?整天躺在乐视大厦门口讨债的人说得好,“还了钱再谈梦想”。
欠债还钱,是最简单的商业逻辑。然而,贾跃亭有过还钱的想法吗?中国好同学的6亿借款到账,他先拿了3个亿用到图纸汽车所在的乐视美国公司。今年上半年,洛杉矶是贾跃亭待得最长的地方,在他安家的小镇,有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最贵的高尔夫球场。
财经新媒体算了一笔账,乐视七大业态,给他融到了千亿资金。之所以连供应商的几百万都还不起,是因为这些年不停烧钱,花掉了1500亿,粗略算下来,资金缺口400多亿。至于买了以后又贱卖掉的贬值的部分,更是无法计算。
谁在为贾的梦想买单?有机构投资者高价购买了乐视发的债;中国好同学借给贾跃亭不少钱;12家银行为乐视贷款;许多散户购买了私募基金、理财产品;《华夏时报》报道,投资乐视网的许多牛散已经逃生,被深度套牢的,竟然有执行救火任务的中央证金。
也许真是硬汉,也许是套现了发财了,贾跃亭对“蒙眼狂奔”并无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