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安在
人物、热点、互动、传播,最有内涵的信息安全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内蒙古掌上12348  ·  以案普法丨滥用AI换脸技术乱象调查:与朋友聊 ... ·  昨天  
内蒙古掌上12348  ·  以案普法丨滥用AI换脸技术乱象调查:与朋友聊 ... ·  昨天  
海西晨报  ·  DeepSeek官方声明 ·  昨天  
海西晨报  ·  DeepSeek官方声明 ·  昨天  
中国半导体论坛  ·  刚刚!华为宣布:收入暴增! ·  2 天前  
中国半导体论坛  ·  刚刚!华为宣布:收入暴增! ·  2 天前  
南京广播电视台  ·  官宣:暂停向中国市场供应 ·  3 天前  
南京广播电视台  ·  官宣:暂停向中国市场供应 ·  3 天前  
东方财富网  ·  突发逆转!暴力拉升超30% ·  4 天前  
东方财富网  ·  突发逆转!暴力拉升超30%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安在

当AI被“蒙蔽”,犯罪分子能做些什么?

安在  · 公众号  · 互联网安全  · 2017-05-17 16:33

正文


我曾见过你们人类绝对无法置信的事物;

我看见战舰在猎户星座边缘被击中,燃起熊熊火光;

我看见C射线划过天国之门,闪耀在无边的幽暗中;

然而所有片段,所有瞬间,都将湮没于时间的洪流;

就像泪水消逝在濛濛雨中。


——《银翼杀手》


在被强制“退役”前,人工智能复制人Roy发出的这段独白,成为了为世人所铭记的一段经典台词。星际、战舰、光明、幽暗……所有的恢弘与奇观,在时间面前不过是沧海一粟。当我们用肉眼来审视这个世界时,AI机器人也通过“眼中所见”来感受整个寰宇。



与人类眼中的世界不同,AI能将亿万年时光的诸般纷纭并发眼底,能帮助人类在极短时间内辨别和处理海量图片。无可否认,AI目前在计算视觉领域的飞速发展令人惊喜。


然而,当AI踏着科幻般的脚步在现实中一步步向我们走来,安全风险与挑战也随之而至。我们不妨来思考一个问题: 有没有一种可能,机器所看到的并非是现实?AI会不会欺骗了我们?


看见不存在的东西?这张照片轻松骗过了机器


在威廉•吉布森的科幻小说中有这么一个情节:人们发明了一件奇丑无比的T恤,但神奇之处在于,这是一件能在监控摄像下“隐身”的衣服。因此,只要穿上这件T恤,就能神乎其技地躲开监控。归根结底,是这件T恤完美“蒙骗”了机器。


如今,这已经不完全是科幻概念了。像科幻作品中“丑T恤”这样的发明,在目前的AI攻防研究中已经有了具体表现。这里先举个例子:


图1(出自 Adversarial Examples In The Physical World


当我们以肉眼辨别图1中的事物,应该绝大多数的人都对“这是洗衣机”没有异议。安平基研团队通过Google图像识别工具对图1进行测试,结果也是显示为“洗衣机(89%可信)”。看来对于图1,人类与AI基本达成了一致。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图2:


图2(出自 Adversarial Examples In The Physical World


乍看之下,图2只是比图1模糊了一点,我们人类仍可看出是洗衣机。但当我们用Google图像识别工具去测试,得到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家具(53%可信)”。这一次恐怕我们难以同意AI了,图中事物顶多是家电,说是家具实在有点牵强。


从“洗衣机”到“家电”,为何两张看似相同的照片,得到的结果会大相径庭?实际上,只要对图像进行细微的改变,算法就会认为这个图像包含了一些实际上没有的东西。这些改变是人类肉眼难以察觉到的。因此, 你甚至可以改变蛋糕照片的几个像素,然后欺骗机器让它认为这是一枚炸弹。

图:Google将大熊猫“变为”长臂猿


这就是人类看起来还是相同的图片,但AI却会识别错误的原因 当AI自信满满地指着大熊猫的照片说:“嗨,人类朋友们,这是一只长臂猿。”我们当然没法接受这个结果。


如此一来,复制人Roy所说的“我曾见过你们人类绝对无法置信的事物”,也就一语成谶了。


当AI被“蒙蔽”,坏人能够做出哪些事?


我们知道,在安全过滤系统、自动驾驶汽车、工业机器人这些领域里,AI的图像识别能力至关重要,一点点差错就能酿成大祸。 一旦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方式来“蒙蔽”AI机器,甚至可以进行传播黄暴恐、蓄意谋杀等犯罪活动, 想想都不寒而栗。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看坏人能够做出哪些坏事:


1、传播黄暴恐


我们知道,无论鉴黄师的功力有多深厚,都无法人工审核平台上的所有照片和视频。所以在目前的信息安全工作中,除了鉴黄老司机,AI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但我们试想一下,一旦坏人利用欺骗性图像来攻破AI算法,就能让机器把色情图片识别为正常图片,从而绕过色情审核,大肆传播色情淫秽信息以获利。同理, 除了小黄图以外,犯罪分子还能利用这种技术来传播暴力、反动、恐怖主义宣传图片。


图:变造图片后,某平台检测的涉黄程度从接近100%大幅下降


2、用于谋杀


坏人利用这种欺骗性图像的手法,还可以使科幻作品中的“自动驾驶汽车杀人事件”变成现实。试想一下,如果犯罪分子恶意篡改交通标志,比如把“弯道指示”改成“直行”,就能蒙骗无人驾驶汽车,直接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尽管攻防研究表明,这些图像对于AI算法的欺骗率还难以达到百分百, 但如果发生在无人驾驶汽车上,即使是10%的欺骗率也足以产生致命的后果。


图:变造图片后,某平台的正确识别率从99%降至50%


以上所举例的场景只是冰山一角,尽管这些情形暂时只是假设,但研究测试表明这完全能够成为现实。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攻击手法不仅仅表现在图像上,音频、视频等都是潜在的攻击形式。


人与人之间的战争


人类和AI的不解之缘,从上世纪50年代就拉开了序幕,并将一直延续下去。与其说这是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博弈,不如说这是好人与坏人之间的对抗战。 因为在人工智能上的任何一丝可乘之隙,都会被黑产或恐怖分子深挖成贪欲和犯罪的深渊。 不可否认,这是黑产分子一个潜在的、杀伤力强大的攻击手段。


研究这里面的安全风险对抗,有助于提高机器学习算法的准确性,帮助我们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威胁。这一条路还很漫长,还有很多未知值得我们去不断探索,钻坚研微。


(本文转载自:TEG云端专业号(ID:TEGYunduan),转载请联系授权)





推荐人物阅读



人物


白健 | Coolfire 段海新 杜跃进 董志强 于旸TK 方小顿 方兴flashsky 范渊 龚蔚Goodwell 黄鑫 韩争光 姜开达 季昕华 金湘宇 刘春泉 林伟 马杰 马坤 聂万泉 |潘柱廷大潘| 孙小美 谈剑峰 谭晓生谭校长 吴翰清道哥 吴鲁加Quack 王琦大牛蛙 薛峰 云舒 赵武 | 张照龙


白帽


阿里 聂万泉 | 阿里 笑然 | 阿里“先知”| 阿里叶敏 | 长亭陈宇森 | 360黄源 | 刘健皓 | 360MJ | 启明星辰大菠萝 | 衰大 | 乌云30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