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针对论文《熟悉的歌曲可以减轻婴儿的痛苦(Familiar songs reduce infant distress )》的解析。该论文于2020年5月发表在《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上。该研究作者为Laura K. Cirelli 和Sandra E. Trehub。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音乐被广泛用来调节情绪。对婴儿来说,养育者的婴儿导向语言(infant-directed language)和歌声具有稳定的音高和易于记忆的重复片段,被认为能够较好地抚慰婴儿的情绪。另外,熟悉的歌曲对婴儿尤其有重要的社会互动意义。婴儿更倾向对唱熟悉歌曲的他人表现出兴趣、展现善意。为进一步探究这些声音刺激对婴儿情绪的作用,本研究探究了养育者的语言、歌声(熟悉歌曲、不熟悉歌曲)在抚慰婴儿情绪、缓解婴儿痛苦上效果的差异。
二、研究过程
研究者招募了加拿大中产阶级家庭的婴儿和他们的首要养育者(大部分为母亲)。其中婴儿分别为8个月组(n=70,年龄7.88±0.39个月)和10个月组(n=70,年龄9.87±0.30个月),男女性别平衡。养育者均常唱歌给婴儿听。
实验开始前,婴儿坐在一个高脚椅上,养育者距其1米,面对婴儿。实验分为三个环节。首先婴儿与养育者进行2分钟的“游戏”环节,使婴儿进入状态。婴儿表现出中性或积极情绪至少30秒后进入下一个环节。接着为“面无表情”环节:养育者拿走玩具、保持面无表情面对婴儿,不碰触婴儿、不说话、不动作,直到婴儿表现出压力,出现持续的不安或哭泣至少10秒)。最后马上进行“重聚”环节,养育者持续向婴儿说话、唱婴儿熟悉的歌曲或唱婴儿不熟悉的歌曲来安慰婴儿。养育者可以随意碰触婴儿,但不能把他抱离高脚椅。每对婴儿和养育者先后进行说话、唱熟悉歌曲、唱不熟悉歌曲三个条件,顺序随机。
研究者记录了被试的行为反应和皮肤电数据,共同反应婴儿的情绪状态。对于行为数据,不了解实验设计的评定者对实验录像中婴儿的行为进行编码以量化以下行为:1)对养育者的注意(直视养育者);2)微笑;3)消极情绪(皱眉、哭喊、抽泣、生气、明显的沮丧)。研究者计算了评分者一致性来确保编码有效性。皮肤电导体被贴在婴儿的脚部。
三、研究结果
操纵检验:不同环节的情绪变化
研究者首先比较了各个环节的行为皮肤电数据来验证“面无表情”操纵引入痛苦的有效性。从“游戏”环节到“面无表情”环节,婴儿对养育者的注意增加(F (1, 134) = 17.69, p < .001, ηp2 = .12 ),微笑减少(F(1, 134) = 47.66, p < .011, ηp2= .26 ),皮肤电提示情绪唤起(arousal)增加(F (1, 75) = 44.95, p < .001, ηp2 = .38 ),且总体负性情绪增加(F (2, 268) = 4.07, p = .018, ηp2 = .03 ),说明“面无表情”有效增加了婴儿的痛苦。
不同安慰方式减轻婴儿痛苦情绪的效果差异
研究者将“重聚”阶段分为4个时间段进行分析(R1-R4)。通过方差分析,将不同时间段(R1-R4)、不同言语风格(说话、熟悉歌曲、不熟悉歌曲)纳入为被试内变量,将婴儿年龄组纳入为被试间变量,研究者分析了对养育者的注意、微笑、负面情绪和情绪唤起(皮肤电)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和差异。结果如下图1所示。
图1 婴儿对养育者不同安慰方式的反应。
左上:注意养育者;右上:微笑;左下:负面情绪;右下:情绪唤起
注意养育者
10个月的婴儿相比8个月婴儿在“重聚”阶段更多地表现出对养育者的注意(F(1, 134) = 13.46, p < .001, ηp2 = 0.09)。不同安慰方式在时间进程上的作用的交互作用显著(F(6, 804) = 2.60, p < .017, ηp2 = 0.02)。总体而言,熟悉歌曲在R1阶段最能引起婴儿的注意,不熟悉歌曲次之(ps < .003)。在R2和R3,熟悉歌曲比说话和不熟悉歌曲更能引起注意(p <0.001, p = 0.006)。在R4仅熟悉歌曲显著优于说话(p = 0.002)。
微笑
不同年龄组在“重聚”阶段微笑评率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安慰方式的主效应显著(F(1.68, 224.78) = 24.64, p < .001, ηp2 = 0.16),事后比较发现,在R1-R3时间段熟悉歌曲比不熟悉歌曲和说话更能引发婴儿的微笑(ps < .001),在R4时熟悉歌曲引发的微笑减少,仅多于不熟悉歌曲条件(p = .001)。
负性情绪
不同安慰方式和时间段下婴儿表现出负性情绪的频率有显著差异(F(2.06, 275.59) = 12.57, p < .001, ηp2 = 0.09;(F(2, 268) = 17.61, p < .001, ηp2 = 0.12)。尽管在“重聚”阶段负性情绪上升,但熟悉歌曲条件下频率最低,不熟悉歌曲次之,说话最高。与“面无表情“阶段相比,熟悉歌曲和不熟悉歌曲条件下负性情绪有显著减少(p < .001),说话条件没有显著减少(p = 0.256)。
情绪唤起(皮肤电)
总体而言10个月婴儿唤起水平更高(F(1, 75) = 4.97, p = .029, ηp2 = 0.06)。不同安慰方式下婴儿的情绪唤起程度显著不同(F(2, 150) = 6.05, p = 0.003, ηp2 = 0.08),说话唤起程度越高,且显著大于不熟悉歌曲(p = .001),熟悉歌曲居中。对比“重聚“阶段,说话和熟悉歌曲条件下的唤起增高(p < 0.001, p = 0.005),不熟悉歌曲条件则没有显著变化(p >0.001)。
养育者行为
养育者在说话条件下更多的碰触婴儿,在熟悉歌曲条件下更多地使用有节奏地动作和微笑,不熟悉歌曲次之,说话条件最少。
四、讨论
综合行为和皮肤电指标研究者得出,养育者哼唱婴儿熟悉的歌曲能够最有效地环节婴儿的痛苦和压力。婴儿在面对养育者无表情、无回应时压力水平上升,表现在更高的情绪唤起水平和更强的负性情绪表现。而在养育者哼唱熟悉的歌曲后,婴儿认出自己最喜欢的歌曲且情绪转变为兴奋。无论熟悉程度,歌曲总体比语言更能够抚慰婴儿痛苦的情绪。这可能是由于歌曲有更强的规律性和重复段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面无表情”环节后带来了较好的可预测性,使婴儿恢复了熟悉感和掌控感。另外,养育者在不同安慰方式中的互动行为也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安慰效果的差异。
参考文献:Cirelli, L. K. , & Trehub, S. E. . (2020). Familiar songs reduce infant distres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解析作者:夏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