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网
财经网微信,用财经思维勾搭一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美国一客机遭枪击!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网

当前中国电影烂片为何这么多

财经网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6-24 20:16

正文


最近冯小刚在上海电影节上开炮,称目前国产片垃圾电影遍地是因为垃圾观众。之前笔者分析了冯小刚搞这个大新闻是大大的不妥,但抛开他的身份不谈,他这话到底有没道理?也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其实关于中国电影的现状,冯小刚的这番话很有代表性,网上有一种论调叫“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电影”,说明有很多人还是挺赞同冯小刚。


那么,中国电影目前烂片横行,这口锅,真的要咱们观众背?


首先,笔者要旗帜鲜明地表示,这个锅,还真轮不到咱们观众背。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又是如何而起?


这一切,需要从头说起。


         中国电影市场化1.0:

《英雄》埋下后来过渡营销种子


中国电影市场现在是一个每年约500亿的巨大市场。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到世纪之交,中国电影市场每年票房都徘徊在10亿左右。全国大多数城市的老式电影院全部关门歇业,只有北京上海几个大城市还有电影市场。那会儿大家看的基本上都是好莱坞大片,国产片那会儿一年没几部能看的片子。大家都说中国电影已死。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电影人都在想怎么办?怎么办啊,救市啊。怎么救?张艺谋站了出来。2002年一部《英雄》横空出世,大导演,大明星,大场面,人民大会堂首映,营销力度也够大气,最后票房2亿多,创造国产片历史。市场也确实被炒热,改变了过去国产片寒碜的形象,张艺谋功不可没,也开启了中国电影市场化浪潮的开端。


《英雄》创造了国产电影票房纪录,在国产片低迷期救市有功(图/豆瓣)


《英雄》打响了开门红,张艺谋后面再接再厉,陆续推出了《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国师”当然救市有功,但是中国电影后来的很多毛病也是在他这埋下的。


众所周知,《十面埋伏》和《黄金甲》的口碑不怎么样,故事情节着实有点雷人,但是凭借着大场面、大明星,国师的电影一出,必然是年度最受期待的电影,营销也是铺天盖地,票房也都好得出奇。在那几年,年底贺岁档看一场张艺谋的电影似乎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对,就是文化现象。看电影已不单单是一种电影消费,而是成为了一种全民文化狂欢。媒体上,周围的朋友圈,到处都在说这部电影,你不去看一下,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聊天。


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影质量已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把电影营销成一种文化现象,把电影话题炒作起来,把观众的目光都吸引过来,比电影本身重要。


这么几年下来,从张艺谋开始,后面的陈凯歌,包括冯小刚,还有香港北上的吴宇森等导演,都是有样学样。一定要拍大片,请大明星,但是电影质量都不是太好,然而票房都不错。以至于中国电影市场慢慢形成了一种错觉:就是拍电影一定要会炒作,话题度起来了,票房自然好。


这种情况,从2002年的《英雄》、2003年的开始,一直到2008年的《赤壁》、2009年的《建国大业》,笔者称之为中国电影市场化1.0时代。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市场票房还没到100亿,除去引进片,国产片的市场其实很小。再加上市场刚起步,才开始学人家好莱坞玩商业片。因此那会儿国产片质量整体不够高,观众能选择的余地也少。但客观情况就是这样,既不能太责怪导演们欺骗观众,也不能说观众就爱看雷人烂片。只能说市场还没发展起来,大家都凑合凑合吧。但中国电影不重质量,过度看重营销的毛病已经那个时候埋下,一直影响到现在。


          中国电影市场化2.0:

资本力量制造流量明星搞坏市场


2010年中国电影市场突破100亿,目前接近500亿,这是中国电影市场化2.0时代。由于中国经济腾飞,带动了电影市场起飞,这是一个奇迹。放眼全世界从来没有哪个电影市场有过这种发展速度。


这个奇迹值得我们骄傲。但市场如此膨胀,带来的也不会全是好事。看到电影市场如此赚钱,从2010年开始,有大量资本热钱进场试图浑水摸鱼捞一把。目前中国电影最有声势的制片公司,包括万达影视、乐视电影、阿里影业在内,几乎都在这一时期成立。其它不知名的电影公司更是如过江之鲫,比比皆是。这是中国电影野蛮生长的初级阶段,在这个时期,总会有一个相对混乱的过程,泥沙俱下,良莠不齐。


有太多的资本力量涌了进来,它们都想赚钱,市场被搞乱了,规矩被搞坏了,网络水军、小鲜肉、天价薪酬,全部是互联网时代,也就是这两年才发生的事情。这才是近两年中国电影烂片横行的根本原因。


而这一切无非是延续了《英雄》开启的明星炒作模式。只不过是把炒作的对象从以前的明星演员换成了今天的流量明星。之所以要换,一是因为之前的明星身价水涨船高,而流量明星大多掌握在资本手中;二是要适应网络时代需求,推陈出新,满足90后新消费主力军的潮流需求。所以,这些流量明星主演的烂片大多集中在国产青春爱情片,具体以《小时代》、《栀子花开》为代表,就是看准了年轻粉丝们的消费力。


另一方面,这些靠话题炒作和过度营销的烂片还能取得高票房,也是由于这几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太快,而新一批合格的电影制作人员还没有成长起来,远远满足不了迅猛发展的市场速度。这就给了那些靠话题营销的烂片浑水摸鱼的机会。笔者对此有个比喻,就好比一个餐馆突然涌入了太多顾客,好的厨子只有那么多,怎么办?当然只好让某些顾客吃“猪食”了。


资本力量的恶还体现在,它们有巨大能量影响院线排片,让流量明星主演烂片占据超高排片比例。网上有一种论调指责观众不支持《海洋天堂》、《倭寇的踪迹》等优秀国产片,也是烂片横行的一个原因。但问题是,这些电影大多在院线悄无声息上映,又默默无闻下映,观众连听都没听说过,又怎么去支持?


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对此,李宗盛在一次音乐访谈中的话很有道理,“你喂他猪食,他就变成猪。”


2016年李宗盛在台北金曲音乐节论坛上发言,称“喂观众猪食,他就变成猪”(图/天下杂志)


但资本热钱进入中国电影市场,是不是全是坏事?也不见得。因为此前很多默默无闻的优秀电影人有了更多拍电影的机会。比如《海洋天堂》导演薛晓璐,后来有机会拍摄《北京遇上西雅图》系列;徐浩峰也拍摄了《箭士柳白猿》和《师父》。逐利是资本的本性。资本本身是个工具,它既能推动市场的发展,也可能搞坏市场,这方面监管方不能缺位,要更好引导资本,同时要限制资本过度干预电影市场。


总而言之,中国电影这些年烂片横行,恐怕是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也和过往历史有一定关系,是各种复杂的因素,共同造就了今天这个局面。这个市场的所有参与者,或多或少,都有责任。监管方,有没有责任?电影制作方,各位导演和演员,有没有责任?观众,有没有责任?都脱不了干系。


但无论如何,观众的责任肯定不是主要的。冯小刚,他一不敢骂监管方,二不敢骂背后的金主和他自己,把锅都甩到观众头上,柿子捡软的捏?很没有道理嘛。


中国电影市场化3.0时代:

        事情正在起变化


关于电影市场消费主力代际变化,好莱坞有个说法,叫做7年一个周期。意思是每过7年,就有一批新的观众群体成长起来,电影市场必须要有新的潮流来适应新观众群。

这话有点道理,据有关研究,电影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集中在22岁至30岁左右的年轻人。每过7年,这群主力观众就会换一茬。中国电影市场化的历史也很符合这个说法。从2002年到2009年左右是一代;2010年到2016年左右又是一代。从今年开始,电影市场的潮流又该变一变了。

所以说随着看的烂片越来越多,到底是吃一堑长一智,观众没有以前那么好忽悠了。从2016年暑期开始,流量明星越来越不好使了。不管是吴亦凡的《夏有乔木雅望天堂》还是最近黄子韬《夏天19岁的肖像》,票房是越来越差。而且,似乎观众对流量明星的厌恶,迁怒到了其它国产片。今年上半年在春节档之后,国产片几乎全军覆没,就算是《记忆大师》等口碑尚可的电影,最终票房离预期都有一段距离。

与此同时,那些真正质量突出,口碑出色的电影越来越受观众追捧。2015年的《大圣归来》创造了中国电影历史上首例由于口碑出色而逆袭同档期其它热门影片的例子。后来的《夏洛特烦恼》、《湄公河行动》,包括今年的现象级电影,一直热映到现在的《摔跤吧,爸爸》,这些成功案例说明,观众的口碑对于电影最终票房越来越重要。


《大圣归来》和同档期影片票房走势图(图/新浪娱乐)

笔者之前文章就曾指出,2016年下半年至今,中国电影市场正在发生变化,口碑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烂片骗钱的时代似乎快要到头了。

在一个行业野蛮生长的初期,总会有一个相对混乱的过程。只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奔。当那些不尊重市场规律,粗制滥造的电影再也不能赚到钱,他们自然会主动消失。而决定这一切的,就是广大普通观众的口碑。

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很可能我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也要看到,这些年来,我们还是涌现了一批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好电影。比起2010年以前,怎么说也是在进步。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其实说国产电影烂片横行,好莱坞又怎么样呢?它每年年产电影千余部,还不也是烂片遍地。当然人家优秀电影的总体数量超过咱们,这个也要承认。

其实电影市场也是二八规律,烂片多不要紧,烂片我们大多不会去看的嘛。关键是国产优秀商业片的数量一定要提高,这个需要监管方引导好市场,需要制作方努力拍好电影,也需要观众多支持真正的好电影。

给中国电影一点时间,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本文转载自观察者网 ID:guan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