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资事堂
华尔街见闻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交通广播  ·  “春捂”到底该“捂”哪儿?“捂”好这3处很关键 ·  6 小时前  
荔浦市融媒体中心  ·  每天走多少步不伤膝?“最佳步数”出炉:既得到 ... ·  昨天  
荔浦市融媒体中心  ·  每天走多少步不伤膝?“最佳步数”出炉:既得到 ... ·  昨天  
融媒吴江  ·  正大量上市,两男子吃进急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资事堂

谁是头部?银行理财子公司实力版图揭晓

资事堂  · 公众号  ·  · 2024-03-29 07:57

正文


作者 | 杨帆

编辑 | 袁畅


作为业界实力最为雄厚的理财机构,银行控股的理财子公司始终备受关注。

随着年报的陆续披露,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业绩、业务规模也逐渐出炉。

截至 3 28 日,此前规模排名前十的理财子数据基本披露完毕。

从数据来看, 2023 年,银行理财子的实力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规模上,股份行逆势“跑马圈地”,规模不断攀升;而部分国有大行的管理规模却遭遇缩水,净利润也遭遇“腰斩”。


01
股份行理财子 纷纷进击


2023 年末,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规模往往突飞猛进。

大家熟悉的行业龙头公司 招银理财 ,依然保持理财规模在 2.55 万亿元,也是业内唯一超过 2.5 万亿规模的理财机构。

此前规模排名第二的 兴银理财 ,去年管理规模继续大幅增长 8.18% 2.26 万亿元,与招银理财的距离越拉越近。

信银理财 异军突起,过去两年分别增长了 12.39% 9.6% 。截至 2023 年年末,信银理财存续理财产品规模达 1.67 万亿元,规模排名从第 7 名跻身前三。

此外, 2023 年, 光大理财 管理资产总规模较上一年末增长超 10% 13123.61 亿元,平安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同比上升 14.23% ,突破 1 万亿元。

国有大行中, 交银理财 的规模逆势上升,也较为明显(见下图)。

02

招银理财利润“领跑”


2023 年,理财子公司中,最赚钱的依然是招银理财

年报显示, 2023 年,招银理财的净利润虽然同比下降 11.22% ,但依旧实现净利润 31.90 亿元。

从招行年报来看,招银理财的净利润的下滑与招银理财产品日均规模同比下降有关。

截至 2023 年末,招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 2.55 万亿元,较 2022 年末的 2.67 万亿减少 1200 亿元,同比下降 4.49%

招行年报称,报告期内,招银理财按照“稳规模、调结构、提能力”的经营策略,推动价值循环链的高效运转。


03

信银理财赚钱能力见涨


除了 2022 6 月才开业,数据可比性相对较弱的民生理财。目前已披露的头部理财子公司中,只有 信银理财、工银理财、交银理财、平安理财的净利润实现了正增 长。

其中,信银理财最为突出。 2023 年,该公司实现营业净收入 34.80 亿元,同比下降 2.05% 。但实现净利润 22.55 亿元,同比增长 10.11%

据此前信银理财官网披露的信息,截至 2023 年末,信银理财存续理财产品规模 1.67 万亿元。

信银理财的崛起是全方位的:在产品端,中信银行资管业务构建包括货币、货币 + 、固收、固收 + 、混合、权益六大赛道及项目、股权两大特色的“ 6+2 ”产品体系。

在销售端,中信银行“线上宣传 + 线下推广”“机构 + 个人”的直销体系建设和“ 12+3+N ”的代销渠道建设,进一步完善销售渠道生态圈。


04

部分银行理财挑战大


2023 年,净利润下滑的较快的是国有大行的理财公司中的两家(见下图)。

但相关年报未给出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

不过,从数据来看,这些国有大行理财公司受规模变化的影响不小。

初步统计,截至 2023 年末,两家国有大行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规模缩水 10%~20% 不等。


05

全力拓展销售渠道


股份行规模上涨的背后,除了产品适销对路外,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渠道的大力拓展。

年报显示, 2023 年, 兴业银行连接了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