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夜光杯
《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创刊于1946年5月1日,是目前中国报纸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副刊。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夜光杯

花落了才结果

夜光杯  · 公众号  ·  · 2022-02-28 15:18

正文

花开了固然令人赏心悦目,但花落了才会慢慢结出果实。
在一家位于郊区的大型花店买花,一位戴着眼镜的老花农对我说:“我对每个客人都要说一件事,那就是,我卖给你们的不是花,而是一株植物。没有四季开花的植物,它之所以会绽开花朵,是因为要结出果实,花落了才会结果,这才是养它的意义与乐趣所在。所以,我种的花每一株都会结果,希望你们不是因为它会开花才侍弄它。”
我有些不以为然,如果不是为了卖花,为什么要取名为花店?如果不是为了买花,我又何必到花店而不是水果店?
应付了老花农几句话,我挑了几盆开得灿烂的花,转身离开了。回到家,我把它们放在显眼的位置,当那些姹紫嫣红盈满我的眼睛,我早已将老花农说的话远远地抛在了脑后。
每一天,我都精心侍弄着它们,让它们葱笼美好、生机盎然。转眼过了一个多月,我突然发现,那些美丽的花居然一夜之间都落了个干净,望着花盆中空落落的枝头,我心里竟有种说不出的失落。我把它们移到了不起眼的角落。
又过了一段时间,一天,品尝着饱满多汁水果的我,突然想起了老花农的话,不自觉地把目光移向了角落中的那几盆植物。我惊奇地发现,它们竟然真的结出了果。那是一种小小的、圆圆的果实,坠在细细的枝头上,葱翠欲滴,只是,因为它不是亮眼的红色而是静谧的碧绿,所以显得有些不起眼。
我把它们重新置于醒目的位置,看得久了才发现,它们远比那些花朵更加耐看。这些果实内敛而含蓄,典雅且从容,不为他人悦目,只为自身成长,沾染着更多的人间烟火气,像极了那些默默努力的普通人。
后来,我又去过老花农的店里,我发现,他卖的植物确实与众不同,每一盆都会结果,每一株都有生命。我和花农聊了自己的感受,他对我说:“你是懂得植物的人,也是尊重生命的人,把它们交给你,我放心,它们也放心。”
原来,他把每一株植物都当成了一个小小的生命体,尊重并爱护,怪不得他能侍候好这样一家大大的花店。
细细想来,老花农对待花草的态度也适用于每一个人面对世上的人和事。他并不知道,彼时,我正陷入工作上最难熬的一段瓶颈期。刻板单调的工作与飞扬奔腾的理想大相径庭,让我心中的花朵瞬间枯萎,每天都在纠结与磨折中度过,只能靠养些花草来排遣心中的郁闷。
老花农的话对我产生了巨大影响,那些开花后才结果的植物更是让我常常陷入思考。终于有一天,我明白了,原来人生不会一直鲜花盛开,若想结出丰硕的果实,那么,花开时的娇艳美丽只是铺垫,花落后的砥砺成长才是关键。
此后,我仿佛变了一个人,我不再好高骛远怨天尤人,而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很快,我在工作中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与乐趣,取得了一个个让人认可的成绩。
因为发现了被视为休闲的养花种草竟包含着厚重的人生哲理,我走出了那一段灰暗的人生时期。
看到我的巨大变化,同事们都问我秘诀,是什么让我如此热爱有那么些枯燥的工作?我告诉他们,我们养一株植物,不是为了它短暂的花期,而是为了它生生不息的成长结果,同样的,我们面对工作,也不是为了它让我们光鲜夺目,而是它会让我们感受一种责任感,感受一种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成就感。
是的,花开了固然令人赏心悦目,但花落了才会慢慢结出果实,这是一个人由浮躁跳脱向沉稳冷静的转变契机,也是人生得以拾级而上登堂入室的进身阶梯。


2020年是特别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逆行者勇敢担当,智识者发声鼓劲,普通人自律坚韧、守望相助……每个人都是平凡人,每个人都是英雄。“夜光杯”与读者朋友心意相通,以真实笔墨记录、陪伴,以真挚关切传递温暖与希望。

如今,我们从2019年11月至2021年4月的“夜光杯”稿件中,编选了74篇佳作,对应着“夜光杯”74岁,推出了《爱夜光杯 爱上海·2020》。

本书文章通俗却不粗俗,轻松却不轻飘,深沉却不深奥,尖锐却不尖刻,传递着真诚、美好、温润与善意。这也是“夜光杯”坚守的定位、文风与态度。我们真诚希望,“夜光杯”能为这座城市的软实力润色、添彩。

长按识别二维码可购买本书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可以在文汇出版社微店购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