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侧重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社会史、政治经济史,中共党史;历史学新书、新刊、论文;中央地方文献资源;以及很少有我们找不到的电子书。总之,专业是中国近现代史当代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田俊国讲坛  ·  【3月15日】田俊国老师线下公开课《教学引导 ... ·  15 小时前  
湖北日报  ·  即将开始查分! ·  16 小时前  
湖北日报  ·  即将开始查分! ·  16 小时前  
班主任家园  ·  DeepSeek预测:未来十年内最稳的十大“ ... ·  昨天  
黑龙江省教育厅  ·  《哪吒2》带给我们哪些教育启示? ·  昨天  
黑龙江省教育厅  ·  《哪吒2》带给我们哪些教育启示? ·  昨天  
邳州银杏甲天下  ·  事关2027年高考,省教育厅最新公告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新刊:《当代中国史研究》2019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 公众号  ·  · 2019-05-11 10:52

正文

本期目录

经济史研究

浅析1956~1966年中国的侨汇物资供应政策

齐鹏飞 张玲蔚 (4)

改革开放经验的初步总结和历史价值

——以1982年深圳经济特区贯彻

《中共中央紧急通知》为中心

张鹏辉 (17)

文化科技史研究

《1963~1972年农业科学技术发展

规划纲要》研究

王勇忠 (28)

抗生素研究与生产的“组织推动”:

全国抗生素研究工作委员会

李彦昌 (37)

外交史研究

1950~1954年中苏民航公司的成立、

业绩及其影响因素

李华 (49)

1959年以来中国政府应对联合国涉藏

活动的历史考察

郭永虎 (59)

国防与军事史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解放军驻厂军事代表制度

的建立与发展

姬文波 (71)

地方史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天津工人新村建设考察

王星晨 (85)

1958~1961年上海农民新村建设研究

吴静 周升起 (10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成果

中国与全球核安全治理

詹欣 (112)

人物研究

饶宗颐关于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研究

郑炜明 陈民镇 (124)

学术述评

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的议题与边界

宋学勤 李晋珩 (137)

论点摘编

新中国70年政治制度的发展

(151)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重大制度

创新与阶段性发展

(151)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特点

(151)

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国经验

(152)

中国技术创新四阶爬坡轨迹

(15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

发展的进程与经验

(152)

中国灾害史研究的历程、取向及走向

(153)

改革开放40年:军民科技融合的中国道路

(153)

1993~2018年中国峰会外交的发展进程

(153)

国史研究篇目索引
(154)
本期英文摘要
(156)



内容提要



浅析1956~1966年中国的侨汇物资供应政策

齐鹏飞 张玲蔚

摘要

侨汇物资供应政策是新中国在特定历史时期为了争取侨汇以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照顾侨眷、归侨生活而实施的一项举措,是新中国侨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956~1966年是侨汇物资供应政策发展成型的主要阶段。随着侨汇物资供应数量、标准、种类等的日臻完善,侨汇物资供应政策逐渐成为新中国争取侨汇收入的重要驱动力,在团结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同胞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归侨 侨眷 侨汇 物资供应 政策


改革开放经 验的初步 总结和历史价值

——以1982年深圳经济特区贯彻

《中共中央紧急通知》为中心

张鹏辉

摘要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初期,经济特区走私问题日趋严重。1982年1月11日,《中 共中央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厉打击走私贩私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深圳以贯彻执行该通知为契机,着手解决试办经济特区以来所暴露的诸多问题,并根据“特区第一位的问题是总结经验”的指示,总结试办经济特区的经验。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初始性总结,《深圳经济特区试办情况的总结报告》蕴含的全面改革思想、协调发展理念和问题导向意识,为当前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共中央紧急通知》 经验总结 深圳 经济特区


《1963~1972 年农业科学技术 发展规划纲要》研究

王勇忠

摘要

通过编制长远规划推动科技发展是新中国科研体制的重要特色。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要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为了系统解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问题,1963年3月,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制定了《1963~1972年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会后成立了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协调委员会,负责协调和处理农业规划落实中的综合性问题;各省、市、自治区加强了农业科普工作。“十年农业规划”确立的一些指导思想和研究方向对中国当代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农业 科学技术 十年农业规划 国家科委 科普


抗生素研究与生产的“组织推动”:

全国抗生素研究工作委员会

李彦昌

摘要

抗生素研究被称为新中国“科学活动合作精神的第一个成功的典型”。在上海抗生素研究工作委员会与北京抗生素研究工作委员会先后成立的基础上,全国抗生素研究工作委员会于1955年10月正式成立。该委员会的成立增强了抗生素研究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合作,提高了抗生素研究与生产的计划性,促进了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正确处理了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的关系,对我国抗生素研究与生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组织推动作用。

关键词

抗生素 全国抗生素研究工作委员会 “组织推动”


1950~1954年中苏民航公司的成立、

业绩及其影响因素

李 华

摘要

1950~1954年运营的中苏民航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两国政府根据平权合股原则共同投资经营的一家股份制企业。在运营期间,中苏民航公司在技术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经验、规章制度等方面为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苏民航公司安全运营并取得显著业绩的原因,除了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双方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以及新中国对外联系交往日益增多外,还与公司采取的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确定经济技术定额标准、加强安全飞行保证工作、建立干部职工全员学习制度等一系列安全运营措施息息相关。

关键词

中苏民航公司 运营 业绩



1959年以来中国政府应对联合国

涉藏活动的历史考察

郭永虎

摘要

1959年以来,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围绕涉藏问题与西方反华势力和“藏独”分裂势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的策动下,联合国大会先后通过第1353号、第1723号和第2079号涉藏决议案。中国政府主要通过外交交涉和宣传手段应对,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1991年以来,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合理利用联合国相关程序和规则,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多次挫败西方反华势力和非政府组织的涉藏反华活动,有效地维护了中国的核心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西方反华势力和达赖集团利用联合国策动“西藏问题”国际化的企图。与此同时,中国政府通过认真履行联合国框架下的相关国际公约义务,不仅宣传了西藏人权事业取得的重要成就,同时还驳斥了部分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以及达赖集团对中国西藏“人权状况”的攻击,为争夺国际话语权和主动权做出了重要努力。

关键词

联合国 中国 美国 西藏 人权事业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解放军驻厂军事代表制度

的建立与发展

姬文波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为监督工厂履行订货合同和进行产品的检验验收,军队向军工企业派驻检验代表。1953年9月召开的全军检验代表会议决定将驻厂检验代表改为军代表,并制定了《区域军事代表暂行条例》及《驻厂军代表暂行工作条例》,初步建立了军代表制度。随着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军代表的人数不断增加,职责范围不断扩大,军代表与工厂的矛盾开始出现。为改进军代表的工作,彭德怀代表中央军委提出了军代表工作的三项原则和十条措施。经过多年实践经验总结,《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厂军事代表工作条例》于1964 年10月正式颁布,推动了军代表工作的开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