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烯碳资讯
汇聚全球石墨烯及先进碳行业资讯,搭建全球石墨烯及先进碳行业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麦音乐  ·  我看见许许多多他人的面孔 ·  2 天前  
医药经济报  ·  首版丙类目录2025年发布,各地探索商保医保 ... ·  4 天前  
江苏药品监管  ·  江苏药品抽检工作获得国家药监局通报表扬 ·  2 天前  
江苏药品监管  ·  江苏药品抽检工作获得国家药监局通报表扬 ·  2 天前  
甘肃药品监管  ·  甲钴胺片吃一个月得停?其实真相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烯碳资讯

柔性OLED能否成为石墨烯的杀手锏应用?

烯碳资讯  · 公众号  ·  · 2018-05-23 15:28

正文


小烯导读


近日,一条关于石墨烯柔性触控模块与柔性OLED相结合的消息,似乎让人看到了石墨烯可能获得大范围应用的新希望。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柔性OLED能成为石墨烯的杀手锏应用吗?

被誉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被残酷的现实拉下了神坛。去年,以石墨烯为主营业务的企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面临沉重的生存压力。近日,一条关于石墨烯柔性触控模块与柔性OLED相结合的消息,似乎让人看到了石墨烯可能获得大范围应用的新希望。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柔性OLED能成为石墨烯的杀手锏应用吗?


石墨烯柔性薄膜太骨感

据了解,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基于石墨烯导电膜制作柔性触控模块。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柔性触控模块与柔性OLED显示屏之间的贴合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行相关的性能测试。今年2月,这款柔性触控显示原理样机还入选参加了工信部“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2017成果汇报展”。似乎石墨烯导电膜离柔性OLED越来越近了。


实际上,柔性触控模块的导电膜拥有多种技术路线可供选择,例如ITO、Metal Mesh、石墨烯、纳米银线、纳米碳管等,石墨烯导电膜只是柔性触控模块解决方案的选择之一。


目前,ITO导电膜技术十分成熟,成本低,全球产能巨大,ITO在显示触控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近四五年来,纳米银线和Metal Mesh一直试图挑战ITO霸主地位,都没能如愿。如今柔性OLED产业正在兴起,特别是折叠屏有可能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内逐渐流行起来,这给Metal Mesh和石墨烯导电膜一些机会。


折叠屏对弯折性能有一定要求,ITO虽然可弯曲,但是弯折性能并不好,容易皲裂,Metal Mesh和石墨烯导电膜在弯折性能上更具有优势。此外,折叠屏弯折部分面板之间的距离比较近,需要比ITO导电性能更好的材料来降低阻抗,提升性能,这同样给Metal Mesh和石墨烯导电膜留下了生机。


据报道,韩国发现了一种制备大尺寸石墨烯薄膜的方法,并制备出了高纯度石墨烯薄膜,并成功地贴在透明可弯曲的聚合物上,制成了一个透明电极。但是石墨烯导电膜并不如Metal Mesh成熟。相关文献也指出,CVD法制作的石墨烯透明导电膜的尺寸受制于设备性能,难以实现大面积透明导电膜的制备和薄膜的无损转移,同时大规模生产所需的成本高。 二维碳素相关负责人指出,石墨烯目前面临三大难题:工序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人力成本高;没有成熟的产业链条,采购成本较高;大面积制备难度大,生产良率低。物料、人力成本高,良率低,推高了生产成本,石墨烯导电膜缺乏市场竞争力。 怪不得有人说:“石墨烯太高大上了,用来做导电膜简直就是杀鸡用牛刀。”


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史浩飞也指出,目前,基于石墨烯导电膜的柔性触控模块和柔性OLED显示屏的融合在全球石墨烯领域都还处在前沿研究阶段,技术难点在于如何让石墨烯在OLED上实现更高效的应用。


石墨烯急需杀手锏应用

柔性OLED对于石墨烯企业来说还属于远水,并解不了近渴。石墨烯企业正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2017—2018年中国石墨烯发展年度报告》研究了沪深两市26家石墨烯概念重点上市企业和16家新三板石墨烯重点企业,报告显示,以石墨烯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仍处亏损状态,扭亏压力较大。


为了扭亏为盈,石墨烯企业都在探索新应用,创造新的赢利点。《2017—2018年中国石墨烯发展年度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石墨烯在复合材料、锂电池、热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已起步,触摸屏、加热膜、远红外理疗产品、防腐涂料等成为企业关注重点,柔性显示、传感器、超级电容器、半导体器件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仍在探索。


据二维碳素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它们主要盈利来源是加热理疗市场。石墨烯在性能上有一定优势,但是成本比碳纤维高,目前只是下游厂商的选择之一。所以对于石墨烯企业来说,加热理疗只是入门级的应用市场。


他进一步透露,它们还利用石墨烯研发传感器,已经完成实验室产品,初步具备量产的能力。但是还需要和下游应用企业配合,不断改进产品。因为它们的产品属于新品,需要下游应用厂商反复测试、反馈,然后不断改进,才能进入应用端。


但是现在石墨烯技术并不十分成熟,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虽然石墨烯性能具有优势,但是价格比竞品高出一大截,少有人买账。专家指出,石墨烯的潜力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他正在尝试将材料推向极致,只有这样才能在应用上找到石墨烯的独特性。


随着石墨烯制备、生产技术的日益成熟,石墨烯应用市场才可能逐渐被打开。一位行业资深人士指出,石墨烯如果要真正发展起来,还需要一个杀手锏的应用,这个应用不只是一个升级版的应用,而是一个正在更新换代的应用。但是目前石墨烯杀手锏的应用并不是十分明朗,所有的企业都在摸索中。(来源:中国电子报)


相关阅读:

柔性透明导电膜技术发展三大趋势

综观以上几种 柔性 透明导电膜技术发展,在可挠、光穿透、导电三大特性都有一定的开发成果,以下就从材料特性、量产制程、技术成熟度探讨其未来发展。

  • 材料特性

导电度与光穿透度是柔性透明导电膜最重要的光电特性,高导电度下仍然能维持高光穿透度是产品发展的趋势。

为比较前述几种柔性透明导电膜技术,笔者以近几年各研究单位发表的面电阻与光穿透度成果来评价各种柔性透明导电膜技术,如图12所示。

图12 以面电阻与光穿透度来做评价各种软性透明导电膜技术

由该图可以发现,若以光穿透度大于80%为规格,在电阻大于100Ω/sq,上述各技术都能达到需求; 但是到100Ω/sq以下时,石墨烯与奈米碳管就必须以真空法成长,再以转移技术成膜方能达到需求。

导电高分子与金属网格、金属网络可以达到此规格,而10Ω/sq以下,就只有金属网格与金属网络可以符合。 其中奈米银线网络在100Ω/sq以下,甚至更低都能显现出优异的特性,这是由于银的导电特性极佳,少量的奈米银线即可达到低电阻与高穿透度的光电特性。

  • 量产制程

量产制程的复杂度与软性透明导电膜的成本息息相关,上述几个柔性透明导电膜技术的量产制程解析如表1中所示,薄金属膜与氧化物/金属薄膜/氧化物都是真空镀膜制程,设备与制造成本最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