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杯火了,但这样一款受限于季节周期性的单品,能火多久?
横向对比来看,国内市场冰杯消费增长空间很大。相关预测数据显示,我国冰杯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在2026年达到630亿元。据智研瞻产业研究院相关数据,日本便利店一次性冰杯的年消费量高达25.7亿杯,比瓶装水卖得都要好。在韩国,冰杯同样是便利店销冠产品。日韩冰杯销量为国内市场规模提供了参考坐标。
但冰杯利润极其有限。虽然被吐槽为冰杯刺客,一杯冰杯价格足够购买一杯蜜雪冰城柠檬水,若干根低价冰棍,但实际上,冰杯利润空间并不高。
农夫山泉城市负责人向Tech星球表示,农夫山泉冰杯价格比较透明,一箱160g、24杯的冰杯,一级经销商批发价为42元,销售给二级经销商批发价60元,利润不到20元。二级商最终批发给各个销售终端,销售终端零售价96元,各级经销商利润带差不多为20元左右。
每一个4-9元的冰杯,成本可能不超过1元,但加上运费、电费、人工费等各种费用,平均到每一级的经销商利润并非暴利。
蜜雪冰城部分城市门店下架冰杯新品,利润低或许也是直接原因之一。有分析表示,总部与加盟商在冰杯上的利益并不完全统一,总部希望打造夏日爆品引流,跟便利店抢生意,但对加盟商而言,1元冰杯可能属于费力赚吆喝,利润低,还影响正常出餐效率。此外,还有可能影响门店客单价。
从整个行业天花板来看,自制冰饮天花板比较低,未来可持续性存疑。一位蜜雪冰城加盟商表示,消费降级时代,冰杯火是必然,但其本质在“杯”不在冰。一瓶可乐+冰杯,成本不到6元,远比麦当劳肯德基9-12元的大杯性价比高。与此同时,年轻人DIY风潮最重要的是“杯”的仪式感。但年轻人的喜好瞬息万变,建立在新鲜感之上的商业,用户忠诚度极低,充满了不确定性。
冰杯拉高客单价很难,虽然冰杯存在一定的优势,不易融化,但它不像奶茶、咖啡一样,可以通过不同配料将产品定价拉高至20元左右。冰杯价格锚点已经限定在4元左右,一旦超过消费者心理预期,大家可能便会转向其他性价比更高的饮品。
此外,冰杯虽然为冷冻食品,但也有保质期,通常为一年。产品一旦具有保质期,便意味着存在一定风险。冰极限经销商表示,卖不出去的冰杯,最后的结局是销毁,丢进垃圾桶。
“风险挺大”,该经销商做冰淇淋十几年,每年进几十万的货,连着冰杯一起销售,算是他的增值业务之一。据他讲,每年都有亏损的。而且现在行业特别卷,进入的玩家增多,包括冰淇淋的厂家也在做冰。
随着农夫山泉等大企业的涌入,冰杯行业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盈利的难度将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