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农参
看农参,读懂农业品牌。16万农业主管干部的决策参考,100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产融平台,3000万中国农业品牌经营者的精神家园。每日分享实践案例、商业洞察、行业研究等。并聘请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担任总编辑,提供理论支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话区块链  ·  以太坊和Solana哪个更像当年的EOS? ·  昨天  
疯狂区块链  ·  怎么提升自己的能量? ·  23 小时前  
疯狂区块链  ·  如何才能不返贫? ·  昨天  
疯狂区块链  ·  今年楼市不会好的三大原因 ·  2 天前  
二郎专注互联网  ·  小白不知道的 web3空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农参

农参专家直通|刘景芝:在产业振兴中探索“土味”与“特色”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农参  · 公众号  ·  · 2024-07-20 10:30

正文



导读
农参专家直通 栏目由农参专家委员会指导。农参专家委员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相关机构院校的专家联合发起,旨在践行总书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重要指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共同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今天,栏目聚焦 北省委党校 (河北行政学院)经济学 教研部副教授刘景芝 的文章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的地理特质孕育了大批的乡村“土特产”,各地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深耕“土”的资源、走好“特”的路子,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食品、特色手工等乡土产品,探索出了一条“土味”与“特色”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成功推动部分乡土产品驶上产业化快车道,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价值转化,提升了“产”的效益,正逐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也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乡土特色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活水”动力。 农业仅仅依靠传统常规的生产力水平提升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通过新质生产力赋能乡土特色产业,为“土特产”加装“新引擎”,加快发展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大力提升“土特产”的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着力延伸乡土特色产业链条,树立乡土特色品牌优势,推动形成产加销、贮存服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深入挖掘开发乡村价值功能,将乡土特色产业发展成为乡村富民的大产业,充分激发各地乡土特色产业竞相迸发的发展活力,真正把“土特产”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乡土特色产业发展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深刻把握我国居民食物结构调整的变化趋势,牢牢树立大食物观,全力抓好传统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同时,积极挖掘和培育乡土新产品,完善乡土特色产业产销链条,形成多元化的乡土特色产品供给体系。加快新“土特产”培育。聚焦各地农业资源禀赋,顺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抓好传统优质农产品供应,利用现代化技术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土特产”新品种研发,促进品种结构迭代升级,提升产品营养结构,争取更多优质农产品打入高端市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鼓励农户开展农产品跨区种养、错季生产,推动农业由传统种养向设施农业转变,在育种、栽培等多环节技术赋能,突破自然条件限制,推动更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土产品走出传统农业主产区、融入全国大市场。强化“数商兴农”。加强数字技术应用,提升乡土产品数字化、智能化能力,构建乡土产业链数字化新生态。按照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要求,加快完善农村冷链仓储、冷链运输、冷链配送网络,培育一批“小而美”的农村电商特色品牌,促进更多“土特产”线上线下热销。
乡土特色产业发展要走融合发展之路。 聚焦农企合作、产业特点,依托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新业态,丰富农村产业结构,打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创新发展模式。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增强农业园区载体功能,以要素的相对集聚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共同培育优质品种、推广现代种植技术,最大程度促成农技农机农艺集成配套,持续推进乡土资源价值转化,达到农户增收益、企业增效益和国家增税收。强化产业集聚。注重科技赋能,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着力补齐特色产业发展短板,大力推广良种良机良法,推动乡土产品向产业链后端或第三产业延伸,实现集成化发展。深化产销对接合作,构建特色农产品分级布局、分级包装、分级销售机制,推动乡土特色产业驶上产业化快车道,探索形成联村成片的乡土特色产业抱团发展的新格局。加快农文旅融合。着眼现代元素应用和农文旅融合发展,抢抓休闲观光、健康养生和乡土文化等消费机遇,深度挖掘乡土特色产品价值,开发系列乡村特色文创产品,提升土特产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农村,体验乡村生活。
乡土特色产业发展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各地要立足本地区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坚持高端谋划,加强科技专家指导,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推动乡土特色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在推动乡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出经验作示范。突出绿色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顺应绿色消费趋势,借助“土”味优势,深入挖掘乡村“土特产”资源,强化农产品技术规范推广,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绿色生产,打造一批国家级乡土特色产业示范区,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发展驱动力显著增强。打造乡土特色品牌。
做大做强乡土特色产业,品牌不可少。 采用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标准和方式,加快把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梯次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的制定修订工作,提升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探索乡土特色品牌向公用品牌转变方式,努力形成农产品品牌矩阵,助力更多的农产品实现从“卖资源”到“卖品牌”。提升生产者技能。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高技能农技人才将为乡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聚才用贤,加强对乡土特色产业规划和引导,加大向农村地区派驻科技人员的力度,成立技术专家团队,加强政策培训,严把农业生产技术关,指导更多农业生产者共同发展乡土特色产业,鼓励并扶持“新农人”创业、练就兴农本领,激发乡土特色产业发展创新活力。

作者:刘景芝
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来源: 农民日报 2024年06月22日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往期回顾

【原创首发】

铁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更是“民生工程”

铁丁:打造“久经考验”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铁丁:“农产品”变“商品”是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

铁丁:吹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年轻化的号角

特稿|预制菜还搞不搞?!政策大起底!2024年风向如何?

特稿 | 车厘子销量暴增50%打败砂糖橘,从年货看消费市场变革

【农参专访】

梁顺俭:创办牛肉拉面大学、产业惠及近10万人,兰州拉面香飘50余国的两大“杀手锏”

头雁故事会 | 张虎:从0到25亿,农业要精耕细作稳步发展

农参专访丨郭旭:齐齐哈尔烤肉要“走出去”才能成为富民产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白话区块链  ·  以太坊和Solana哪个更像当年的EOS?
昨天
疯狂区块链  ·  怎么提升自己的能量?
23 小时前
疯狂区块链  ·  如何才能不返贫?
昨天
疯狂区块链  ·  今年楼市不会好的三大原因
2 天前
二郎专注互联网  ·  小白不知道的 web3空投!
3 天前
亿邦动力  ·  阿里巴巴出了一份新零售研究报告
7 年前
南周知道  ·  没有吃瓜群众,只有吃西瓜籽群众
7 年前
文学家  ·  迟子建:光明一瞬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