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大桥能不能取消收费?
青岛地铁建设的进度如何?
新机场的配套交通有哪些?
这些你关心的问题,官方回应啦!
市政协副主席赵铁军:
青岛市内的胶州湾高速通行费能不能由政府承担,取消收费,取消收费站?
刘建军:
胶州湾大桥调价的问题我们正在研究,大桥降价可以吸引一部分隧道车流,降低隧道的通行压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桥隧联动的收费价格研究。此外,青银高速机场到市区段继续保留5元钱的收费标准,是为了要保持一个青岛市区到机场的快速通道。
市委常委、统战
部长王久军
:
地铁已开通了4条线路,其他线路将陆续建成通车,青岛已进入了公交地铁换乘出行新时代,应更好地优化地上、地下交通衔接,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城市病”,更好地方便市民出行,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考虑?
刘建军:
已经开通的4条线路中,2号线和3号线集中在主城区,开通以来,香港路南部的交通拥堵状况得到较大缓解。同时,有很多公交线路的乘客数量下降,为避免空驶、浪费资源,下一步,
和地铁平行、跟地铁抢客源的公交线路原则上要减少,和地铁垂直的、接驳地铁的公交线路要增加
,充分发挥两方面的互补作用。近期,我们对太平路周边的公交线路进行了优化,一些线路缩短了长度,一些线路被取消,以充分发挥地铁的作用。目前,市交通运输局已牵头制定地铁和公交接驳导则。下一步,将结合地铁的开通,让地铁和公交更有效地衔接,更好地方便市民出行。
刘建军:
西海岸地铁建设正在提速,1号线正在建设,今年即将启动建设的6号线全部位于西海岸,2号线也预留了过海延伸至西海岸的条件。
未来,随着1号线开通、2号线西延段建设,东西两岸的联系会更加顺畅,实现北岸城区、东岸城区和西岸城区的快速通勤,将对西海岸人才引进起到重要作用。滨海地下道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我们也有一些考虑。
副市长闫希军:
胶东国际机场马上就要转场,在综合交通配套方面的进展情况如何?转场以后如何持续完善机场周边交通配套,更好地支撑保障新机场的转场运营?
刘建军:
胶东国际机场的道路建设进展顺利,
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李王路、春阳路三条道路计划于8月底建成通车
,河套到双埠将由现在的双向四车道拓宽到双向八车道,现有道路正在进行提标改造,一系列配套道路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张希田:
整个新机场转场涉及到的工作非常多,其中交通运输领域主要是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
新机场周边路网的规划建设,目前已经处于收尾阶段
;另一个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组织运力的保障,各部门正密切配合衔接,能够保障机场转场的需求。新机场2022年预计旅客吞吐量的峰值是3600万人次,平均每天的流量是9万人次左右,机场的配套道路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快速路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关于特殊天气的影响,我们对前五年的极端天气下高速路封闭的情况做了一个大数据的分析,每年因为天气原因导致高速路封闭平均是在27天、200个小时,经过论证和研究,通过加强管理,运用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这个时间完全能够缩短1/3。在运输方式上,
新机场将拥有长途短途的专线班线、公交、出租、社会车辆、地铁、高铁以及市域列车等多种方式
,完全可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刘红军:
地铁是青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服务胶东机场的8号线建设进度以及周边的交通配套,还有地铁1号线、4号线目前的进展如何?
贾福
宁:
8号线目前总体是在按计划推进,现在主要的不确定因素就是海底段。
我们的专家团队正在密切跟进,争取能恢复到原来的计划,每个月推进202米
,力争2020年6月份实现北段通车
。如果施工条件不允许,我们也要全力以赴赶进度,北段通车时间可能就到了下半年。1号线和4号线按照计划进度推进,
1号线土建已经完成80%
,已经开始铺轨了,即将进入设备安装和装修阶段,
计划2020年底通车
。
4号线目前正在土建攻坚阶段,计划2022年通车
,形成贯穿市区中部的东西向骨干线路,与8条线路换乘,设换乘站12座,覆盖众多人口密集区和客流集散点。
刘建军:
对青岛来说,正在建设的胶东机场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支撑。未来,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会比现在的流亭机场还要大。方案中提到,组织研究胶东机场二期工程启动时序、远景发展用地规划,完成二期土地征用,启动二期工程前期工作。我们计划2021年就要启动二期研究。根据测算,
到2022年左右,胶东机场的吞吐量会达到3600万人次左右,所以需要提前考虑机场的二期研究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