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上期在“
一个中年编剧的悲怆独白
”
(点击回顾)
一文中,我们谈到了创作者“心灵的贫瘠”,“原动力的丧失”以及所面临的“技巧困境”,本期沙颂老师就主要来跟大家探讨一下,技巧之外,编剧还需要什么?
“
生命有各种关口,要闯过去
。” —— 写剧本同样是如此。
希望处在各种焦虑和困惑中的你们,都能因此得到一些启示,看见一些微光。然后,最重要的,还是要好好地写下去。
技巧之外我们还需要什么
—— 兼与中年同行切磋 (下)
让我们的剧本有意义
首先,我们要记住,写剧本,除了谋生,还是为了让世界更美好。
我们写的每一个剧本,它拍出来,播出来,它就作用于社会,通过观众传达了我们编剧的生命信息,
我们给这个社会提供了一面镜子,一个看自己的角度,我们展示了一种生活,我们应该让它有意义,有一种美好的意义
;
即便是我们写的剧本没有被人家付款,没有拍摄,我们的作品存在电脑里了,永远。它依然是作用到了我们自己的身上。我们通过写作那些人和事,梳理了自己,表达了自己,那好比是跟自己的一次对话。我们有没有写出美好的人和事物。剧中人是我们的镜中我,
我们看到剧中人,也就看到了自己的某些侧面,看到了我们对生活的理解把握到底到了什么境界,我们满意于这个层次吗?
我们是否写出了有意义的人和事物?
如果我们笔下流淌出的文字是有意义的,说明我们自己的意义所在;如果我们写出了一堆无意义的东西,我们的内心是否也是无意义呢?
让世界变好,或者说有意义,这是写剧本的基本要求吧?不然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一行?
编剧要解决除了谋生之外为何写作的问题
我看一个同行的线上问答,她说希望把自己的三观传达给观众。我想这是特别好的提法,善莫大焉。但如果我们自己的三观就不怎么样呢?我说了编剧们的三观是很可能问题偏多的,因为没问题,太正常了我们都成不了编剧。
编剧传递自己的三观就是放毒吗?绝对不是的,不能这样说。我们努力写出来的,绝大部分是美好的,善良的。
但不妨碍说,很多好的东西,我们认识不到,我们深处迷雾而不自知。
经常表现出来的,就是我们价值观模糊,混乱,甚至说,在长期的压制中,我们变成了没有价值观的人。
我们从来没想过,没有尝试过强烈表达自己的价值观。我们的内心在灰尘角落,我们没有正视过它。现在我们需要把他们擦亮了。
我们要认真考虑了,我们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究竟是什么?
敢不敢写下来,敢不敢跟你周围的人讨论?敢不敢让人评价,你的价值观,是否已经是被人们抛弃的?是不是远远低于社会平均线了?虽然我们自我感觉好,但把一件事情的看法讲出来,会不会吓自己一跳,原来我是这么老套,这么没有进步?这么蒙昧原始?
可能会的。
长期没有价值观,听别人的,会掩盖很多问题。问题之一就是自己的价值观处在停滞不前的水平,那些很不好的价值观藏在心灵角落里,其实正是它们让我们可笑,写不出好看的人,看好的故事。
要寻找自己的价值观了,发现了问题就要学习了!
这是编剧必须解决的问题,从没有价值观,到甄别自己的价值观,到提升自己的价值观,这跟提升生命一样的重要。
价值观的提升才能提升剧本的质量。
我们这个社会长期被文化钳制,不许发育。特别是不许探讨小三的合理性。其实除了那些性瘾者,不断换女人上床的那种男人,其他有小三的,都是有很深刻的理由的,不是说为出轨和背叛婚姻辩护,这永远不可取。但每个人都有误区,不让说,大家不会变得更好。我们这个文化不让说,不许讲。特别是电视剧里,女主不能是小三,小三绝不许有好报。整个社会对小三有一种宗教法权那样的人神共愤。在街上几个妇女,捍卫正室的权利,打小三,扒光,轮番踢打拍照。这都有强大的民意合理性。只要是小三就该打,正室的权利就应该被捍卫。连十几岁的少女,也充满了有朝一日自己结婚后被小三夺走丈夫的恐惧焦虑。
探讨的东西多了,观众会明白了新的道理。所以电视剧会脱颖而出。所以,观众会觉得不一样,你讲的东西不一样!
不一样才有看的必要啊!
这也就是说,为什么我们要寻找价值观,要打磨自己的价值观了,军队要解决为谁打仗的问题才能打仗,
编剧要解决除了谋生之外为何写作的问题。
而升级了价值观,必然会提高我们的剧本。
因为眼界变了,批判的武器变了,看到的人和事物都变了!剧本也必然会变,变得更有意义,更能服务于世界。
不再是没有价值观的大厨师,我们有了写作的价值体系。这是升级了,上台阶了。
写不出来,就去拥抱生活吧
珍惜生命,那就要知道,任何一个生命都需要营养。
所以我们要热情地拥抱生活,过好每一天的日子,日常的现实中的日子,不放过任何一个跟亲人,跟社会亲密接触的机会。我们不能回避生活中的各种事情,琐事,跟政府机关打交道吵上几架投诉他们几回,跟幼儿园阿姨谈你的孩子,坐坐公交车跟司机聊聊;你家里亲属的各种事情,如果能,真心的参与一下;各种社会公益,也可以成为一份子。你朋友吵架,要离婚,你的前同事要自杀……你可能遇不到啊。如果遇到了,要去管管,管完之后你要思考,千千万万要思考。
哪怕你去应聘,认认真真打上一两年的工,收入可能低了,可是你至少再写相关的职业剧,你不再陌生了,人情冷暖职场政治的故事,你能积累多少?
我们的前半生不处在高满堂老师那样的时代,我们也没有形成刘和平老师那种大的关于天下的思维格局,没关系,这是一个讲求平和的时代,和平的故事到处都有。
写不出来,就去拥抱生活吧!
不然我们哪来的营养?这些话对于年轻编剧同样重要,你年纪轻轻学了编剧,然后就一个个的接着活儿,你成了社会上一个很特殊的人,你都没有了应付社会的能力,你年纪轻轻就成了隔绝与社会的宅男宅女,你从哪里了解生活?你有原力吗?没有啊。
珍惜生命,我们更要知道,生命需要时时修炼。我们需要修炼自己,提高自己。你对自己的看法,对自己的父母,对男女之事,对情,对爱,思考过吗?还停留在十年前的状态吗?你做人的原则还在中二水平?你对女人的分类还只有女汉子与绿茶婊两类吗?如果这样不仅写不好剧本,你个人的情爱问题也会质量不高啊!这些需要修炼。
进入写作行的原力是你的缺陷和缺憾,但如果你永远不能正确对待这些缺陷和缺憾,你的作品就没法往前走了。
生命有各种关口,要闯过去。
现实中有各种问题,大问题小问题,很多问题成为你的痛苦。其实闯过这些关口,是你要写的最重要的剧本,远远比落在电脑和纸上的剧本更为重要。
如果是把编剧做为人生来看,那么生活跟写作应该同等重要的,不要因为自己在电脑前的繁忙而放弃在现实中好好的活,精彩的活。在现实中没有能力,在剧本里往往也是无能的。
不要停下来。
这是最关键。
如果你这个人的状态,还是十年前的老样子,你的生活阅历没有长进,你的世界观没有改良,你对自己的认识没有进展,你面临的各种问题都还在原地。八成你的作品好不了。
连书也不看,你要当编剧?
升级之路,除了投入生活,那就是要阅读。
不阅读哪来的升级?知识体系必须完整,必须补齐,必须升级乃至重建。我们靠着原始之力喷涌着写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要写下去,拼的是知识结构,知识的新鲜度。
一定要看书,千万要看书,千千万万。
当年我父亲说一个人,充满讽刺的说,他一辈子看的书,不算了学校的课本,加起来还不到一个砖头厚。
我相信这就是我们很多编剧的状态。对知识毫无兴趣,没有了好奇心,甚至是很鄙视。他们靠什么呢?靠原力,原力在哪儿?左右各一摞一百块钱。这样是写不下去的。
要看书。
社会进步了。
我们能够找到很多知识性的书,刷新我们的世界观,刷新我们的情感观,刷新我们对重大事件的看法。我们需要赶上时代。
现实中,中国的编剧是落伍于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信不信?我们写的那些狗血婆媳宫斗戏,虽然有虚假的点击率,收视率,但是观众们很多不买账,他们说现在的独生子女长成人的时代,父母不再那么对孩子了不会再有那种婆媳关系!这是现实,编剧们还在胡编,跟缺13的制片人导演一起胡编。中国编剧写的那些历史剧,小儿科玩闹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了,观众们说,历史真是那样,中国不知要被外族灭多少万回了,男人都那么奶,我要是草原上那些骑马的,马屁股一拍就他们当羊一样的都宰了。傻到不能再傻,一个电视剧频道的戏都感觉是个暑期档,是给孩子们看的。别以为观众不骂,他们的见识远远超过我们编剧(当然也包括那些导演和制片商哈)。他们已经把我们编剧当成了无知文盲史盲弱智幼儿园小班的一种人,我们还装着不知道。
看书吧,这些病还是能治的,我们不能永远无知下去啊。
如果,生活也不参与,早早的就脱离了江湖,成了宅男宅女,然后连书也不看,你要当编剧?
(同样的,如果你不看片子,你还是编剧吗?)
好吧。
我是建议每个编剧,每年看一部新翻译的编剧方面的专业书籍,新出来的行业内的新说法,新理论,一定要知道,要翻过,要跟上步伐。
我是建议每个编剧,每年要看两三本小说。按照编剧书上的理论架构,概念体系去看新近流行的小说。看它的结构,看它的人物,看它的核心。
新出的小说也代表了趋势,他们比我们编剧更能引导人们的生活,现在依然是,所以我们还得跟着他们。
如果你要写历史剧民国剧,千万千万要认真读史,研究历史。同时也要研究现代政治理论,研究当代的伦理学,心理学,个人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书籍。不掌握历史,那是可怕的,现在很多写历史剧的编剧,基本历史不了解拿来就敢写,什么都敢编排。有些人写历史剧,把金庸的小说和刘兰芳评书当做史料,太可怕了。求求你们不要学香港人,他们没有历史感,所以才胡来,不客气的说那是无知无畏应该感到不好意思。在写民国剧历史剧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变成香港影视人吧。同样你也要研究当代的政治哲学,探讨个人的自我实现道路。古代是一个充满杀戮的社会,很多价值观是不人道的,今天写历史,没有对这些东西的甄别,不能用当代的价值观来看待历史,那也是好可怕的啊!这样的作品不仅仅政治审查不好过,其实在观众那里,也不是好东西。
原力的回归,才是心灵财富的创造之源
回到这次切磋的原点,技巧之外,我们处在心灵贫穷的尴尬点上,我们需要找回原力,这个
原力的回归,才是心灵财富的创造之源。
我们的原力,不能再是入行时的那个原始之力,不再我们简单的好奇心,缺憾心,复仇心,发泄欲,不再是我们的性格缺憾、人生经历打击造成的写作欲望。我们要升级了。
升级的基础,是升级了的价值观,升级了的生活体验,升级了的阅读和观看。
升级在于,我们对于生活和社会,对于历史有了新的兴趣点,有了新的探究兴趣和追索方向。我们在填补了自己内心的坑之后,放眼于更大的周遭,我们发现了人类在道德领域的另外一种困境,周围的人在生活里的另外一种缺憾或者另外一种幸福。或者自己的问题还在解决中,但你可以在剧本中更加清醒、智慧地探;
对于政治,历史,同样是这样的吧。
仅仅有兴趣只是个开始。我要说,
人人向善,人心都是有向善向好的动力的。
说得更好听点儿,那就是每个人都要追求自我实现。对于编剧来说,确实应该追求每一个你写的故事,都能让向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靠近一步。对于自我完善的定义尽可以不相同,但向善是同样的。
我们通过剧本,寻找到生活中好的一面,寻找到人的善良之处和希望所在。这是写作新的原力。
人人都不是万能的,人生的善,有些我们能想出来,自己能体悟到;有些我们必须通过学习,看书,看片子,听讲座,付费上课,跟高人聊天。现在是学习的社会,不能放弃学习,放弃了你就停滞了。
停滞,对于任何一种人生来说,都是可怕的。原力在停滞下就会消失,所以我们不能放弃学习,我们学习得越多,我们的原力就越强壮。
所以我们确实需要自省,需要不断修炼,需要寻找正确的方向引导自己的原力,让它帮助我们解释更好的东西。
当我们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当我们开始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原力就回来了。我们渐渐就找回了自己的世界观,我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而坚持,为什么而努力。这些人和这种事出现在我们的笔下,是带着我们的原力的。我们可以写各种人生不堪、破败和困苦,但最终的目的,我们是让剧中人的完成自我拯救,自我改善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