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财经
新主流财经门户凤凰财经官方微信:众多精品栏目总有一款你喜欢:涨停板复盘,追涨股,只做强势股;财知道,不同视角读懂新闻背后;小报告,以小见大读懂大时代;连环话,一张图让你看懂热门财经事件。全球华人都在看的财经公众号,你值得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揭幕者  ·  猛烈上调! ·  昨天  
第一财经  ·  超4100股上涨! ·  昨天  
郭磊宏观茶座  ·  【广发宏观陈礼清】解读“全天候”策略 ·  昨天  
计量经济圈  ·  前沿: DeepSeek R1幻觉严重,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财经

漳州炒房团,请不要再造谣了

凤凰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4-06 15:52

正文

来源:水库论坛(Shuiku-net)  作者: yevon_ou


“哥,发财了”

“咋了”

“今天早上我在村口拿了一筐地瓜3元/斤,去县里面赶集。”

“你猜咋的”

“在县城里,这地瓜卖5元/斤”

每斤净赚2元啊。哈哈哈哈哈。

卖10斤地瓜净赚20元。

卖10吨地瓜净赚20000元。

卖10万吨地瓜净赚200,000,000元。

2亿元啊,发大财了。哈哈哈。

俺冷冷地瞅着他,“你准备让全县城人民天天吃地瓜?”

一)漳州炒房团

今天早上,被一篇文章刷屏了《我是怎么在9个月把房价炒高两三倍的》,就像这篇文章的题目所讲,这是一个炒房的故事, 说一个甫出道只有一年的菜鸟,带了1亿现金去到一个四线城市漳州,然后就可以把房价炒高三倍。并获利200%带现金走的故事。


很多朋友看到这样的故事都很是心动,加之最近几年房价确实涨过了一切实体,恨不能也像文中主人公一样,把自己全部积蓄来个加杠杆炒楼。但是,这样的操作真的可行吗?故事中的情景有可能在生活中再现吗?今天我们就要好好和大家聊聊。


文章中包含了三个故事,我们截取了其中一篇让大家了解下:

漳州“坐庄”风云


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东临台湾,南接潮汕,距厦门岛仅40分钟车程。这里月月瓜果应市,四季和风拂面,是休养生息的安逸之所。香飘万里的水仙花,也将漳州的名气播撒到全国各地,而最近半年来,其“如雷贯耳”的方式,却是涨幅位列全国前列的房价。


“9个月时间,均价涨2倍,个别楼盘超过3倍。”在这闽南人极为重视的清明节,泉州人魏广华缺却“舍不得”回家祭拜先人,他“窃”以为自己为漳州房价的巨幅飙升“做了不可推卸的贡献”。


来到漳州前,魏广华是一家鞋厂老板,因近些年“实体难做”,加之2016年初厦门房价节节攀升,他的几个业余炒房的兄弟都收获颇丰,魏广华经过缜密考察后,决定加入这支队伍。于是,每人拿出2000万资金,凑了接近2亿元,杀到厦门岛的后花园——侨乡漳州。


“联手坐庄”这种在股市里操纵市场的方法,也被他们娴熟地“嫁接”到房产领域。虽然魏广华只是个新兵,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从漳州的房地产市场捞金。“我以前做实体经济,成日操心操肺劳神苦思,反而吃力不讨好,但是房地产不同,只要你将局部的东西理解透彻,资金流不要出问题,你就躺在家里赚钱了,这种四五线城市,前期政府不仅不会干预,反而非常欢迎房价上涨。”刚开辟新领域不到一年的魏广华,讲起“秘籍”已经头头是道。


2016年6月,魏广华和他的朋友们踏上漳州的土地准备“大干一场”时,市区房价均价每平米约为6000—8000元,短短9个月过去,新楼盘开盘价鲜有低于每平米1.5万元的,个别湖景、江景、学区房,甚至在2.5—2.8万元之间。


回想起这9个月的光景,魏广华自称“如入无人之境”。“2016年中,厦门岛内的均价已经突破4万元,与其比邻的漳州才六千多块钱,当时我已听闻漳州市区有两片旧城拆迁,以及6个自然村要征迁。这些拆迁户大约1.5万户,平均每户至少握着百来万拆迁补偿款,此刻拉升房价,不愁没有接盘侠。满地是刚需。均价低、流通盘小、有旧城改造的刚需,配合一点学区房和厦漳同城化的概念,是个很适合讲故事的地方。”


到漳州安营扎寨后,魏广华他们早已事先踩好点了,首先相中当地名校漳州实验小学的学区房——冠城国际,彼时该小区均价约为1万元。这是个典型的“学区房”二手盘,小区内“流通盘”不到50套,介于60—80平米之间,只需不到1000万的资金,便可一把吃下“流通盘”,这就相当于控制住了该盘近乎全部的流通市场。


这一“套路”屡试不爽,魏广华其他9个兄弟在其他楼盘如法炮制,陆陆续续在市区扫掉接近500套小两居,总共花出去不到1亿元。这在当时,几乎扫掉了漳州二手房交易市场的三分之一存量。此刻距离6月他们进驻时,刚过去三个月,而漳州的房价已被在他们的刺激下,每平米涨了近2000块钱。


“十个人要一口气买下这些房子不是易事,难免树大招风。上数量级的投资,得从老家亲朋好友那里借来身份证。但亲朋好友毕竟有限,于是,他们就通过中介公司找农民工买身份证,之后再找七大姑八大姨的公司配合给每张身份证出一份收入证明。银行为了抢客户,对收入证明也不会认真核查。这样做不仅悄无声息,还能拿到贷款优惠。”魏广华说起如此“简单又暴利的赚钱方式,感觉有点上瘾”。


吃下市区三分之一的流通盘,仅是魏广华的第一步骤。接下来,他们找到在当地有一定规模和垄断地位的房产中介机构合作,开始一天一天地刷新手中房产的挂牌价格。“只要我们手上的房源一起抬价,再散布房价即将大涨的消息,在售的房东也会跟风抬价,甚至撤单观望,这样市面上的流通盘就不会扩大。我们可以通过对倒交易的方式抬高房价,也可以直接刷新挂牌价。”魏广华表示,联合中介机构后,就开始通过媒体、论坛、公众号等途径,为“厦漳同城化”、学区房、江景房等概念造势。2016年底至2017年初,“厦门地铁将修到漳州市区”的消息已传遍漳州的大街小巷,“同城化”的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市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成为房价疯涨的催化剂。


加之旧城改造和自然村拆迁形成的刚需,以及泉州、厦门等省内土豪纷纷赶赴漳州扫楼,这个偏居福建东南一隅的四线农业城市,在市区人均收入约3000块钱的情况下,市区房价却以近乎“一天一价”的态势,从六七千元起步,向1.5万元、2万元、2.5万元、2.8万元进发。


2017年4月初,魏广华在漳州宾馆见到中国证券报记者时,满面春风得意。在袅袅腾起的雪茄烟气中,他说这辈子从未想过有如此轻松的赚钱方式,他们手上近500套房已基本都转手,当时投出去的1.2亿元,净赚约2亿元,已经开始寻找下一个城市。


(点击文章下方“ 阅读原文 ”查看全文。)


但这篇文章所讲的故事,在现实中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二)数学模型

我们一步步来看。首先是数学模型。

“文中”讲有一位魏广华,买了500套房子。差不多基本面都是一样的。

楼盘:

冠城国际

面积:

60~80㎡

买入单价:

10000元/㎡

动用现金:

24W/套

买入时间:

2016.06月

总赢利:

2亿

每套赢利:

40W

每平米赢利:

6000元/㎡

卖出单价:

16000元/㎡

卖出时间:

2017.03月

你仔细看这一套“模型”,我的结论是问题不大。

其中,楼市九个月涨了+60%,在巅峰牛市,应该是可能的。

单套房子70W,动用现金24W。相当于35%。

考虑到契税,中介费,杂费,这样的杠杆比例也是合理的。

拿24W投下去,九个月赚40W,完全是可行的!

三)五百倍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把一只蚂蚁放大1000倍。蚂蚁会变成大象么?


绝对不会!


蚂蚁纤细的四肢,会立即被它自己的体重压扁。昆虫没有肺,呼吸基于皮肤渗透。会立即窒息死。


象《金刚》这样的大猩猩,真实世界是不可能存在的。不可简单放大。

有些事,做一套是可以的。做500套是不行的。

在这个故事中,

没有管理成本。

没有运营成本。

没有库存。

没有不可测药单

银行贷款无限放大

身份证无限放大


回报并不是简单的资金翻倍,而是你所有的资源都要加倍。

回到这个简单的X500例子中。

1)楼市每扫掉5%的货源,价格都会上升。

业主远远比你更聪明。街坊邻居之间,随时都在传递着最新的“房价”情报。

谁家上午卖掉房子,下午整幢楼都会知道“最新房价”。

尤其若业界疯传,“来了一个大户,在中介店堆了20封现金扫货源”。

在漳州人际关系紧密的小城市,恐怕会传疯了吧。

当你买500套时,你是不可能从容建仓的。成本至少会涨+20%

好了。这件事我先不和你计较。放你一马。

2)贷款之不可能

买一套房子70W,首付21W,贷款49W。可能么。可以。

买了500套房子,首付1.2亿,贷款2.5亿,可能么。不可能。

贷款2.5亿,意味着月供130万人民币。

没有任何人开得出这样的收入证明。

有人说,换500个身份证。

理论上是可以。但是,500个身份证也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

按照银监会要求,任何“房贷”必须有“信贷员+贷款申请人”的双人合照。

或许你可以找500个民工。

但估计你没什么兴趣。负担500人往返漳州,并且住一晚的交通和食宿。

再其次,哪怕银行对“收入证明”审核不是那么严格,对借记卡的流水,也有违规疏忽之处。

但是“信贷员”会害怕的呀。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别人不知道,可是信贷员知道的呀。

信贷员知道发放了2.5亿的贷款给你。知道500张身份证的幕后操纵人物,都是你一个人。

信贷员害怕的呀。

他和你非亲非故。哪怕贷2500W给你虚构收入,都会吓得夜不能寐。信贷“终身追索制”听说过没有。

好了,你说银行是你家开的。信贷员是你亲爸。

当我没说,这节我也不和你计较。

3)价格之不可能

真正的不可能,发生在价格之不可能。

这也是只有行规/业内人士才知道的一个梗。

十五年前,大宁的房价是4000,现在最新开的“大宁金茂府”是100000/m。

请问,大宁的房价涨幅是多少倍。

很多人眼皮都不眨,毫不犹豫回答了:25倍。

错了,大错特错。

因为十年前卖的“产品A”,和今天卖的“产品B”,并不是同样的产品。

1999年建造的十几年楼龄老大楼,并卖不到100000元/㎡

(元/㎡)

2000年

2012年

2017年

普通人以为的:

4000

50000

100000

实际情况:A

B

4000

(不存在)

35000

50000

70000

100000

如图,在实际情况中;

A=老大楼

B=金茂府

实际情况中,楼市的涨幅只有17.5倍左右。远远没有达到“25倍”理论值。

这就是为什么楼市“选筹”总有问题。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达到“吹嘘中的”10~20倍涨幅。

然后我们来看“漳州”这个例子。

文中显然把“一手新盘”的价格,当成了“二手出货”的价格。

在文中,大量地引用“市区房价从六七千元起步,向1.5万元、2万元、2.5万元、2.8万元进发”。

真正的楼市专家,如果你经历过实战滚刀肉。

那你就会知道,这个所谓的“一手房2.8W”,对你是一点帮助也没有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