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烯导读
中关村石墨烯产业联盟将于1月29-30日组织召开“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关村石墨烯产业联盟年会”。
论坛以“合作创新,携手共赢”为主题,将邀请相关领导、石墨烯领域权威专家学者和产业界精英共聚一堂,深度探讨现阶段石墨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前景。
为加速京津冀石墨烯产业发展,构建北京石墨烯科技创新中心、河北石墨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形成京冀石墨烯政-产-学-研-用生态集群,中关村石墨烯产业联盟将组织召开“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关村石墨烯产业联盟年会”。
论坛以“合作创新,携手共赢”为主题,从技术、产业、金融等多环节全面对接,充分借助北京市“一体两翼”产业布局,聚集优势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落实《中国制造2025》、对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以京津冀为核心,聚焦前沿新材料的研发,加快其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提升以石墨烯为代表的前沿新材料的产业创新与产业化能力。
【会议主题】
合作创新 携手共赢
【会议时间、地点】
2018.1.30
北京 龙爪树宾馆
(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路312号)
【主办单位】
中关村石墨烯产业联盟
【独家战略合作单位】
万科产业城镇(北京)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中国国际石墨烯资源产业联盟、中国超级电容产业联盟、中国石墨产业发展联盟、中国石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宁波德泰中研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刘忠范,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杰青、长江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研究方向: 1) 纳米碳材料和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CVD生长方法;2) 碳材料化学;3)新型纳米光电器件与可穿戴技术。主要从事低维材料与纳米器件、分子自组装以及电化学研究。APL Materials副主编、Adv. Mater.、Small、Nano Res.、Natural Science Review、ChemNanoMat、NPG Asia Materials、J. Photochem.andPhotobiol. C. Photochem. Rev.等国际期刊编委或顾问编委。
主讲嘉宾:
刘云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5年到中科院化学所工作至今。1991年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包括π共轭小分子/高分子,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以及这些材料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包括在发光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和分子器件。发表论文400余篇,引用7000余次,其中他引4500次,H因子45,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任玲玲,博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材料计量实验室主任。2001年在北京化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后和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客座教授后于2007年加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目前是材料计量实验室主任,主要方向是新材料的计量技术研究。是VAMAS中国代表,是VAMAS/TWA41 石墨烯及其二维材料的联合主席,是APMP/TCMM(亚太计量组织/材料计量技术委员会)、ISO/TC229, IEC/TC113代表,是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CSTM)监事和CSTM/FC00秘书长。
肖劲松,北京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高级工程师,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原材料工业研究所所长。兼任科技部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专家组专家及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评审专家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经济、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战略等。现在在国家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个人著作《宏观调控: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源动力》,参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管理实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等书籍的翻译和编写。
厉俊,Innova Research (壹行研)创始人和总经理。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MBA学位。负责Innova Research的行业研究和咨询业务,带领分析师团队进行全球高科技行业的研究,研究领域包括了先进电子、电动车和储能、机器人和无人机、以及新能源和环保等领域。曾任职Lux Research的中国区总监,于2011年建立了Lux Research中国公司,并负责Lux Research的大中国区业务,领导该公司中国研究团队为客户寻找上述技术领域的投资项目并向客户提供这些高科技行业的研究。
对话嘉宾:
智林杰,中科院国家纳米中心研究员,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获化学工艺学博士学位,2000年8月至2002年12月在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2003年至2007年德国马普协会高分子研究(Max-Planck-Institute for Polymer Research)工作。从2005年开始任马普高分子所课题组长(Project leader),领导一个课题组从事富碳化学与能源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2007年9月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被聘为研究员,科学院百人计划人选,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在国际著名的学术刊物如Nano Lett., Angew. Chem. Int. Ed., J. Am.Chem. Soc., Adv. Mater., Small等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郭鸣明,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首席专家,中石化高级专家,副总工程师。1982,1985年获南京大学学士,硕士学位。1987获复旦大学高分子博士学位。1990年7月由德国洪堡基金赞助在汉堡大学高分子科学研究所从事高访研究。1993年5月在美国纽约大学,任研究助教授。1994年10月-2013年3月任美国阿克伦大学高分子科学和工程学院核磁共振中心主任。2013年回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工作。担任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项目,北京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等评审专家。长期从事智能型水溶性高分子的设计,合成,组装及应用研究。对高分子近代物理化学技术及新材料的设计和合成都很熟悉。2010年五月份开始氧化石墨烯新材料的研发。用一种非常快捷绿色方法制备纳米高效石墨烯磁屏蔽材料。最近提出石墨烯的表面化学原理。开发了新型,高效,廉价含石墨烯的油-水分离多孔高分子复合材料。研发了一种高效,绿色,廉价,节能的规模化制备石墨烯纳米片的新方法。成功地在十多种高分子粒料及粉体表面上涂复原位再生石墨烯纳米片. 螺忓挤出后形成石墨烯/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母粒。目前正在进行石墨烯/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及石墨烯润滑油的研究。
魏迪,博士,政府特聘北京市科委主任助理、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执行院长。1998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奥博大学(Abo Akademi University)硕士和博士学位,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后、英国剑桥大学Wolfson 学院高级研究员、诺基亚石墨烯旗舰项目(Graphene Flagship)欧盟负责人、诺基亚剑桥技术中心首席科学家、英国《自然》杂志子刊Scientific Reports 编委。主要研究方向:纳米新材料研发,纳米材料在新能源器件中的应用,可穿戴电子器件, 纳米阵列传感器以及3D打印技术。在Adv. Mater., ASC Nano, NanoLetters, Chem. Commun., Nano Energy, Sci. Reports, Lab on a Chip 等SCI期刊上发表第一署名或者通讯作者文章50余篇,最高单篇引用510次,总引用2000余次。
钟成,1997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2005 年美国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获得博士学位。曾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青岛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和石墨烯的研究与开发。发表文章、申报专利14项。先后获批青岛市自主创新重大专项、青岛市人才特区等项目。现任北京吉泰亿阳科技有限公司 CEO。
王敏,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硕士,“画暖家”石墨烯取暖产品项目创始人,现北京绿能嘉业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2014 年 8 月创立北京绿能嘉业新能源有限公司,专注于石墨烯水性碳纳米发热材料研究,带领团队在央视“创业英雄汇”栏目上获得水木资本 520 万意向天使投资。同年,王敏获得国际青年科技创业大赛三等奖,15 年获得首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6 年被评为“海淀学习之星”和“首都市民学习之星”,17 年领导公司斩获千万级 Pre-A 融资,打造完整石墨烯快取暖产业链,全方位助力“煤改电”清洁取暖建设。
甘嘉尧,同济大学硕士,海通证券研究所有色金属及新材料行业团队成员。团队于2015年-2017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比有色金属组第一名、第三名、第三名。2017年金牛奖新材料方向第二名。团队自2014年开始跟踪资本市场对石墨烯应用的投入和推广。
吴颜吉,湖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毕业,曾在兴业银行、湘雅集团工作。15年初入职湖南优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医家智烯”的投资股东),16年8月任优智机器人与哈工大、湖南大学共同投资建设的哈工海渡(长沙)机器人学院执行院长。系湖南省电子信息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推广学会副会长,入选由蔡鹤皋院士任名誉主任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系列的编审委员会。目前任湖南医家智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负责公司投融资、公共事务、市场拓展等方面工作。
中关村发展集团
万科产业城镇(北京)有限公司
腾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中关村协同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与仿生技术研究所南昌研究院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
新材料与产业技术北京研究院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
涿州京南开发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企业服务中心
国家石墨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
国家石墨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中国超级电容产业联盟
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会
中国石墨产业发展联盟
中国石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中关村意谷科技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中国新三板服务商协会
北京新材料技术协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中关村科技租赁有限公司
国科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化工研究院
北京北汽德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富国高科科贸有限公司
银基烯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国知专利预警咨询有限公司
恒力盛泰(厦门)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东旭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德阳烯碳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北方国能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济宁利特纳米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绿能嘉业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吉泰亿阳科技有限公司
丰域矿业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奥宇石墨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德通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元六鸿远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华科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欧铂新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儒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哈尔滨万新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吉仓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烯研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碳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乐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医家智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东华冀衡化工有限公司
金鸟沧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夹江县盛世东方陶瓷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华升石墨股份有限公司
绍兴标点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乐烯恒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碳垣新材料科技有限司
辽宁拜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烯创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京南智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超凡知识产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黑钻石(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丰泰新材料检测院有限公司
北京未来思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能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科华碳(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