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息的真实性上来看,国家体育总局的确很有可能有过让姚明做中国篮协主席的建议,但这种建议能否成真,还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按照中国篮球改革的整体规划,未来管理机构将会由三个主要的部分构成,分别是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中心(篮管中心)、中国篮球协会(篮协)、CBA联赛公司(联赛公司),三者则有不同的分工。其中篮管中心负责宏观政策的制定,篮协负责国家队和青训体系的发展,联赛公司则负责CBA联赛的运营推广。这也就意味着,从原则上来说,姚明只能够担任其中一个单位的职位。
长年以来,篮管中心和篮协一直是两块招牌一套班子,自然也包含着严重的权责混淆问题。篮管中心主任信兰成,另一个职称则是篮协副主席,而现在甚至无法在网络上查到篮协主席的姓名,迄今为止最近有据可查的则是2007年担任篮协主席的于再清。在改革的理想状态下,篮管中心和篮协的职能都将有具体的细化,CBA联赛公司同样如此。
姚明积极推进CBA市场化改革
不久前,姚明刚刚当选了CBA联赛公司的副董事长,而他一直以来也在极力促成CBA联赛的市场化改革。姚明很清楚,未来中国篮球最重要的盈利点只可能在联赛,因此联赛将是他长期深耕的一块土壤。而如果担任篮协主席,将意味着姚明将有可能与CBA联赛划清界限。
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年来姚明身上已经被贴上了太多的标签——著名球星、上海男篮投资人、CBA联赛公司高层、姚基金创始人、中国篮球改革的先行者……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姚明是一个理性而睿智的人,无论作为上海队的老板还是联赛公司的副董事长,他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盈利。俗话说“任何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都是耍流氓”,姚明必须要为他所在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负责任。
据了解,姚明目前还并未就自己未来的方向选择做出决断,而他的选择,会因为上层的意见受到影响,但很难因为民众的意愿而发生改变。换句话说,总局即便建议姚明当篮协主席,还得看姚明愿不愿坐这个位置。如果姚明想坐,他很可能必须放弃上海男篮老板,以及联赛公司副董事长的职位,而这些位置,恰恰是最有盈利前景的。这些位置也无法与篮协主席的位置兼容,各自泾渭分明。
至于中国男篮主帅的传言,则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姚明的职业生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从来没有过任何职业运动队的执教经历。对于国家队教练这一对专业性要求极为严苛的职位,贸然让毫无经验且事务缠身的姚明去做,无疑是极为不负责任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