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就是你对
外的第一个人品牌
过去和新朋友见面可能会留电话和名片,而现在一般都会互加微信。
不仅新朋友,刚加上的老朋友或者工作伙伴,你想要多了解一下,首先会做的一件事基本上是:
看他的朋友圈!
朋友圈,承载了一个人对外的所有信息量,很多人都会通过朋友圈来辅助了解一个人,鉴定他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所以你的朋友圈,就是了解你的窗口,是你对外的第一个人品牌。
什么是个人品牌?
我很喜欢的一个解释:
个人品牌,它是当你离开这个房间时别人对你的定义,对你的评价。
你跟别人握手问好了,交了一个朋友,当你离开这个房间以后,他会跟身边人说新认识了个人,这个人如何,你也会跟身边人说今天认识的人怎么样。
这个如何、怎么样,就是对相应人的个人品牌定义。
别人可能会忘记你具体说过的话,对你的记忆也会慢慢变得模糊,但是你却一定给别人留下了一个大致的印象,比如说:你是温和的、睿智的,还是热情的、善解人意的......
他们对你的印象从哪里来?社交媒体时代,当面的交流和互动越来越少,平时维系关系主要靠微信,了解你主要是通过你的朋友圈,尤其是那些刚刚接触你的人。
每一次有意无意浏览你的朋友圈,就加深一点对你的印象。
有人可能会说,我朋友圈三天可见或者干脆不发朋友圈,那么别人打开你的朋友圈就会看到是一条灰线加一个点,他对你的印象可能停留在:不愿意坦露自己,不喜欢社交活动.......
02
你的个人品牌价值
由你自己来掌握和呈现
这样说来,你好像特别被动,别人对你的印象完全是他人的自我感知。
但其实你的个人品牌,由你自己一手掌控和影响。
可惜,很多人都没足够深刻地意识这一点。
举一个例子,张小姐原本是个性率真的人设,怼天怼地怼前夫,都能获得一片叫好声,怒扇前男友耳光,怒踹前夫车门,一系列“巾帼不让须眉”的彪悍,使得她不好惹的大女人形象深入人心,有人赞她是“新女性代表”。
可是她怒砍前夫没多久,又在微博上宣布复合,导致人设崩塌,商业价值直线下跌。就像一只正处于升势的股票,突然过山车一般持续跌停。
社交媒体是无情的,虽然事件会很快地失去热度,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一旦留下(特别是不好的),还是很难改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能修复。
据说张小姐损失惨重,直白一点说就是接不到活了,谈好的广告都吹了。这怪得了谁?这是掌控个人品牌的典型失败。
可能有人会说,掌控好个人品牌,那对明星才重要。
我在上一家公司时,加了一位美女同事,第一眼看她的朋友圈特别惊艳,照片都是精修过的,不止比她本人更美,简直比angelababy还要美。
后来慢慢发现,她每天都要在朋友圈发几次自拍照,还是九格宫那种。晒大眼睛、尖下巴、细长腿,配文都是类似于:“新种草的口红,颜色美不美”、“今天这件衣服的颜色好喜欢,好开心啊”
有天她托着腮跟我抱怨:“领导居然暗示我不能太在乎外表,多注意要提升自己的内涵,他从哪点看出我没内涵?”
其实这是因为她过度晒颜值,很少展现自己的能力,时间长了给别人留下“花瓶”的印象。
蔡康永曾说:“你说什么话,就是什么样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你发什么朋友圈,就是什么样的人。”
03
朋友圈
是建立个人品牌最便捷的方式
几乎每个人都会在微信和facebook上晒照片,发表自己的评论、意见。
你在晒的是什么?三餐吃了什么?参加了哪些派对?生活品质?工作态度?个人形象?
通过强大的互联网,你晒的内容会被你圈子里更多的人看到。
这些人会根据你晒的内容,来判断要不要跟你交往,要不要跟你拍拖,你这个人可不可交,或者要不要聘请你。
好的个人品牌,能帮你赚更多的钱、得到更多的机会、链接更多的资源。
相较明星拥有多元化的平台,朋友圈,其实普通人打造个人品牌最便捷的方式。
懂得如何呈现自己,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比如说我经常会在公众号、头条写文章,但想要直接链接还是得通过微信。所以我经常分享文章在朋友圈,有文案、稿件需要的朋友就会注意到,一旦有这方面的机会,自然就会想到我。
我合作的几位设计师,也都是首先在朋友圈看到了他们的作品,初步了解他们的实力,然后从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判定他们的个性和态度,才有了进一步的沟通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