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鲁柏祥博士
企业让企业家去经营,让我来帮助企业家好梦成真——鲁柏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资讯+  ·  接管加沙!拥有加沙!特朗普想干吗? ·  2 天前  
环球资讯+  ·  中国代表:美国还想禁多少中国智造 ·  3 天前  
解放军报  ·  军医小茵|今日立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鲁柏祥博士

鲁柏祥︱生意经:“赚”是共赢,“挣”是输赢

鲁柏祥博士  · 公众号  ·  · 2019-10-11 10:11

正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体的,而非相互独立甚至是对立的。肩负社会责任是企业正常经营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企业使命不仅仅是简单的道德问题或良心问题,还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存在的根本,更是企业的刚性约束。一个优秀的企业,一定是从使命出发的,使命意识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企业生命力的强弱。企业的生命力,又称生意经。“生”意指“产生、创造”,意”乃是“思想、观念、创意”,“经”则为“学问、方法”。老板做生意的过程中,“ 250 律”和“ 36 定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前者决定了交际的广度,后者影响了传播的效率,把握这样一个函数: B =( 250 X )× 36n ”,即把握了“生意=思想+扩散”的核心思想。

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企业使命、企业社会责任重新被很多人提起。
我们得首先思考做企业到底是为了什么?企业存在的理由到底是什么?大量的企业认为是为了利润,为了赚钱,认为企业行为就是逐利行为。真正优秀的企业家,应当认识到利润是企业经营的结果而非目标,是企业成功之后的“影子”。
很多企业一味地想赚钱,结果适得其反。但如果把产品做好了,服务让顾客满意了,利润自然就来了。在现代商品社会里,利润当然是要的,但利润是在目标达到之后表现出来的。企业达到目标了,利润自然就有了。就像在阳光下有雾一定就有云,如果不在阳光下,没有光线,即使有雾也不会有云。很多企业做坑蒙拐骗的事情,产品一旦见光就很麻烦。我们一再强调,企业归根结底是顾客开的,顾客之所以选择购买而不是自己生产,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因为企业专业化生产成本最低,而消费者什么都自己生产成本则高——不经济。

既然企业是消费者开的,那么承担社会责任自然是企业存在的义务和理由。企业既然是消费者开的,那么它与消费者的关系是委托代理关系。消费者委托给企业的就是企业的命,如果消费者不委托给企业,企业就没命了。
所谓“使命”,就是“使得有命”。很多老板对这个道理糊涂了,只想坐下来坐得舒服,不考虑屁股下面有没有椅子。一旦没有椅子,你又往哪里坐呢?坐这个动作不是光靠人就能完成的,我们来分解“坐”字,上面有“人”,下面还得有“土”。
只有解决了下面的“土”,上面的“人”才能坐稳。很多老板不仅不想把下面的“土”弄好,还想把“土”拿掉,上面的“人”马上就悬空了。这么看来,其实承担社会责任不是企业可有可无的道德、良心问题,而是经济学问题。企业从使命出发,又回归使命。使命不是企业愿不愿意做的事情,而是企业必须做的事情,是企业的天职与义务。

企业使命把握得越牢,自然众望所归,企业的命就旺了。有了市场需求,有了消费者的赞誉,一个企业还缺什么呢?只有具备了这些基础,企业才能去讲资本、人力资源等话题,否则肯定是空中楼阁。很多企业出问题最后活不下去,初看是因为资金链断裂、管理不善等种种原因,最根本的是失去了市场与消费者。消费者想使命,企业却脱离使命,自己不要使命,是企业把自己的命拒之于千里之外。所以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