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焦未被满足的医疗健康需求,医疗机器人、生物医用材料、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高端医疗器械和前沿创新技术升级迭代,资本市场持续注入产业活力,加之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鼓励与支持政策,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正在步入高速发展新阶段,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在2024医疗器械经济信息发布会上,作为活动主办方,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简称“南方所”)现场发布《2024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长三角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体外诊断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等多项研究成果,科学研判新时期监管政策,深刻洞察高质量发展趋势。
着眼于医疗器械产品从研发、生产、流通至临床应用的全生命周期,需要加强“政、产、学、研、医”全产业链要素的紧密协同与高效整合,积极探索并实践中国医疗器械“高质量创新发展”路径,以期开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新篇章,引领产业链条迈向更高水平。
南方所副所长郭昌茂
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南方所副所长郭昌茂作《2024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2024年医疗器械行业需求基本面稳定,出口的复苏有效弥补了需求缺口。保守估计,2024年生产企业营业收入相比上年稍有增长。在生产端和经营端,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数量均呈现增长趋势。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为32313家,其中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同比上升21.5%,达到3049家;2024年上半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小幅回升至32806家,主要是由于二类生产企业数量增长较快驱动。2023年我国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数量达137.57万家,2012年—2023年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数量年均复合增长率24.62%。截至2024年上半年,二、三类器械经营企业数量已超过142万家。
本次大会,行业专家交流普遍认为,围绕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业重大发展战略,需要凝聚高水平创新人才,突破高价值前沿技术,开展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动医工交叉融合,加速制造业创新设计和快速研发先进技术发展,提供产品和装备革命性创新的支撑工艺,推动从医疗器械制造大国向医疗器械制造强国的跨越,已经成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伟愿景。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科学监管与监管科学研究,加快成果转移转化,促进跨部门、多学科沟通与协同,积极参与全球产业交流和合作,这是新时期推进医疗器械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南方所政策与经济研究室负责人李丹荣
南方所政策与经济研究室负责人李丹荣作《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和《长三角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两大报告,内容显示,全球医疗器械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学科交叉融合显著,逐步成为孕育新治疗术式、诊断方法的重要动力,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原始创新。
质量源于设计,创新引领发展。医疗器械产业转型的目标始终是创造出更加好用、更加优质的产品,创新成果落地则是实现产业升级和临床应用的关键环节。在追求前沿科学研究转化的过程中,满足临床需求的医学创新、技术创新是源头。
南方所副高级研究员袁博
南方所副高级研究员袁博发布《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报告表示在国内外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国内生物医用材料产业正迎来加速发展。特别是在心血管、骨科等领域,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和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用生物材料的市场需求将更加旺盛。
南方所研究员罗智译
南方所研究员罗智译发布《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表示,近年来,全球医疗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中国手术机器人等重点产品加速突破,规模迅速扩大,国产化水平显著提升。少数领先企业已实现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生产,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有所缩小,产业已正式迈入成长期。
南方所研究员林家颐
南方所研究员林家颐发布《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介绍医学影像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展望未来,在技术发展、政策引领等因素驱动下,医学影像设备产业将持续高质量发展。
南方所研究员罗纯
南方所研究员罗纯发布《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表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审评审批体系日益完善,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产品类型持续丰富,技术总体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南方所研究员刘琼
南方所研究员刘琼发布《2024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行业发展研究报告》认为,随着国产器械技术水平提升,部分高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海外布局明显加速,“进口本地化”走向纵深。
南方所研究员崔天
南方所研究员崔天发布《体外诊断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介绍行业发展现状、市场格局以及技术趋势,展望体外诊断产业供给、需求双侧合力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