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业财融合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出发,重构“业财融合”概念框架。
在对现有文献关于业财融合的概念界定、内容实质与学科归属的各方观点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界定了业财融合中的业务、财务和会计三个概念的内涵,梳理了业务与会计、财务与会计、业务与财务及三者的整体关系,即相异但关联,呈现“金三角关系”。
本文把通常意义上的“业财融合”分拆成三个融合概念——业计融合、财计融合与业财融合,并认为这三个概念的本质是有差别的。
会计本质上是一个信息系统,通过为财务决策提供高效优质的信息提升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会计与业务融合(业计融合)、会计与财务融合(财计融合),本质上是信息层面的融合;
财务本质上是一个资源配置与管理系统,业务与财务的融合(业财融合)本质上应该是流程层面的融合。
尽管各类融合的终极目标是创造价值,但各自实现目标的路径是有差别的。业计融合与财计融合是通过提高信息传递速度、效率和质量以及改进决策、控制的质量和效果来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业财融合主要是通过流程衔接、协调、嵌合和优化等方式提高运营的整体效率、质量和效果来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本文以“三角融合”为核心,将相关理论要素归纳成4个方面:目标、内容、方式和学科归属,构建业财融合的概念框架。
从目标来看
,业计融合、财计融合主要是优化财务决策,业财融合的目标旨在优化财务流程;
从内容上看
,业计融合、财计融合主要实现数据融合,业财融合则体现为流程融合
;
从方式来看
,业计融合表现为业务与会计的双向互动,财计融合依靠“会计主动”来实现,业财融合则表现为双向参与;
从学科归属来看
,业计融合属于管理会计范畴,财计融合归属于财务学范畴,业财融合归属于财务学和内部控制的范畴。
最后,本文从把握三个概念“合”与“分”的关系、财务共享与业财融合的协调统一、会计数据的使用以及制度和技术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理解与应用业财融合概念框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