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特币区块链上,挖矿是指用算力抢到生成新区块的权力。这个说法太过文艺了,这里说一个通俗点的定义,矿工们花钱买了很多矿机回来,开足马力计算数学题,最先算对的那台机器抢到出块机会,得到12.5枚比特币的奖励。
现在比特币的价格大约是6万块,那么,出一个块的奖励价值75万人民币,二线城市的首付足够了。奖金很耀眼,吸引了大量的人进场淘金;减半有牛市,矿工大量购置新矿机。进入2020年之后,比特币算力突破100大关。
对于挖矿,市面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对的和错的都不少,高逼格的和低逼格的都不缺。
以上观点比较高端,也比较深奥,我简单解释一下。矿工投入资金不是用来直接买币,而是买矿机挖新块,获得比特币奖励。这个过程是用钱换矿机,用矿机把交易记在区块链上,区块链给矿工发工资,以比特币支付。如果币价上涨,矿机和挖块奖励都会上涨,所以是二倍看涨期权。
算力美在哪里?矿工们不分白天黑夜地钻进矿场,维修跑飞的矿机,是比咖啡馆里的销售精英帅呢,还是比高级酒店里的小姐姐漂亮呢。矿工的辛苦程度,比煤矿里的工人好不到哪里去,为了争夺寸土寸金的时间,第一时间出现在问题现场。这些矿场要嘛在内蒙的火电站附近,整天吃煤灰;要嘛在四川的大山窟窿里面,整天吃土。所谓算力的美,不过是一种文艺的表达方式,实在要说美,只能是算力的数学表达形式很美。
算力怎么就是权杖了?算力既无法改变比特币的动作机制,也无法决定用户的留存,只能安心做好记账的工作。算力充其量只是阴谋家的权杖,妄图改变游戏规则分叉出新币。用户心里很清楚,三权分离是安全的核心,最终选择留在比特币上。
算力如何决定币价了?如果果真如此,2018年底就不会有矿难;如果果真如此,吴总和江总大可以把算力全部调到太子上,这样太子就能上天了。
这些文艺的表述,之所以看起来很美,其实说得含糊其词,完全经不起推敲。
挖矿是一种升级版的传统行业。传统行业的痛点,挖矿行业一个都不少,需要搞定若干问题,包括但不仅限于:政企关系、地头蛇、便宜电价、工厂管理、技术难点、运输问题、产品交付、设备售后。很多人觉得,比特币是自由经济的象征,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自由经济是有前提的,铁拳想要拿走你的币,不会想办法黑进你的钱包,只要把你带走就行了,古有锦衣卫,今天只会更高级,乖乖交出私钥。挖矿一定需要顾及政企关系,整顿非合规矿企的通知不是只出过一次。
挖矿有高于传统行业的难点,即波动性极大的币价。波动性不是极恶,也不是极善。用得不好,币价会让矿工血亏,2018年底的矿难记忆还没消退;用得好了,就能像江总一样抄底矿机,逃顶牛市,成为矿工的楷模。
挖矿是一门更为高级的传统生意,没有几把刷子的人千万不要玩。市场对于挖矿有很多错误的解读,其中不乏一些优美的文字,我们需要仔细去思考这些观点的不恰之处。市场对于挖矿也有很多高级的认知,其中包括李老师、比特傻、汪涛、BTC狙击手和江总等,值得好好拜读他们的文字。